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博時基金不進已退 規模首度跌出前十

  • 發佈時間:2015-01-19 09:50:4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語:總有一些文字讓我們淚流滿面,也總有一些公司讓我們唏噓不已。在公募基金17歲的年初,北京商報基金週刊推出《把脈公募2015》系列策劃,將目光瞄準在這個激烈變革時代中那些有著代表意義的基金公司。希望通過重繪他們的成長或隕落路徑,呈現一個具象的基金江湖。我們不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只求可以引發共鳴推動改變。

  規模首度跌出前十

  1998年7月成立的博時基金是當時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2004年6月,博時的公募基金份額超過61億,居公募首位,一時間風光無限。2007年牛市行情下,博時基金再度取得了資産規模達到頂峰2216億元的成績。在2007-2009年連續三年一直穩居“榜眼”或“探花”的位置,風頭僅次於鼎盛的華夏。

  然而,從2010年開始,博時基金迎來“風水嶺”。2010年末,博時基金規模縮水至1176.22億元,排名跌落至第五位。此後博時基金便再沒能改變局勢,規模不斷瘦身,直至下滑至2014年年末的1140.1億元,排名也掉落至第12位。這也是博時基金史上第一次跌落年終規模榜前十。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博時基金的業績也開始步步後退,據Wind數據顯示,2010年開始博時係基金整體業績就下滑明顯,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當年虧損總額高達84.91億元,居全行業虧損第一。2011年,博時基金再度讓基民失望,偏股型産品大部分為負收益,有的甚至排名墊底。直到去年博時基金才在投研扳回一局,以博時主題行業為代表的權益類産品、以博時轉債增強和博時信用債為代表的固收類産品,分別在同類基金總榜中排名前六。

  去年整體業績並非一落千丈的博時基金為何還是增長乏力?“2014年在網際網路金融創新上的滯後,是博時基金敗給了建信、招商等依靠‘寶寶’類貨基做大規模的基金公司的重要原因。”一位接近博時基金公司的內部人士分析道。

  2014年初,基金公司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的“寶寶”類産品火熱成立之時,我們看到了華夏、南方等昔日巨頭的紛紛殺入,惟獨未見博時基金的動靜。此時,在創新上落後的博時,不進則退,從2013年末的1059.8億元,縮水至2014年上半年的1028.42億元,起跑就落後的博時,雖然在去年年末增長至1140.1億元,但仍然無法阻擋後來者的趕超。聲稱要做“投資價值發現者”的博時卻食言了。

  規模裹足不前帶來的是利潤的不盡如人意。2008-2012年,博時基金凈利潤收入分別為10.95億元、8.59億元、6.34億元、4.53億元和4.15億元,逐年下滑。2014年二季度末,博時基金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6.4億元和2.11億元,再度同比分別下降14.33%和14.41%。

  16年6次股東變更

  公司戰略的失策股東往往難辭其咎。對於博時基金而言,頻繁的換東家更是有苦難言。

  1998年成立時博時基金的股東只有4家,分別是金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信證券有限公司,各出資2500萬元,分別持有該基金公司25%的股權。但時隔僅一年,博時基金就經歷了第一次股權變動,1999年6月,國信證券出讓股權,招商證券(當時名為國通證券)受讓了國信證券持有博時基金25%的股權。

  2003年博時基金股權兩次生變,4月長信信託持有的25%股權劃歸長城資産管理公司。同年12月,光大證券出讓25%的股權,由另一位老股東金信信託全部受讓,而後金信信託將2%的股權轉讓給廣廈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彼時,金信信託為博時第一大股東。

  2007年年底,金信信託因出現虧損,拍賣高達48%的博時基金股權,招商證券通過高價收購成為第一大股東,博時基金的股東數量也隨之減至3家。

  然而,持股73%的招商證券違反了當時基金公司主要股東最高出資比例不超過全部出資的49%的規定。無奈,招商證券只有超限的24%股權掛牌出售。自2009年11月開始,招商基金的股東數量增至7家,股權構成為:招商證券持股49%,仍舊是第一大股東,長城資産管理公司持股25%,天津港有限公司、上海盛業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璟安實業有限公司、豐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各持股6%,廣廈建設持股2%。

  直至2014年8月最近一次,博時基金的股東數量由7家變為6家。股權構成依次為,招商證券持股49%,長城資産管理公司持股25%,璟安股權投資持股12%,天津港集團、上海盛業股權投資基金各持股6%,廣廈建設持股2%。這是博時基金自成立以來發生的第六次股權變動,先後涉及多達12家機構進出其中。

  頻繁的股東變更讓公司長期發展戰略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擾,更為直接的是導致公司管理團隊和核心人員的不穩定。博時基金的盛極而衰與此更是有著直接關係。

  無休止的“換血”

  剛剛過去的2014年,博時基金有5位權益類基金經理提出離職,其中,明星基金經理鄧曉峰就趕在年底毅然奔“私”,憾失一員大將。

  提起博時基金核心骨幹的出走潮,還要從2010年説起,當年4月,博時基金在一個月內發佈了三張離職公告。期間,在博時基金任職12年的公司副總經理李全正式辭職。掀開了曾經以高管團隊穩定著稱的博時基金“換血”的大幕。

  雖然2010年8月,博時基金一下提拔楊銳、董良泓、李志惠、李雪松、邵凱五位副總經理。但2011年博時基金卻失去了創業元老、原總經理肖風。如今看來,肖風的離去可以説讓博時基金失去了靈魂。公司後來的發展也很難讓人看出清晰的發展思路。

  肖風離任激起的漣漪在一年後擴散。2012年,博時基金的權益類投研人才的出走最為集中,博時滬深300指數基金經理湯義峰;一托五的指數基金幹將王政;博時價值增長混合博時價值增長貳號混合基金經理夏春等權益類基金經理紛紛離職。同年,博時高官“五虎將”之一的李雪松也宣佈離職。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3年8月原博時基金經理馬樂被證監會公開通報,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博時精選基金交易的非公開資訊做老鼠倉,非法獲利1800多萬元,鑄就了國內最大老鼠倉案件。馬樂案曝出的同時,也讓博時基金顯現了風控不嚴的負面形象,當年9月博時基金受到了6個月的責令整改。

  轉型佈局能否打破困局

  公募業務節節敗退、創新産品乏善可陳的博時基金,新的一年裏將會做出怎樣的應對,以扭轉規模縮水、利潤下滑的局勢。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事實上,在2014年12月博時基金就和支付寶合作推出網際網路金融新品“存金寶”在淘寶理財正式上架。此外,年末博時基金也走上了大數據指數潮流,推出了中證淘寶大數據基金等。這些遲來的腳步能否讓行動遲緩的博時基金趕上來,依然未知。

  事實上,博時基金公司已經就2015年的産品線做出了“1+5”的戰略佈局,以應對公募基金規模下滑的尷尬局勢。“1”是指繼續堅持博時基金慣有的權益類基金強項,重視權益類基金投研;“5”則是指兼顧固定收益類、量化指數類、另類投資、養老金、國際業務等五項戰略業務的發展方向。

  博時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博時基金希望能夠為公募行業轉型提供一個範本,此後將更加重視高費率業務的發展,實現機構化與多元化的戰略發展。

  對於上述轉型,多數業內人士持謹慎態度。“這些産品轉型其實都有提及,只是戴上了戰略的帽子。”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研究人士指出。在其看來,博時基金不僅僅需要提出戰略口號,還需要實際的戰略措施,如在大型基金公司中率先推出相應的股權激勵措施。

  “當年肖風的離開主要原因就是股權激勵的缺位,如果在奔‘私’大潮中還沒有實際舉措,博時基金的公募業務恐還將繼續走下坡路。”上述人士坦言。北京商報記者 宋婭 蘇長春

  十年一夢。在官網上,“2004年博時基金的基金總規模居全國首位”的資訊依然高挂,然而,2014年最新規模排名顯示,博時基金的排名已經滑落到第12位,這是這家南派公募巨頭首次退出前十行列。“從早年轟轟烈烈的總部大遷址,到內地最大基金老鼠倉,再到綿綿不絕的股東大騰挪……國內公募基金圈所發生的‘經典故事’,在博時基金可謂一個都不少。”博時基金怎麼了?本期基金週刊將起底這家大佬的後退之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