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興業銀行聯合出書:《私人銀行——機構、産品與監管》

  • 發佈時間:2015-03-20 09: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3月20日電 3月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辦、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財富管理論壇(2015年)暨《私人銀行——機構、産品與監管》新書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興業銀行行長李仁傑、副行長陳錦光等80多位來自金融研究機構、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的專家學者出席了論壇及新書發佈儀式。

  中國是全世界富裕人群增長最快的地區,私人銀行發展空間廣闊。然而,這一16、17世紀就在歐洲興起的古老金融服務,在國內出現卻不過七、八年。選擇何种經營模式?定位怎樣的服務內涵?如何不偏離私人銀行業務以“諮詢顧問為根本、受託投資為支撐、增值服務為補充”的本質屬性?對於起步不久的國內私人銀行而言尚處懵懂之中,需要深入的探討、借鑒。

  據了解,《私人銀行——機構、産品與監管》一書編寫歷時1年零7個月,參與研究、編撰的有來自中國銀監會、瑞銀集團、瑞士隆奧銀行、花旗銀行、法興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恒生銀行等監管部門和各機構私人銀行的資深專業人士。全書共30萬字,圍繞機構組織、産品服務、中後臺和監管體系深入探討了私人銀行發展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問題,並涵蓋近40部國內外私人銀行相關法律法規和諸多業務實踐中的案例。尤為特色的是編寫過程堅持“雙線思路”,即每一章內容均由學者和業內人士共同執筆完成,以保證內容兼具專業性和實操性。

  參與編審的專家認為,該書的研究成果有品質、有創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私人銀行實務研究的最新前沿與方向,將為中國私人銀行業務在新時期的轉型發展提供有益助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揚副院長認為,私人銀行的服務對象不僅包括私人銀行客戶個人,還包括客戶背後的家族企業。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有利於金融機構從提供産品向提供服務轉變。有利於金融行業的綜合化發展,有利於普惠金融和實體經濟的發展。私人銀行將與網際網路金融緊密融合,使更多人享受到私人銀行服務。私人銀行在我國的出現和發展無疑將進一步推動、深化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提高金融機構全方位、全時空金融服務的能力。私人銀行將是金融服務業的下一個高地。

  作為本書的策劃者之一,興業銀行行長李仁傑談及該行參與組織編寫此書的初衷時表示,作為國內私人銀行服務的主力軍,商業銀行在推動私人銀行業務轉型發展上既有特殊優勢,又責無旁貸。從優勢上講,國內商業銀行特別是大中型銀行服務網路眾多、客戶基礎廣泛,而且經過近年的發展,目前國內大中型銀行普遍具備銀行、信託、基金、租賃等多種金融牌照,不僅內部可以調動的資源多,在整合外部各類資源上也有更強的實力。這些為私人銀行業務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從責任上説,商業銀行體量大、社會影響面廣,在推動私人銀行業務轉型發展上理應發揮示範作用,帶頭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當然,更期待伴隨該書研究成果的傳播,進一步促動國內高凈值人群正確財富觀的確立、私人銀行服務品質的提升、社會財富的積累以及慈善事業的發展等。

  興業銀行從2011年開始介入私人銀行領域,目前客戶總量已超1.8萬戶,客戶資産規模近2000億元。相繼推出主動管理型代客理財産品、私人銀行客戶專屬定制産品、代理類産品、委託投資類産品,併為客戶提供專屬法律顧問、公務機俱樂部、名家講壇、海外教育管家等增值服務。日前,與旗下子公司興業信託推出家族信託業務,首單為高端客戶量身定制的家族財富規劃和管理計劃已落地。興業銀行副行長陳錦光在論壇發言時表示,未來該行私人銀行將進一步從産品驅動向諮詢驅動轉型,形成具有鮮明特色與競爭優勢的服務體系。(中新網金融頻道)

興業銀行(601166)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