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肯亞廢除外資所有許可權制

  • 發佈時間:2015-07-16 16:30:4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想投資非洲,那麼肯亞這個經濟較發達的國家無疑是個好選擇。日前,一則“肯亞財政部長羅蒂奇宣佈廢除外資對本地公司所有許可權制”的消息仿佛為之加持了吸引外資的光環。

  好壞兩面看

  上述消息來自中國商務部駐肯亞經商參處網站。該消息稱,肯亞的這項舉措意在吸引外國投資,除戰略性行業外,外資可以百分之百擁有肯當地上市公司股份,此前該比例為75%。

  中國是肯亞主要的外資來源國之一,中資企業是否應對這一舉措感到高興?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所長徐偉忠提醒,這“應該從好壞兩方面來看”。

  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徐偉忠指出,作為吸引外資的舉措,好的方面自不必多説,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中資企業應該首先注意到肯亞等非洲國家在吸收外資方面的特點。“在非洲諸多國家中,肯亞作為經濟較發達的國家,相對而言貿易投資都是比較開放的,中國企業在肯亞表現也比較活躍。肯亞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包括貿易、投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發展,其中少不了中國企業的身影。”但是徐偉忠也指出,儘管如此,肯亞依然保留了對外資企業的謹慎態度。

  徐偉忠指出,一直以來,非洲國家對外資企業都抱有“擔憂和恐懼”,肯亞這樣較開放的國家對外資的態度也沒有太多的改善。而廢除外資對本地公司所有許可權制等政策的出臺,並不意味著當地人對外來投資者看法的改變。“在非洲投資,應規避100%股份。最好的方式是以企業屬地化的形式與肯亞當地企業合資、共同承擔風險,這樣才更利於企業發展。”徐偉忠認為,非洲國家的法律體系十分繁複,除了吸收了西方的法律,還有當地傳統的、約定俗成的法規規定。如果以合資形式,肯亞當地可能會提供更積極的幫助;反之,發展起來則舉步維艱。

  此外,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李智彪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除了吸引直接投資以外,肯亞等非洲國家也非常希望能夠吸引外國投資者投資非洲股市。非洲股票市場十分發達,包括南非、北非和東非等地區的國家,其國家可以控制股票市場的資金使用。

  李智彪進一步解釋道,去年以來,受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低,以及埃博拉疫情等因素的影響,肯亞等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並不樂觀,非洲國家都在想方設法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包括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據肯亞投資局數據,2014年,肯亞吸收外國政府及國際機構投資總額約7.74億美元,同比下降9.2%。主要投資來源國包括日本、土耳其、南非、瑞士、義大利、美國等,主要投資行業為建築(51.3%)、能源(10.8%)和資訊通信技術(ICT,10.6%)等。

  對中資企業的建議

  中資企業在肯亞等非洲國家的投資已頗具歷史,其中不乏前人留下的經驗。

  徐偉忠指出,在非洲投資,屬地化政策十分重要,雇傭當地的勞工是十分必要的。肯亞這樣經濟較發達的非洲國家,勞工素質較好、技術工人較多,但相對的,工會力量較大。在雇傭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經營、管理和待遇的屬地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肯亞的政策中提到開放所有權的行業是“除戰略性行業外”的,但並未明確哪些行業屬於戰略性行業。徐偉忠指出,每個國家的戰略性行業都不同,一般而言,是涉及國家安全甚至公共事業的行業,如水、電、氣以及通信行業等。當然,此外還要看國家的自身經濟發展狀況和條件,有時這類附加語還會被用作軟性壁壘。

  李智彪近期也走訪了部分非洲國家,他指出,大部分中資企業最擔憂的就是非洲國家的法律多變,甚至經濟形勢的好壞也會影響該國法律政策的變化。在索馬利亞青年黨、埃博拉等因素影響下,肯亞等國旅遊業衰退、經濟下滑,這類政策很可能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臺的,其有效性和持續性都需要謹慎待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