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 發佈時間:2015-04-25 06:08: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和我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同時,新舊産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正處在接續關鍵期,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積聚,行業和區域走勢分化,結構調整起步較早的企業、行業和地區走勢向好,但也必須清醒看到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我們要科學把脈形勢,既分析客觀因素,又要找主觀原因,既對長期向好充滿信心,也要做好應對更大困難和挑戰的準備。

  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化對中國有利也有挑戰

  今年,國際環境更加複雜化,不同經濟體宏觀政策在不斷分化。先看發達經濟體,歐元區剛剛走出危機最差的時期,2015年經濟增長可能稍好于2014年,但是2015年歐元區債務惡化不會明顯緩解,通貨緊縮將會持續,在此形勢下,歐元區于1月推出歐版QE,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在宏觀政策上表現為“放鬆”。再看日本,在2014年4月提高消費稅後經濟增長已經連續幾個季度萎縮,2015年經濟不會好于2014年,為了刺激經濟,實現預期通脹和增長目標,將在宏觀政策上繼續實行超寬鬆量化貨幣政策,在宏觀政策上也表現為“放鬆”。在這次危機中,美國在發達經濟體中表現突出,私人消費抬頭、製造業回流、失業率下降等都使經濟向好。但美國2014年11月宣佈退出QE,並於2015年年中可能開啟加息窗口,宏觀政策總體趨勢表現為“收縮”。發達經濟體之間宏觀政策的收和放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刻的,由於美國是世界超大經濟體,歐洲日本等其他發達經濟體的放鬆帶來的影響,不足以抵消美國在宏觀政策上收縮給世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再看新興經濟體。中國和印度在新興經濟體中是表現相對較好的兩個經濟體,這兩個經濟體目前為了應對經濟形勢變化,都相繼採取了放鬆的宏觀政策。但是阿根廷、委內瑞拉、巴西、俄羅斯等經濟體,面對資本外流和通貨膨脹,經濟增長面臨巨大壓力。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形勢和宏觀政策也分化了,對中國經濟增長和宏觀調控帶來不同挑戰。

  總之2015年,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利有弊。去年以來美元堅挺回流、世界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回落,對我國進口大宗商品價格降低成本有利。比如石油我國每年進口約三億多噸,如果價格降一半,我們進口原油會節省一千億美元左右,當然這是理想狀態,還有銅、黃金、鐵礦石、大豆棉花等。但是,當世界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回落以後,必然引起新一輪的世界通縮。一旦通縮,國際市場需求將進一步萎縮,對中國産品出口將形成嚴重需求約束。還有,在國際資本回流美國形勢下,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20多個國家開始競爭性貨幣貶值,這使得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對穩定,對其他貨幣明顯升值。這嚴重抑制了中國的出口,這對當前我國經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國內經濟增長影響因素有利有弊

  先從有利的方面看,有以下四大方面能給2015年經濟增長托底。

  一、改革步伐加快,改革力度加大,能釋放一些體制改革紅利,可促進經濟增長。比如,黨的三中全會提出336項改革措施,四中全會提出190項改革措施,加在一塊526項改革,每年分解80多項。如果2015年按預期完成改革任務,必將對經濟增長産生積極作用。又如,行政審批許可權的取消和下放、金融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國企改革、新型城鎮化試點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特別是各種改革試點的推進産生的示範效應,都將為經濟發展釋放出紅利。

  二、從經濟結構調整上挖掘增長潛力,有利於經濟增長。本屆政府積極推進發展模式創新,通過産業結構和區域結構調整,將城鄉、産業、區域串聯起來,即串聯式發展經濟。提出産業融合發展、區域協同發展,打造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這都是創新思維。將産業、區域、城鄉串聯起來發展能産生聯動效應,會帶來1+1>2的效果。

  第一,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解決三個億的人口問題。一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一個億,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解決他們長期懸在半空問題,會産生幾萬億的GDP,二是棚戶區改造一個億人口,促進一億人居住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解決困難群體安居樂業問題,也可産生上萬億的GDP,第三是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一個億,逐步減少大規模人口“候鳥式”遷移問題。為了推進新型城鎮化,國家在北京、江蘇、安徽、浙江等省市選擇62個城市(鎮)于2014至2017年進行試點,然後全國推廣。如果試點成功並推廣,經濟還會增長一大塊,而且這種增長是健康的。

  第二,打造長江經濟帶,今年要開好局。打造長江經濟帶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沿長江經濟帶建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路體系,黃金水道建設,高效鐵路體系建設,便捷公路體系建設,發達的航空體系建設,油氣能源管網體系建設,還有城市交通便捷體系建設等,這些建設都需要巨量投資。二是沿長江經濟帶培育幾個城市群,下游以上海為中心的城市群,將上海與周邊城市有機連接在一起;中游以武漢和長株潭為中心的城市群,將周邊的中小城市彼此相連;上游以重慶和成都為中心的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形成以後,會出現一個更有效的城市經濟發展圈。三是沿長江經濟帶打造産業集群,高科技、先進製造、汽車製造、新能源、資訊、生物等産業集群等發展興起,必將推動這個區域的快速發展。

  第三,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將北京和天津同周邊城市連接起來,即協同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通訊、水電網管設施、産業發展、生態建設等都實現互聯互通,也能帶來經濟增長的聯動效應。

  三、實施新“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戰略指的是向西建設陸上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可稱“路絲”,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産業園區為合作平臺,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實現歐亞一體化;向東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簡稱“海絲”,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從海上打通貿易通道,加強與亞洲周邊、歐洲、非洲等經濟聯繫,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近期重點建設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實現亞太經濟一體化。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使中國對外開放形成了一個新視野和新戰略。這會給中國帶來一片新天地。中國將從過去的以出口勞動密集型産品為導向轉向以資本、技術輸出帶産品輸出,這是一個戰略轉型,如果做好了,會把中國帶向一個新的時代。比如建亞投行,中國出五百億美元,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南韓等50多國都願意成為創始成員國。還有我國已經建立絲路基金,注資400億美元。這些都會對當前和未來經濟發展産生深刻影響。

  四、今年中央會繼續強化實施微刺激的宏觀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鬆緊適度。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2014年以來我國的很多措施都是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例如9月30日放鬆第二套房的房貸政策,70個城市66個城市相繼取消商品房限購;10月到11月,國家批復30項鐵路和機場建設項目合計9000多億元,加上特高壓和港口項目投資超一萬億;還有,11月22日降息,12月28日央行378號文將同業存款納存,今年2月5日實施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可釋放約9000億貨幣,3月1日起又下調存貸款利息。總的來説,上述四大方面的因素,都會為今年中國經濟托底,把中國經濟保持在預期區間。

  但是有以下幾大因素對我國經濟增長會構成較大下行壓力。一是長期因素。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週期性下行,從高位向中位下行似乎是一種趨勢。在總量方面,經濟增長將從高速向中位轉換;在結構方面,中國再想像過去一樣靠高投資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國的投資規模已經51萬億,63.64萬億GDP中有如此大的投資規模,再擴大投資規模將受到空間限制。還有産業結構調整,我國製造業規模發展得過大,再繼續刺激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增長,也受到國際和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強烈約束。由於傳統勞密型産業長期過剩,新興産業成長緩慢,結構調整將面臨劇烈陣痛。在調整過程中,傳統産業首先要淘汰或轉移,這會使依靠該行業營生的人群受到衝擊,而另外一部分人通過創新又會獲益。因此,本階段産業轉型中,新興産業的成長和擴張,必然要以一部分傳統産業淘汰為代價,比如網路銷售給傳統商業帶來極大的衝擊。

  二是消費增長緩慢。我國需求結構轉換已經傳出好消息,消費佔GDP的比重有了微弱上升,投資的比重出現了下降苗頭。但是,與同等發展水準國家相比,我國的投資佔GDP比重明顯高,居民消費佔GDP比重太低。當前我國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在壓縮“三公”消費之後,私人消費沒有及時補上,造成總消費增長緩慢。當前和今後,我國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投資能不能再增長,而是消費在需求結構轉換中不能實現正常上升。

  三是落後産能淘汰後,接續産業成長緩慢,導致經濟增長乏力。從生産投資看,當傳統的産業被淘汰或轉移之後,新興産業成長緩慢,傳統産業改造滯後,導致經濟增長率下滑。落後産能是污染、不好的GDP,當這些産業被淘汰以後,綠色的、有品質的GDP沒上來,最後經濟增長必定要下滑。因為落後産能淘汰是快變數,産業升級改造和新興産業成長是慢變數,快慢之間必有一段空檔期,在空檔期缺乏接續産業條件下,工業投資增長必然下降,經濟增長就不會太快。

  對策與建議

  基於以上因素,當前和今後形勢判斷是,總供給和總需求失衡,主要是總需求回升緩慢,解決需求不足仍然是今後一段時間內的主要任務。今後,在政府微刺激和投資拉動下,基礎設施公共投資會向好,但製造業、房地産業投資難有明顯回升,消費繼續呈現低緩增長趨勢,出口增長會延續低速狀態,經濟增長仍面臨不小的壓力,預計全年增長率會低於2014年。

  為了穩增長,防止經濟增長過大偏離預期目標,今後我國的宏觀政策方向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強化微刺激力度,加大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

  在今後三個季度,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繼續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一方面用於新型城鎮化和三大戰略部署方面的投資,一方面用於能刺激和改善消費側方面的投資和公共服務支出。同時,還應從財政中拿出相當一部分財力,繼續加大對中低收入人群特別是貧困人群的援助力度,解決這些人群住房、就業、上學、看病、養老等基本需求問題。另外,財稅政策要在減法上做文章,例如降低部分日用工業品的消費稅,增加家電甚至傢具更新消費補貼,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等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二是實施中性偏松的貨幣政策,更大地發揮貨幣政策力量,推動穩定經濟增長。運用有效貨幣政策工具,增加貨幣和信貸供給,從制度和政策兩方面增加中小企業、新興産業的信貸規模,解決他們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方面可繼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向市場適度增加貨幣供給;另一方面可繼續放寬金融市場進入門檻,允許並支援社會資本依法建立民營金融機構,從制度上擴大金融供給。

  三是加快改革落實工作,選擇能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社會結構轉型的體制改革方面進行優先、重點推進,比如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國民收入分配製度、戶籍制度、行政審批許可權、壟斷行業限制、土地礦産能源等資源制度等方面加快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