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P2P 黃金台下待“掃雷”

  • 發佈時間:2015-03-18 08:31:29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接9版

  黑金鏈條

  三四分利 高息引投資者上鉤

  3%、4.4655%、18%,這3個數字分別代表著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餘額寶近一個月的年化收益率和某網貸平臺産品的年化收益率。粗略計算一下,同樣的1萬元錢,經過一年,在這3個地方獲得的收益將分別是300元、446.55元和1800元。

  與銀行理財品種、貨幣基金和信託産品那些少得可憐的收益率相比,P2P動輒15%甚至25%的年化收益率讓投資者趨之若鶩。同時,相較于銀行理財産品5萬元以上的起購金額,P2P平臺的門檻則低至50元。而且,許多P2P平臺還承諾給投資者提前墊付投資收益,更是引來了資金的競相追捧。

  更有甚者,一些平臺號稱年收益能達到40%。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目前仍有40余個平臺月息超3分,即年收益超過36%。在如此高利率的誘惑之下,一些投資者失去了抵抗力,投機心理陡增。一些投資者想著投資一次就撤出來,認為在自己投資的時間內平臺不會倒閉,但往往正是這樣的僥倖心理,導致他們頻繁“踩雷”。

  無中生有 靠包裝製造虛假繁榮

  投資者在投資之前,通常會考察網貸平臺的資質,確定其平臺實力和背景。

  《解放日報》報道,其中騙術最低級的淘金貸平臺,上線僅兩天后就被投標者驗證發現,平臺根本不是其聲稱的某知名擔保公司所開的。騙術升級的則是某包裝“高大上”的平臺,號稱所有借款均有車輛作抵押,請投資人親自給車上鎖。然而,當幾位投資人路過該平臺的停車場時,驚訝地發現車輛已全部消失,平臺老闆已將車全部當黑車賣掉了。

  2014年,維權投資者保存的網金寶網站資料顯示,該平臺稱“所有投資用戶的資金均會由中國人民銀行北京支行全權監管”。

  應該注意的是,央行作為監管機構,是不可能託管P2P網貸資金的,何況央行已經撤銷了在北京的分行。所以,這是個十足的騙局。

  同時,這類平臺還會利用媒體宣傳造勢,如已經倒閉的銅都貸就曾在某知名媒體的《財商》欄目上做過宣傳。據分析,這些平臺先是在網路媒體等處發佈軟文進行宣傳,吸引投資者,進而利用自有資金迴圈投資,製造虛假繁榮,誘惑投資者參與。

  監守自盜 無良老闆賺了就跑

  《投資與理財》報道,一名受害者稱,她所投資的網貸平臺,不宣佈倒閉,但就是説提現困難,讓他們繼續投資支援平臺。而在投資者交流群裏,有一些人以四五折的價格收購他們的債權,這被業內稱之為“收草”。新新貸市場部高級經理朱捷説:“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惡意詐騙,過一段時間,他們又會再搭建一個平臺搞詐騙。”

  更可怕的是某些平臺搭建背後的居心。《解放日報》報道,業內人掌握的內幕是,有些老闆在外欠債了,債權人就幫著他們一起包裝平臺,待平臺上線圈到錢後,債權人便撒手不管了;不少平臺係房地産公司自融,目前看上去尚“風和日麗”,其實已岌岌可危。一名知情人士稱:“有些大戶都已提前獲知消息,但依然不動聲色,幫著平臺吆喝,吸引散戶進來,大戶便可解套。那些活動做得很猛,比如充值多少萬元送蘋果手機的,就顯得很可疑……”

  似乎,“跑路”的壞消息是網貸平臺與生俱來的。“由於借款人未能歸還款項且已失聯,平臺已無力繼續墊付,平臺將報警處理。自今日起,裏外貸暫停一切業務”。今年1月,北京P2P平臺裏外貸的法人代表孫友衛對外發佈了這條消息,與其一同倒下的網貸平臺還有美貸網等多家平臺。

  當網貸平臺出現提現困難的情況時,一些經營者選擇“一跑了之”,使投資者血本無歸。根據“網貸之家”的最新數據,相比去年同期,今年問題平臺數量明顯增多。在今年2月已出現問題的46個P2P平台中,有些是提現困難,有些則是老闆跑路。

  維權之難

  一旦被騙 投資者血本無歸

  儘管P2P網貸行業已經在中國發展了七八年,但是從整體來看依舊處於“三無”階段。所謂“三無”,指的是P2P網貸“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的現狀。這使得投資者一旦被騙,投訴維權就十分艱難了。

  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府申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稱,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會有兩種處理方式:若是公司倒閉,公司便會進入財産清算程式,公司的破産財産會在清算後被分給所有債權人,但這一般都是資不抵債的;若是法人卷款而逃,警方就會追究其非法集資的刑事責任,然後向公司方追繳其應承擔的錢款。“但一般都是沒錢賠給投資者的。根據現有判例和本人實際代理過的案子,平臺跑路案件的回款率低已是極為普遍的現實。”陳府申説。

  《解放日報》報道,網貸之家CEO徐紅偉透露,當前已曝光的問題平臺,投資者維權進展普遍不理想。最典型的當數優易網,這是國內首個以集資詐騙罪名公開審理的網貸平臺,但案發至今已2年,而在2個月前,此案剛公開審理。

  據調查,優易網將大部分網路融資用於炒期貨,全部虧損,還有部分資金用於償還舊賬,共計造成1400多萬元損失無法追回。此外,優易網3名當事人在亡命天涯前,拆除了3台電腦的硬碟,並在高速公路上將其丟棄銷毀。因此,投資人極有可能面臨這樣的結果:追不回損失,當事人被輕判。

  最新動向

  紅線被踩 監管層將出臺指導意見

  一些網貸平臺常常複製著這樣一條惡性鏈條:高收益吸引投資者,債項資訊不對稱使投資者上當;不靠譜兒的平臺將錢投向更不靠譜兒的企業和個人;當擔保缺失或不足時,投資者便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劃定的“紅線”,P2P平臺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進行集資詐騙。不過,從現實看來,這些“紅線”屢屢被踩踏,從而倒逼著管理層監管水準的提高。按照高層的最新表態,國務院已經責成由銀監會牽頭,央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參與,共同研究與制定針對P2P網貸的監管制度。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隨時可頒布的消息不時傳出。同時,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向媒體表示,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出臺。

  外界認為, 2015年,關於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政策或指導意見出臺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快將改變監管缺失的局面。具體監管內容可能包含P2P網路借貸平臺的準入和退出規則、對P2P網路借貸平臺的運營監管內容以及對P2P網路借貸平臺的資訊披露的要求。

  結語

  必須承認,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有效創新,P2P網貸並非異類邪端,而是傳統金融業態的有益補充。P2P網貸的資金全部流向了私人消費和小微企業,而這兩塊恰恰是目前大金融機構難以或不願覆蓋的範圍。從這個意義上講,P2P契合了經濟轉型和金融結構轉型的大勢。它在發展的過程中泥沙俱下,令人痛惜。正本清源,市場期待監管的鐵腕,但潑洗澡水不要潑掉孩子 ,希望P2P網貸的亂象得到治理,留給“草根”們一條“錢能生錢”的坦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