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期凈利潤下滑 博時基金股權第6次生變

  • 發佈時間:2014-08-25 09:33: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16歲老基金公司面臨重整旗鼓新考驗 大股東招商證券最新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博時基金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6.4億元和2.1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33%和14.41%

  16歲老基金公司面臨重整旗鼓新考驗

  大股東招商證券最新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博時基金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6.4億元和2.1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33%和14.41%

  作為一家老牌基金公司,成立16年以來,博時基金一直都不缺乏故事,最近他又給自己的故事上加了一筆。

  上週六(8月23日)博時基金髮布股權變更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宣佈原股東上海豐益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將所持博時基金6%股權轉讓給公司原股東璟安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博時基金成立16年以來,第6次發生股權變動。

  在股東退出的背後,是博時基金近年來不斷遭遇發展困境。面對凈利潤下滑、公募資管規模縮水、權益類基金業績不佳、核心人員出走的挑戰,這家老基金公司所需要思考的是怎樣才能把已經持續16年的故事,更好地講下去。

  16年6次股權變動

  12家機構進出

  值得一提的是,上週六公佈的這次股權變動,已經是博時基金成立以來發生的第6次股權變動,而其前後6次變動已經涉及到12家機構的進出。

  資料顯示,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7月13日,是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5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成立時博時基金的股東只有4位,分別是金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信證券有限公司,各出資2500萬元,分別持有該基金公司25%的股權。

  1999年6月份,國信證券出讓股權,招商證券(當時名為國通證券)受讓了國信證券持有博時基金25%的股權。這是博時基金第1次股權變動。

  2003年,博時基金接連發生兩次股權轉讓。當年4月,由於內部資産重組,長城信託持有的25%股權劃歸長城資産管理公司。同年12月,光大證券出讓25%的股權,由另一位老股東金信信託全部受讓,而後金信信託將2%的股權轉讓給廣廈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至此,博時基金各位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金信信託持有48%,是博時基金第一大股東,招商證券和長城資産管理公司各持有25%,廣廈建設持有2%。

  2007年年底,金信信託因出現虧損,拍賣所持有的48%的博時基金股權,招商證券以63.2億元的價格拿下,在當時,這也被稱為是國內最大一宗基金公司股權轉讓案。至此,招商證券的持股比例也增至73%,成為博時基金第一大股東,博時基金的股東數量也隨之減至3位。

  因為招商證券共持有博時基金73%的股權,違反當時《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關於主要股東最高出資比例不超過全部出資的49%的規定。所以,招商證券將持有的博時基金超限的24%股權,在天津産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出售,獲得4家機構的認購。由此,自2009年11月份開始,招商基金的股東數量增至7位,股權構成為:招商證券持股49%,仍舊是第一大股東,長城資産管理公司持股25%,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盛業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璟安實業有限公司、豐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各持股6%,廣廈建設持股2%。

  2013年3月,博時基金註冊資本由1億元人民幣增至2.5億元人民幣,7位股東按出資比例對博時基金增資,股東持股比例未發生變化。同期,股東璟安實業有限公司更名為璟安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股東上海盛業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盛業股權投資有限公司。

  而上週六(8月23日),博時基金公佈了其成立以來的第6次股權變動。博時基金的股東數量由7家變為6家,股權構成依次為,招商證券持股49%,還是第一大股東,長城資産管理公司持股25%,依舊是第二大股東,璟安股權投資持股12%,為第三大股東,天津港集團、上海盛業股權投資基金各持股6%,廣廈建設持股2%。

  凈利潤增幅下滑

  資管規模不斷縮水

  持有博時基金7年,為何在此時選擇退出?雖然上海豐益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並未言明退出博時基金的理由,但是縱觀博時基金近幾年的表現,個中原因不難理解。

  近年來,博時的凈利潤收入呈下滑態勢。招商證券的定期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2年裏,博時基金的凈利潤收入分別為10.95億元、8.59億元、6.34億元、4.53億元和4.15億元,呈持續下滑態勢。去年年末其凈利潤為4.25億元,雖然環比有增長,但僅微增2.33%,而同期華夏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中銀基金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高達61.08%、61.42%、56.42%。招商證券最新公佈的中報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博時基金總資産為23.52億元,凈資産為18.07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6.4億元和2.1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33%和14.41%,呈現出收入和利潤同比例下滑態勢。

  在資管規模方面,2007年,博時基金的公募資管規模曾位居行業第2名,但是2012年年底已下滑至行業第5名(可比70家基金公司),去年年底更是下滑至第9名(可比78家基金公司)。自2012年三季度以來,博時基金的公募資管規模呈縮水態勢,今年一季度,更是縮水42.16億元,縮水至1010.4億元,不過二季度末,其排名上升至第8名(可比86家基金公司),規模也回升至1041.48億元。

  一半股基業績位居後1/3

  核心投研人員陸續離職

  在基金業績方面,博時旗下12隻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中,有6隻基金的年內收益率位居同業後1/3陣營。其中,博時行業輪動和博時新興成長兩隻基金年內還均未實現正收益。同期,躋身前1/3陣營的僅博時主題行業、博時卓越品牌和博時醫療保健行業3隻基金,且排名均在90名以後。

  與此同時,博時基金近兩年還遭遇了較頻繁的人事變動。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博時基金共有12名基金經理出走,位居同期基金公司離職人數排行榜第4名。同期,公司3位副總經理楊銳、李雪松、李志惠相繼離開。去年,其原總經理何寶也離職,而新任總經理吳姚東之前擔任招商證券總裁助理,此前並不具備公募基金公司管理經驗。

  此外,受馬樂老鼠倉案的影響,證監會去年9月份決定對博時基金採取責令整改6個月的監管措施,整改期間暫停受理博時基金的新産品和新業務審批。而期間正是各基金公司借力網際網路金融大力創新的時候,在如今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基金市場,博時基金因“整改”而錯失的半年發展機會又什麼時候才能追回來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