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津是老大,深圳很生猛

  • 發佈時間:2015-07-16 03:29:3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梁建剛

  今年初,上海自貿試驗區平行進口車的一條新聞,被天津自貿區門戶微信轉載,標題是《上海自貿區2個月只平行進口了兩輛車!OMG!》。

  哦,天吶。的確,相比最早開閘的上海,隨後跟進的深圳前海、天津、南沙、福建,幾乎都在平行進口車業務中紅紅火火。天津一批簽了3000台平行進口汽車採購銷售大單,前海單店1天最高成交12輛。

  雖説政策大同小異,可各方在八仙過海中,無論從速度、價格、服務等各方面,都已有不少特色。

  目前國家“開閘”平行進口車的幾地中,天津是毫無疑問的老大。天津口岸年進口汽車約佔全國總量40%,平行進口汽車總量佔全國70%,近500家汽車進口企業,規模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在試點正式落地之前,5月29日天津就已率先完成了首批全國3000台平行進口汽車採購銷售合同的簽署。

  記者在天津採訪時,一家上萬平方米的渤海進口汽車展廳就令人震撼,20多個品牌,五六十款車型,規模全國獨一無二。區內最早從事汽車平行進口的企業之一,天津渤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天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難掩自豪:“如今企業已在思考如何面對網際網路與自貿區疊加的局面,創新企業4.0版,促進企業在未來幾年內上市。”

  自貿區顯然給天津平行進口汽車帶來了巨大利好,短短幾月,便有森楊國際汽車城、天津東疆國際汽車城先後開業,展廳、餐廳、茶廳一應俱全,僅東疆一家便提出了未來五年規模達20萬輛,累積交易額1000億元的目標。

  天津迅速進入狀態,深圳也不慢。記者在前海採訪時,見到前海當時唯一一家汽車進口商牧得隆的展廳,“潛伏”在萬科公館的一棟兩層小樓內,規模並不大,展廳內只有五六台車。可營業3個月後,傳來的消息是,已累積銷售超200輛,粗略計算銷售額已達1.8億元,一天提車數量最多達12輛。另一家今年4月剛落戶的深圳前海平行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也通過O2O方式,在電商平臺上10天就售出了18輛。

  由於前海所售平行進口車還無法從前海港口進入內地,車商只能從天津、大連等地報關,再運至前海。如此“麻煩”,卻仍有這樣的速度,實在出乎意外。

  國家的政策基本相同,從價格上看,優惠幅度都在10%—30%,售後服務也大同小異,為何銷售還有差別,恐怕與各地細則不無關係。

  在目前已公佈的實施細則中,南沙的試點方案,最接近上海,企業準入門檻都需從事汽車銷售5年以上,具有最近3年連續盈利的經營業績,上一財務年度汽車銷售額度超過4億元人民幣。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沙在上海的基礎上新增了一條:若企業滿足從事汽車進口業務3年以上,具有最近2年連續盈利的經營業績,上一財務年度進口汽車金額超過7000萬元人民幣或進口汽車數量超過150輛,亦可申請試點。企業僅需滿足上述兩方案中的一個即可申請。相較于前者,後者資質條件更為寬鬆,更適應廣州本地情況。

  天津的方案中,對試點企業的準入條件包括註冊資本不少於2000萬元,上一財年汽車銷售額不低於2億元,以及企業註冊在天津自貿區內等。允許汽車經銷商通過試點平臺或自身試點企業開展試點,其中試點平臺要求企業或企業投資方近兩年年均汽車銷售額不少於5億元,固定資産不少於4億元,相較而言,門檻低於上海。更重要的是,由於平行進口汽車一直是天津的重點産業,天津還成立了汽車平行進口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試點對象的認定和退出等工作。

  也有專家認為,雖然各地試點政策並沒什麼實質差別,但在通關上,上海的確沒有天津快,因為進口量大,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對各種車型的熟悉程度高,速度也自然快了許多,而上海由於經驗原因,在整個口岸管理上還沒有形成一整套操作模式,通關速度反而相對慢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