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川商務著力開創新局面

  • 發佈時間:2014-12-25 22:29:3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伊佳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三季度,四川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8.5%,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居全國第七。在全國前八位經濟大省中,四川多項經濟增長指標位列前茅。

  2014年,四川省商務部門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統籌推進開放型經濟、現代流通市場、服務業發展“三大體系”建設,聯動開展“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市場拓展“三大活動”,大力實施“外向型産業示範園區建設”、“服務業示範引領”和“人才強商”三大工程。

  特別是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協會商會和仲介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省內、國內、國際“三個市場、三種貿易”一起促,取得了良好成效。1~11月,四川省“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實現銷售金額4792.8億元。9站“川貨全國行”活動,成交金額達43.9億元。“萬企出國門”已組織開展國際經貿促進活動95項,意向成交19.6億美元。

  2015年,四川將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發展趨勢,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總體取向,以持續推進市場拓展“三大活動”為全局性抓手,著力深化全方位開放合作,著力擴大城鄉居民消費,著力推進服務業加快發展,不斷提高商務行政效能、優化商務發展環境,努力實現商務穩定健康持續發展。

  拉動經濟增長消費穩定器作用凸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四川省消費結構日益優化升級,消費方式也向多元發展。1~11月,四川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86.1億元,同比增長12.7%,高於全國平均水準0.7個百分點,繼續領跑8個經濟大省。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作用顯著。

  城鄉消費一盤棋

  近年來,隨著四川省商貿中心城市構築提升核心商圈、特色商業街、城市綜合體等商業基礎設施,不斷建設完善市場體系,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不斷增強,對該省消費品市場發展起到了引領帶動作用。

  今年以來,成都發揮首位城市作用,瀘州作為川滇黔渝商貿中心、南充作為川東北商貿中心、達州作為秦巴商貿中心等區域商貿中心城市,示範作用明顯。1~10月,佔社消零總量80%的四川省城鎮市場穩定發展,同比增長12.5%,增速比全國高0.7個百分點。

  四川省不斷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部署,加快了建設農村市場商貿基礎設施建設,受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從食品向工業品消費、服務消費升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回流,剛性消費需求支撐等因素帶動,農村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好于全國平均增速,夯實了四川省消費增長的基礎。

  1~10月,四川省農村市場實現銷售1857.2億元,佔該省社消零的20%,比全國高6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3.7%,增速比全國高0.7個百分點。

  將川貨做出名堂

  天府之國,物産富饒,川貨特色鮮明。四川省商務廳開展了“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等活動,不但提升了川貨銷售額,還進一步開拓了渠道,理順了市場。“惠民購物全川行動”以“歡樂購物·擴大消費”為主題,在四川省組織開展了以活躍經濟、搞活流通、促進消費為宗旨的一系列展會和節慶促銷活動。惠民購物全川行動採取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重點展會與區域展會、展會與專項促銷活動、面上促銷與企業促銷、實體展會與網路展會相結合等方式,重點開展了以年貨展、啤酒節為主的5個全省性重大展會,全年組織開展500場左右的惠民購物活動,掀起了惠民購物熱潮。“川貨全國行”以“開拓市場·引導生産”為主題,選擇北京、廣州、上海等9個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城市的知名品牌展會,設立“四川館”,組織四川省特色品牌企業抱團分類拓展市場,擴大川貨在全國市場的份額,累計實現成交金額和協議金額43.9億元。各項活動推動了中小企業闖市場的信心和膽識,還獲取了市場動態資訊,構建了市場行銷體系,轉變了企業觀念,進一步聚合了行業協會力量。

  完善促消費機制建設

  為了提升貿易的效益和安全,四川大力發展連鎖經營作為推進流通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推動連鎖經營多領域、多業態、多層次發展,逐步確立連鎖經營在流通行業的主體地位。2014年,四川省連鎖率達到27%。

  四川不斷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進一步完善商貿流通服務相關行業重點企業聯繫制度,加強引導和扶持,著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品牌、主業突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商貿服務領域大公司、大集團,同時優化中小商貿服務企業發展環境,扶持中小商貿服務企業發展。“十二五”期間,四川省把商貿鎮建設作為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延伸,引導大型流通企業到集鎮落戶發展,引入現代流通方式和技術,進一步推動縣域商業網點規劃的制定和完善。

  為了維護市場的有序健康發展,四川省還紮實推動商務實際執法領域拓展,大力強化商務其他領域行政執法。組織開展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專項檢查,糾正了未報業務報告、漏報業務資訊、業務數據異常、實際存管資金或繳存保費不到賬等問題。

  “走出去”的生意經

  近年來,四川省深入實施充分開放合作戰略,四川省商務廳作為該省“走出去”的業務主管部門,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正積極採取措施,為企業“走出去”出謀劃策,圍繞重點行業、重點國別開展投資對接、經驗交流、業務培訓等活動,努力構建“走出去”服務體系。

  企業對金融信貸資金、金融創新産品、高效的金融服務具有更強烈的需求,四川省商務廳與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深化合作,在幫助企業做好項目策劃的同時,通過舉辦信貸分析諮詢會、項目對接會、重點項目推介會等多種形式,建立完善了銀企溝通協調機制。僅2013年,四川省就向上爭取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支援資金2000多萬元。

  2014年,四川省“走出去”取得了明顯成效,初步形成了“三個同步發展”的嶄新格局。

  首先,四川省對外承包工程與境外投資同步發展。“十一五”期間,四川省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68億美元,對外投資額18億美元,年均增長分別達到46%、26%。今年1~7月,“走出去”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8.1億美元,同比增長40.3%;境外投資企業累計達到310家,對外投資額同比增長近2倍。

  其次,發展中國家傳統市場與發達國家高端市場同步發展。從傳統的印度尼西亞、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擴大到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加拿大等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在行業方面,除工程承包、資源開發、農業加工等傳統行業外,製造業、商貿服務、新能源以及高科技等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在投資方式上,從貿易公司、綠地投資向參股並購、離岸公司、境外上市等多種投資方式轉變,跨國並購成為對外投資的新亮點。

  同時,在川央企與本地企業得到了同步發展。以東方電氣、中鐵二局、水電七局等為代表的在川央企,繼續保持良好的跨國經營態勢。四川路橋、華西能源等地方企業“走出去”勢頭良好。民營企業已成為四川省境外投資的主力軍,佔四川省境外投資總核準數80%以上。

  外貿:構建多點多極支撐格局

  1~11月,四川省外貿完成進出口總值3944.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9%,遠高於同期全國2.2%的總體增幅。

  抓大不放小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四川省商務廳對進出口占該省近4成的主要企業加強跟蹤服務,建立部門聯動保障機制,努力保持其穩定運作,防止下滑;對其餘佔比超3成的百戶重點企業,建立和完善重點聯繫服務機制,努力尋求突破;積極培育大批潛在增長型企業,力促外貿實績提升,推動其快速進入重點支撐企業梯隊;大力推動更多新企業做出外貿第一單,實現零突破。

  同時,四川省商務廳確保佔該省2/3份額的機電産品穩定增長,重點關注電子資訊、裝備製造、家用電器、汽摩托及配件、金屬製品等産業。對勞動密集型産業尤其是紡織、鞋類、傢具等特色産業加大指導力度,努力保持增長。

  此外,四川省商務廳狠抓進出口占該省9成的4市保持適度穩定增長,積極幫助其他市州努力提升産業外向度,大力支援經濟區、基地、園區建設,擴大其輻射帶動效應。

  四川省商務廳等當地政府部門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為指導,大力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調整外貿結構促轉型。

  萬企出國門

  四川省商務廳推進“萬企出國門”活動,對出境參展的省內企業給予支援。根據“企業需求、市場特點、國家導向”的原則,重點對歐洲、東盟、“一帶一路”的中亞、中東歐、印度、中東市場進行拓展。

  借助蓉歐快鐵開通的新契機,由四川省商務廳牽頭組織了5項歐洲系列經貿促進活動、9項專業展會,共有337多家企業赴歐洲拓展市場,推動四川省鞋、食品、出版機構等積極“走出去”,意向成交1.2億美元,達成意向協議70余項。

  四川還組織開展了2項東盟綜合性經貿促進活動,5項專業展會,共有142家企業拓展東盟市場,意向成交2.4億美元,達成合作意向30多項。

  四川省商務廳著力拓展“一帶一路”重點市場,組織了3項“一帶一路”綜合性經貿活動和3項專業展會。據統計,今年1~11月,四川省組織開展省政府重大活動之一的“萬企出國門”國際經貿促進活動覆蓋了四川省已簽署對外經貿合作機制的國家和地區市場。

  外資:穩外資從高處著手

  1~11月,四川批准外商投資企業255家,同比下降1.16%。總體而言,雖然四川外資形勢依然嚴峻,但是也應看到,四川外資企業數、利用外資合同金額已較上半年分別收窄15.9、29.1個百分點,外商投資實際到位也有進一步向好的趨勢。

  為了應對利用外資的嚴峻形式,四川省高層首先發力。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赴歐洲三國(德國、法國、荷蘭)開展訪問及經貿促進活動,與標致雪鐵龍、米其林、飛利浦、殼牌等12家跨國公司總裁進行深入交流,簽署合作協議35項,成果豐富。四川省省長魏宏率領四川黨政代表團訪問日本、南韓、新加坡3國,拜訪三地工商界領袖和知名企業高層,就深化經貿和投資合作達成廣泛共識,簽署了一批合作項目。四川省副省長甘霖出訪捷克、波蘭和喬治亞,開展公務活動20余場,取得積極成果。

  《支援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八條措施》的出臺,推動四川省進一步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提高了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服務水準。目前,發改部門在項目備案權下放、商務部門在合同章程審批權下放、通關部門在貿易便利化方面已出臺專門文件貫徹執行,其他部門正積極推進。

  四川省狠抓區域合作。抓住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川機遇,成功承辦“中國(四川)—德國新型城鎮化合作論壇”,舉辦“2014南韓—中國(西部)未來合作論壇”等系列活動;建立與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南韓駐成都總領事館等經貿合作新機制,積極推進雙向貿易投資合作。加強臺港澳泛區域合作,打造川港、川澳經貿合作新平臺,探索打造澳門、台灣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同時,借力“廈洽會”、東盟博覽會等活動平臺,開展投資推介活動及小分隊招商,取得良好效果。

  招商部門突出項目促進力度,進一步做好電子資訊、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油氣化工等領域産業化項目及配套的引進工作;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和軌道交通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外資促進力度。四川省還確定一批增資意向企業,主動出擊,積極作為,提高審批效率,提供優質服務,促進一批項目加快推進增資、並購。

  四川省商務廳不斷夯實基礎工作,開通運作省、市州、園區和區縣共用的“四川外資項目管理平臺”,強化外資項目資訊收集、發佈、管理工作;提升外商投資企業年報報告分析水準,全面啟動外商投資環境評估工作,形成《四川省外商投資運作報告》、《四川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報告》等文件,為四川省領導宏觀決策、微觀指揮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力推電商等新興服務業

  四川服務業增加值將破萬億元大關

  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確商務廳負責全省服務業的牽頭協調職責,把加快服務業發展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工作,採取了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措施,努力推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準提升。

  四川省服務業前三季度實現增加值7309.85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該省服務業增加值將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速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推動現代服務業跨越式發展

  四川省創新發展模式,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繼續抓好成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成都服務業核心城市建設,抓好自貢、德陽、廣安、資中、簡陽3市2縣省級現代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市、縣開展綜合改革工作。

  優先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積極培育新興服務業,重點推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養老健康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

  深入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支援成都建設服務業核心城市,繼續推動綿陽、瀘州、樂山、南充、達州、涼山6個重點市(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實施服務業“雙百工程”,完善服務業重大項目庫和重點企業名錄庫,加快推進全省10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抓好省政府確定的5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著力培育100戶服務業重點企業。

  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發展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産業建設與發展,將電子商務産業作為該省五大新興服務業的首位産業,出臺方案、設立機構。

  四川省直相關部門和市州協同推進,全民參與度快速提高,工業應用率超過40%,企業自建平臺突破1.5萬家;商貿流通業應用率達到70%,成都電商總部等20個集聚基地在全國影響力較大,內江、綿陽等地爭創國家電商示範城市。隨著四川省4G網路建設加快推進,wifi覆蓋區域不斷擴展,助推移動電商迅速崛起。

  文軒線上、九正科技等企業嶄露頭角,天地網的標準指數成為中藥材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中國無線咪咕網今年收入將突破300億元。英黎科技全國(成都)煙草結算中心,中建公司建築行業惟一電商谷,建成後年交易規模都可將達3000億元以上。

  10月份,四川網路交易額、網路零售額首次雙雙突破萬億元、千億元大關,進入全國第一梯隊行列。預計今年將實現交易額1.2萬億元、網路零售額1300億元的規模。

  本版撰稿:本報記者伊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