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帶一路”的理解與誤解

  • 發佈時間:2015-07-16 16:30:4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何茂春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有關“一帶一路”有一些誤解,筆者試做澄清。

  第一,所謂“一帶一路”為張騫、鄭和“鑿空”。其實,經濟外交遠遠早于政治外交。“絲綢之路”在遠古的歐亞大通道上,一直是貿易通道和文化融合之道。張騫出使西域其實走的是有幾千年曆史的商旅古道,只不過到漢初為匈奴阻斷了。《漢書·張騫傳》記載,張騫出使後對武帝彙報説:“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國(印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海上絲綢之路要比鄭和下西洋早數千年。秦國統一到番禺(廣州)時,南洋貿易已經非常繁榮了。

  第二,所謂“一帶一路”參與者只有65國家、國內18省區市。“一帶一路”早期佈局是有重點的,但不排他。國內18省(區市)、沿途65國無疑是重點。在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資訊數據化的今天,任何一地的優劣勢都是相對的。中外各地區都有機會享受“一帶一路”紅利。只要把握機會,揚長避短,都可以搭乘便車,順勢而為。“一帶一路”不受任何地域限制。

  第三,所謂“一帶一路”是轉移中國“過剩産能”。當然,中國過剩産能一部分是可以協商利用的。但是,更多合作項目是按照有關國家的實際需求,將中國的優勢資源與有關國家的優勢互補互用,共同開發。“一帶一路”將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各方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第四,所謂“一帶一路”是中國“亂燒錢”“大躍進”。“一帶一路”是全球參與共建的長期項目,堅持市場運作,以企業為主體,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通行規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各類企業的主體作用。“一帶一路”建設的確要花錢修路,但這是與沿路各國協商共建,不是單方面援助、施捨行為。“一帶一路”建設的資金問題,更是金融界的市場行為,決不是“大躍進”運動。

  第五,所謂“一帶一路”是重建“宗藩體系”。這是沒有常識或者別有用心的推測。世界早就進入了主權平等的新時代。這是一個互敬互讓、完全平等的國際合作模式,並且嚴格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

  第六,所謂“一帶一路”只是“鋪路架橋”“建港修倉”。交通和物流設施建設不是唯一目的。“一帶一路”目標要實現“五通”,交通只是其中之一。“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流通、民心相通。這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次符合民意民心的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

  第七,所謂“一帶一路”是中國制定規則。“一帶一路”,好事大家商量著一起辦,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實現互利共贏,互利互惠。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求同存異、相容並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現行公認的國際法體系是指導“帶路”建設的指導規則,沒有必要另起爐灶。

  第八,所謂“一帶一路”是生態災難。“一帶一路”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浪費、節約成本、合理利用資源,遵守世界貿易組織關於環保和社會責任的其他遊戲規則來制定投資與貿易政策。所有的發展都不會以犧牲環保和生態作為代價。“帶路”合作,還可以讓各方交流生態經驗和技術。

  第九,所謂“一帶一路”是與TPP、TTIP對抗。“一帶一路”標準雖然模糊、靈活一點,但它是有底線的,也就是世貿組織的基本規則。美國的自由貿易新標準、高標準是可以參考和借鑒的。中國對TPP、TTIP一直採取包容和積極加入的態度。中國已經是120多個國家最大貿易夥伴了。預計不久的將來,中美會互搭便車,此大勢所趨也。

  第十,所謂“一帶一路”剛剛開始。在國內學界也萬般質疑得失,動輒空談利弊,甚至揶揄挖苦“一帶一路”構想的今天,每年已有千百萬中國旅行者往來于“一帶一路”之上了。筆者過去幾年考察“一帶一路”發現,現在已經有數百萬人在“一帶一路”上投資、經商或勞務了。國內一些“風險論”是在鍵盤上想像的。

  (作者係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