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突出六大特點

  • 發佈時間:2015-06-26 18:57:40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北京市政府日前制定出臺了《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將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作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研究設計了從2014年到2016年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26項重點任務。

  據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韓傑介紹,北京市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突出了“全、明、實、統、嚴、穩”六個字,具有鮮明的特點。

  突出“全”字,以建立全口徑預算為重點,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在政府預算層面,進一步明確“四本預算”的收支範圍,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之間的統籌力度。在部門預算層面,將部門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部門預算,加強預算收支審核;健全預算標準體系,完善基本支出定額,推進項目支出預算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支出標準在預算管理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突出“明”字,以提升政府管理水準為重點,加快建立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除擴大公開範圍、細化公開內容外,還增加公開事項,加大財政政策、預算績效、政府採購情況等公開力度,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問題。

  突出“實”字,以改進預算控制方式為重點,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一是完善收入預測和管理。將收入由任務數變為預期數,依託北京市宏觀經濟與社會發展基礎數據庫、北京財政綜合數據中心平臺,加強收入影響因素的預測分析,尊重經濟發展客觀規律,依法依規組織收入。二是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一般公共預算超收時,將用於衝減赤字或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形成“蓄水池”;短收時,則通過削減支出或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方式實現收支平衡。三是實施中期財政規劃管理。以環保、水利投資運營、義務教育等重點領域作為切入點,逐步將“以年度為週期”安排收支的做法,轉為“以三年為週期”編制滾動規劃,促使部門規劃與中期財政規劃相銜接。

  突出“統”字,以完善資金投入機制為重點,全面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一是取消支出掛鉤事項。對農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支出統籌安排,優先保障。二是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降低政府行政運作成本。三是統籌保障重點事項。加大對首都功能核心區、文保區、棚戶區、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以及保障性住房、交通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的財政投入力度。建立財政資金支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引導政策。推進公用事業補貼機制改革試點。四是創新資金投入和管理模式。改革財政直接補助等分配方式,推廣運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競爭性分配資金、股權投資、基金、貼息、注入資本金等新型方式,努力實現“花錢買機制、確保可持續”的政策目標。完善大額專項資金管理模式、保障方式和退出機制。五是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優化轉移支付結構,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2015年市對區縣一般性轉移支付佔比將達到70%以上,完成中央提出的佔比提高到60%以上的改革要求。清理、整合、規範專項轉移支付,嚴控新增項目和資金規模。六是積極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研究建立促進産城融合發展的投融資支援機制及共建共用財稅利益共用機制,與河北省共同推動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突出“嚴”字,以強化預算約束為重點,夯實預算執行管理。一是硬化預算約束。年度預算執行中除應急支出外,一般不出臺增支政策。確需出臺的政策,通過調整支出結構、動用結余資金等方式解決。二是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建立健全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長效機制,定期清理壓縮結余資金規模,將盤活存量資金與預算安排掛鉤。三是規範國庫資金管理。加快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2015年積極推進鄉鎮國庫集中支付,2016年力爭實現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全覆蓋。規範國庫現金管理,全面清理整頓財政專戶,加強財政對外借款管理。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進一步擴大試編部門範圍。四是健全預算績效管理機制。2015年對市級所有部門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擴大事前評估範圍,將重大民生政策落實情況、大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等作為績效評價重點。建立市和區縣的績效管理綜合評價制度。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安排和分配轉移支付額度的重要依據。

  突出“穩”字,以防範財政風險為重點,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一是規範政府舉債行為。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舉債融資機制。按照國務院批准的限額,對政府債務實行規模控制,推進將政府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嚴格限定政府舉債程式和資金用途,在批准的限額內舉借的債務必須報同級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審批。二是建立健全債務風險預警、應急處置、政績考核等相關制度。評估各區縣債務風險狀況,進行風險預警。債務高風險區縣要積極採取措施,逐步降低風險。把政府性債務作為一個硬指標納入政績考核。三是強化財政資金監管。強化資金監督管理,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作全過程的“大監督”機制。全面加強內部控制建設,通過流程再造和資訊化手段,實現內部控制的程式化和常態化。主動增強政府理財工作的透明度,自覺接受監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