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歐洲經貨聯盟看向新十年

  • 發佈時間:2015-07-28 09:28: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完善歐洲經濟貨幣聯盟是歐盟十大優先發展戰略之一,同時也是鞏固歐洲單一貨幣聯盟以及其經濟、財政和勞動力市場趨同發展的重要舉措。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終極目標:建立增長、穩定和富有競爭力的社會市場經濟。

  經過兩年半的醞釀,6月22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歐盟決策機構的另外4位高層一道,公佈了關於歐洲一體化未來十年的最新路線圖報告——《完善歐洲經濟貨幣聯盟》。該報告是新一屆歐盟委員會上任伊始對外公佈的歐盟十大優先發展戰略之一,同時也是鞏固歐洲單一貨幣聯盟以及其經濟、財政和勞動力市場趨同發展的重要舉措。

  歐洲經貨聯盟迎來轉折

  自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誕生以來,歐洲一體化進程走過了近70年的歷程。1993年《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生效確立了1999年歐洲經濟貨幣聯盟正式進入第三階段(成立歐元區)的安排。但歐元區成立10年後,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暴露出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深層次問題:宏觀經濟失衡、私人與公共債務高企以及競爭力喪失。但另一方面,停滯了近10年的歐洲貨幣經濟聯盟進程卻在危機的倒逼下取得了進展:歐盟對經濟政策、預算政策和結構性問題實施了更為嚴格的監督措施。包括確立歐盟“學期制度”以及簽署《財政契約》。加強金融監管,逐步完善從應急機制到日常管理機制的建設,包括2010年8月成立歐洲穩定機制、2014年11月啟動歐元區銀行業單一監管機制。

  即便如此,危機暴露的歐元區宏觀經濟層面的差異性仍然沒有得到改善。2014年,歐元區整體經濟同比增長0.9%,但成員國之間的差距較大,塞普勒斯、義大利和芬蘭三國負增長,而包括法國在內的5國僅實現微弱增長;失業率在歐元區國家表現大相徑庭:德國只有4.7%,而西班牙、希臘卻分別高達25.6%和22.5%;歐元區整體財政整固完成,但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塞普勒斯和愛爾蘭等債務危機國家及歐元區核心國家法國仍需要兩年以上時間調整。宏觀經濟層面發展趨異將導致歐元區經濟競爭力不足以及抵禦經濟危機能力的缺乏。過去5年,歐盟經濟治理層面採取的非常規措施確保了歐元區和歐盟的完整,隨著經濟增長和信心的增強,歐元區迫切需要進一步夯實一體化基礎並推動一體化走向更高階段,從而實現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終極目標:建立增長、穩定和富有競爭力的社會市場經濟。

  經貨聯盟遙指政治聯盟

  一體化理論顯示經濟一體化的最高階段是走向財政聯盟。《完善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報告指出: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最高階段不僅在於建立財政聯盟,而是要建立一個兼備真正民主問責、合法性以及體制執行力強大的政治聯盟。按照歐盟的設想,完善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至少需要兩個階段、涉及四個方面共同發展,包括經濟聯盟、金融聯盟、財政聯盟和政治聯盟。

  第一階段為深化經濟與金融聯盟。根據前述報告,2015年7月~2017年6月為第一階段,重中之重是經濟聯盟和金融聯盟的建設。經濟聯盟的核心是實現經濟社會趨同、增長和就業。可通過包括在歐盟學期制度內增強經濟政策協調、更多關注就業與社會表現、加強宏觀經濟失衡管理、設立歐元區競爭力機構體系等四方面措施加以實現。

  金融聯盟建設與經濟聯盟的建設是相輔相成的,核心是完成銀行業聯盟的建設。在2014年11月單一監管機制建立和2015年1月清算機制啟動的情況下,下一步重點在於儘快就共同存款保險機制的建立達成一致,並啟動資本市場建設及強化歐洲系統風險管理委員會,從而提高歐洲穩定機制下銀行資本直接重組的效率。

  在貨幣聯盟內,保持金融體系的完整是其最基本的特徵之一。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由於歐元區的金融體系(銀行業監管)呈現分割狀態,統一的貨幣政策效應無法在成員國得到一致傳導,導致經濟差異加劇。歐元區銀行體系的完整決定了其單一貨幣的穩定性。只有當各成員國對歐元區銀行存款的安全信心表現一致時,貨幣才能稱得上是單一和穩定。與此同時,金融體系的完整性還在於其具備統一的抵禦風險能力,以便緩和風險對單個國家的衝擊以及降低需通過財政方式共同承擔的風險。

  第二階段為構建財政、政治聯盟雛形。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教訓表明,即便擁有強大的經濟和金融聯盟,但如沒有可持續的財政政策,歐元區的價格穩定和金融穩定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不可持續的財政政策會導致危機在成員國之間傳染,同時導致金融市場呈現分割狀態。推動歐元區加強經濟聯盟和金融聯盟建設是短期內鞏固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必不可少的步驟。而建立一定意義上的財政聯盟和政治聯盟,是歐洲經濟貨幣聯盟走向更高階段的必然訴求,是歐元區經濟社會趨同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及各成員國的預算決策統籌進一步增強這兩方面因素作用下的産物。

  財政聯盟的核心是在歐元區實現各成員國財政政策的兩個功能:一是確保公共債務可持續,二是確保財政政策發揮財政自動穩定器的作用。當前在歐元區層面,《穩定、協調與管治條約》以及“財政契約”已經為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確立了新的財政管治框架。在第二階段,可嘗試成立諮詢建議性質的歐洲財政預算委員會,按照上述框架的規定對歐元區成員國的預算政策進行審議、提供建議。一旦歐元區的經濟趨同發展到猶如各成員國經濟結構般富有彈性,則歐元區統一財政機構的建立就為時不遠了。

  政治聯盟的核心在於使歐元區的經濟一體化擁有民主共識和法律保障。自《裏斯本條約》生效以來,歐盟的發展方向之一在於讓歐盟更多的議事機制參與到其政治、經濟與外交的重要決策中。歐盟取代28個成員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實體代表是這方面的具體體現。但是在國際金融領域,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舞臺上,歐盟和歐元區目前還都不是一個完整的實體代表,各成員國各自為政導致歐元區無法實現其更大的政治與經濟抱負。因而對外,力促歐元區國際統一身份認同,是歐洲經濟貨幣聯盟政治聯盟建設的追求;對內,增加歐洲議會和各國議會的合作,將危機期間通過的多項政府間協議,包括《穩定、協調和管治條約》(新版《穩定與增長公約》)、財政契約、政府間單一清算基金協定及歐洲穩定機制,納入歐盟法律框架,就成為政治聯盟打造民主共識和加強法制性的必須環節。

  向前看的歐洲任重道遠

  《完善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報告公佈之際,恰逢希臘債務違約發生以及希臘與歐盟開始商討第三輪援助計劃。報告比較清晰地勾畫了歐洲經濟貨幣聯盟(歐元區)宏偉的未來發展大計,但歐洲經濟貨幣聯盟邁向四個聯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及困難,其中尤以彌合歐元區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趨異最為任重道遠。

  其一,歐元區的完善將是歐洲一體化優先事務。眾所週知,自1993年《馬斯特利赫特條約》生效以來,歐洲一體化呈兩個方向發展。一是歐盟的擴大,表現為成員國數量的增加(目前歐盟已成為28個成員國的實體。二是歐元區的完善,表現為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向縱深階段發展。未來,歐盟和歐元區的一體化仍將按照計劃推進。但從規劃的完整性和嚴密性而言,歐元區的完善要優先於歐盟的擴大。從歐元區來説,由於主權債務危機帶來的深刻教訓,完善歐元區的緊迫性大幅上升,因而其未來10年的發展在各個階段均設定了相應的目標,而且每一個階段重點突出。歐盟擴大主要集中在西巴爾幹地區的8個國家,鋻於該地區的發展存在較大變數,相關國家入盟談判目前還沒有清晰的計劃表。

  其二,財政和政治聯盟的建立面臨著較大障礙。按照計劃,歐元區應最晚于2025年前完成理想中的終極目標——建立財政和政治聯盟。但是財政和政治聯盟更多是屬於政治和民主層面的決斷,遠非通過經濟、金融聯盟等重在完善監管措施的建設就可以實現的。當前,歐洲經濟貨幣聯盟需要從內部消除和糾正其宏觀經濟失衡、競爭力喪失和債務高企等根本性問題。但上述問題的解決有賴於法律架構方面的完善,而歐盟法律的修訂因為涉及成員國立法機構,具有較大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與此同時,歐元區成立之初,各成員國即存在經濟社會方面的差異,10多年來,這種差異進一步加劇了。區內各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趨同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濟、金融聯盟的建設相對而言較易實現,而健全法制與改善差異則是長期的過程,特別是財政和政治聯盟大廈的建成涉及關鍵性經濟主權出讓與政治意志的統一,與歐盟憲法的規定是相違背的,不僅有違歐洲的民主理念,甚至可能陷入道德風險之中,這是歐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作者係商務部研究院歐洲研究部副主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