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揚:中國利率市場化還在路上

  • 發佈時間:2015-06-27 15:31:22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下午,2015陸家嘴論壇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匯率、利率市場化改革和資本項目開放”的改革論壇,邀請多位嘉賓著重探討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風險與亟需解決的問題。

  對此,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作為首位發言的嘉賓,坦言我國利率市場化或許有望今明兩年在形式上實現,但要説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還為時尚早。

  改革有三個要點

  李揚在發言中開門見山地表示,今年來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出了很多舉措,比如4月份降息的同時提高了銀行存款上限,又如不久前推出了大額存單市場。這些舉措,讓部分人感到中國利率市場化已經基本完成。然而,他覺得還要審慎地對待這個結論,“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尚在路上”。

  在他看來,利率市場化改革有三個要點。首先要讓利率由市場上資金供應者和需求者自由決定。中國目前儲蓄率居高不下,在這種情況下利率水準本不應現在這麼高。只有利率徹底市場化了,才能獲知均衡利率究竟落在哪個點位。其次要完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傳導機制,市場化的利率就應該分別對應不同的融資活動,反映不同的信用水準和期限,並互相關聯。而中國,這樣的情況目前基本不存在。

  另外就是銀行調控。“中國式的調利率就是央行宣佈,第二天所有的金融機構按照它重新做賬,這是一個再分配手段,而非調控資金供求關係的手段。西方國家的利率調控則是通過市場手段解決的。”李揚認為,從三個頂層設計層面的要求來看,利率市場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放開銀行存款的上限,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五大問題亟需解決

  李揚認為,使利率真正發揮市場化作用、有效提高資源配置作用的基礎性金融條件,還有待完善。這不是簡單的利率市場化能解決的,而是涉及到金融體制的改革。下一步,亟需解決五個阻礙利率市場化之途的重要問題。

  最首要的,應解除銀行對貸款規模的管制,二是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三是要打通債券市場與信貸市場,四是形成以基準利率為核心的利率體系,五是要建立有效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比如,銀行貸款管制後,利率形成的機制(資金供應和資金需求互相競爭,形成均衡)就無法做到,傳導機制也就不具備了。而畸形的高額法定準備金制度也限制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再如,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讓債券市場成為非金融機構的主戰場,信用類債券應當佔主導地位,就可以使得利率真正成為信用的價格,並根據信用等級而評級。

  此外,打通債券市場與信貸市場也很重要。利率若完全市場化了,銀行可自行根據收益率選擇究竟做貸款還是做債券,需要轉換機制。而現在兩個市場是兩條線,不同機構監管,互相不通聯,利率的作用受到阻隔,市場就被分割了。

  利率市場化還要建立有效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現在中國市場上的問題是錢很多,流動性過剩,但貸款難、貸款貴,表明從貨幣向信用的轉換過程中有諸多阻隔,政策不能有效傳導。這是中國金融結構的問題,需要通過改革解決。”李揚表示。

  匯率市場化進展更大

  針對匯率的市場化改革,李揚認為相對而言匯率市場化的進展更大一點。評價匯率市場化有很多標準,他覺得最主要的是人民銀行在市場上是什麼樣的地位。“如果每天都是唯一的買家和唯一的賣家,難免有‘超重’之嫌。如果人民銀行較少在市場上出現,匯率由外匯供求決定,就接近均衡匯率了。”

  李揚認為,用這個標準看,中國匯率市場化已有很大進展,包括歐洲、國際貨幣組織等的國家和組織都曾説過中國匯率已經基本市場化了。不過他也坦言,在匯率決定中,有個“利率平價理論”,即各國利率水準決定相互間的匯率。但由於我國利率市場化還未實現,均衡利率水準還不知落到哪,決定的匯率還有偏差。這就是市場化內外溝通的問題。

  本報記者 金旻矣

  ■ 論壇發言嘉賓: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 李揚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

  星展銀行執行總裁 Piyush Gupta

  ■ 圓桌討論嘉賓: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卜永祥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副總裁 孫傑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 陳志武

  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院長、教授 張春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曹遠征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劉利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