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呼吸系統慢性病對健康的損害
- 發佈時間:2015-05-14 05:59:1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剛得病的時候不懂,感覺就是上不來氣,後來病情逐漸加重,走路都費力,甚至從一樓上到二樓中間還需要休息一下。就因為得了這病,家裏已經從原來爬樓梯的房子搬到了現在走電梯的房子裏。”來自河北張家口市的王玉富今年36歲,有著典型北方大漢的外表,單從形象上,初見的人完全無法想像他曾經是一個重症哮喘患者。患病將近5年,他試過好多偏方,也去過好多醫院,但是效果一直都不理想,甚至一度將治療激素的量加到了6片。
“手術後1個月,我就好得差不多了。感覺就是舒服,整個人都輕鬆了。現在來醫院檢查,有的時候碰到電梯人多,我就會去爬樓梯,上六樓完全沒壓力。”2014年3月,王玉富接受了“支氣管熱成形術”的手術治療,成了中日友好醫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支氣管熱成形術”是一個新的技術,但可以説是為難治性哮喘技術帶來新的希望,至此,此項技術治療重症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國內也得以初步證實。
支氣管哮喘是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3億人罹患哮喘,佔全球疾病總負擔的1%。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江濤教授表示,我國哮喘患者約有3000萬,由於認知差、治療依從性差、保障差等因素,死亡率遠高於發達國家。哮喘病對患者和家庭是沉重的負擔,其中重症難治性哮喘約佔患者總數的5%。難治性哮喘急診就醫頻率、住院頻率分別為輕中度哮喘的15倍和20倍,是造成哮喘治療費用增加和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哮喘治療中的難題。
難治性哮喘存在不同的炎症和臨床表型,對不同表型的機制研究以及針對不同表型的治療方案的優化是目前研究的熱點。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哮喘的藥物並不能減輕哮喘繼發的氣道平滑肌增殖肥大,因而不能從根本上阻止重症哮喘患者病情遷延和反覆發作。
“心血管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和慢性肺疾病,已經成為威脅全世界的四大慢性疾病。對於前三者,都得到了很好的重視,唯獨慢性肺疾病在老百姓當中的知曉率依然很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醫院院長王辰教授指出:“事實上,呼吸系統慢性病對健康的損害、對社會疾病負擔的加重作用不可忽視。希望全社會都能增加對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的重視。”
支氣管熱成形術首次將非藥物治療手段引入到哮喘治療領域,截至今年1月份,中日友好醫院已完成37例,是國內乃至亞太地區開展手術病例最多的醫院。提高難治性哮喘的診治水準對改善哮喘的整體控制水準和預後,降低醫療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
“支氣管熱成形術治療支氣管哮喘近年來備受關注。”林江濤介紹,這項技術建立在氣道平滑肌增生導致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和哮喘急性發作的因素之上,通過射頻消融的方法,削減增殖和積聚的氣道平滑肌,以達到阻斷氣道平滑肌介導的支氣管收縮反應的目的,從而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從而改善哮喘症狀,減少急性發作。
2010年4月,美國FDA批准了支氣管熱成形術用於治療18歲以上,應用吸入糖皮質激素(ICS)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控制不佳的重度持續哮喘患者的治療。此後,歐洲及亞太地區國家包括中國也相繼通過對該項技術治療哮喘的許可。我國2013年9月獲得註冊批准,2014年2月正式在中國上市。
該項手術操作前需對患者進行適當鎮靜和麻醉,然後將支氣管鏡從患者的鼻腔或口腔插入支氣管中,選定部位後,擴張末端導管形成籃狀,射頻消融控制器産生的能量經導管、擴張的電極傳遞到氣管壁,並通過反饋控制維持目標溫度65℃。持續10秒射頻後停止,逐步由遠端向近端逐一進行,作用部位包括支氣管鏡可及的絕大多數內徑大於3毫米的氣道。每一患者分次進行,共分3次手術,第1次治療右肺下葉,第2次治療左肺下葉,第3次治療左右上葉;每次治療間隔3周。
該項治療重症/難治性哮喘的新技術,將直接指導今後對重症/難治性哮喘的臨床診治工作,也為深入研究重症/難治性哮喘的發病機制以及開展重症哮喘的個體化治療打下堅實的基礎,具有很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將逐步形成北京地區重症哮喘診治特色,進一步在全國率先建立重症哮喘診治研究中心,提高北京地區的醫療輻射能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