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什麼 不反“雞湯”

  • 發佈時間:2015-02-14 01:30: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想隨錄

  我有一些朋友,運營優質的微信公號,時常刷到10萬+的閱讀數。每每分享喜悅,我總會蔫壞地告訴他們:有一類內容雖然沒有具體的閱讀數據,但體量一定遠勝於那些含英咀華的文章。

  他們既不服,又不解,直到我亮出謎底:“今天是燃燈古佛的壽辰,為了你的家人和朋友……”或者“如果你家裏有屬羊的,今年一定要告訴他……”

  對耽于文字素信格調的朋友,上述內容無疑是三觀的分水嶺、拉黑的起跑線。論膩味程度,或許和測試是否還在朋友圈裏,同樣令人生厭。

  可困擾的是,再怎麼對朋友圈定點清除,此類內容似乎永無竟時,總能找到棲身的縫隙,開花結果。

  有一天我恍然驚覺,撇開其中偶爾夾纏的詛咒性暗示,這些言者諄諄,不就是心靈雞湯最原始的樣貌。人生實難,無助相隨,艱險多歧的道路,總要有超驗的依託。有些人選擇了宗教,更多的普羅大眾,則轉向世俗的祈福。應驗與否倒是事後的回望,關鍵還是當下的心安理得。

  而雞湯的本質,也不過是借幾句溫潤之詞,講一番浮泛道理,主攻心靈馬殺雞的需要。

  但很多人旗幟鮮明地反雞湯,認定雞湯無益於解決困難,無非是換個視角來看待甚至逃避問題。我倒想説幾句不太討喜的辯白之詞。

  第一句話是:所有人都需要雞湯。

  人生渺渺,太多無力的時刻,都要獨自直面。巨大的惶然與恐懼當前,為了免於吞噬,人總要尋找些出口。只不過,有些人在地攤上尋求“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試圖給自己一個放下的理由。另一些人,則從楊絳的書信、錢理群的演講裏,搜檢平復的依據。文本固然有高下,但訴求大體並無二致。

  第二句話是:多數讀雞湯的人,都缺少足夠的自知。

  略讀過幾本書的人,有一個最容易犯的毛病:終日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關於流俗平庸乃至無趣的“人生訓示”,在不屑和不齒背後,其實是智商上的優越感。可民間語匯未必就比拼貼所謂精英的引文低等多少。這倒不是反智,刨除學富五車的宿儒、潛心修習的學人,言必孔孟文必西哲的“文豪”中間,有多少讀過原典,又有多少謊稱通讀曾文正公全集的人是臨時百度。

  于丹講的的確不是《論語》,但她的雞湯至少給有意回歸經典的公眾打開了一扇門。可以通過她,也可以繞過她,但盯著“雞湯”不放,又不給出具體辯駁的理據,和給央視聯名寫信的十博士有什麼差別?知識改變命運,書要讀對地方。

  這是個大家都有病的時代。有病喝雞湯,總利於康復。自己喝著雞湯固然可喜,因此嘲笑別人喝著雞精或者鱉精,就是倨傲了。且不説差異身後有多少自以為是,即便真分良莠,也都是每個個體的自我選擇。

  漫以為長了些見識,就感慨人心不古,一切都在無可挽回地走向庸俗,也挺勞心勞力的。説到底,在宇宙洪荒星辰大海面前,世上只有驕傲的無知者和謙卑的無知者而已,誰也不比誰更高明、更高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