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核桃殼派上大用場

  • 發佈時間:2014-10-27 03:29:57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祝梅 通訊員 章富陽 邵敏

  本報訊 天目山脈腳下,是我省山核桃的主要産區,今年,除了豐産的山核桃,淳安也開始研究山核桃蒲殼的綜合利用,山核桃蒲殼將不再是簡單的廢棄物。山核桃的優點有望加上一條“渾身是寶”。

  統一回收核桃殼

  眼下正是山核桃加工最忙碌的時日,今年,在淳安的山核桃主要産地——臨岐鎮,家家戶戶門前堆積山核桃蒲殼的場景卻不再。

  審嶺腳村是臨岐鎮的山核桃第一大村,山核桃面積超過1萬畝,收入佔到全村收入的六成以上。從去年開始,浙江淳安千島湖金蘭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村裏簽訂合同,以每50斤3元的價格對山核桃殼進行收購,村民們發現,以前被隨意丟棄的山核桃蒲殼,現在也能成為收入來源了。

  “原先,山核桃蒲殼可沒什麼用處,前幾年路邊、溪邊、田邊、村頭,到處都是隨意堆放的蒲殼,處理方法多是燒掉或者倒進溪流裏,對環境污染不小。”臨岐鎮審嶺腳村村支書魯普恒説,去年,村裏的山核桃蒲殼廢棄物達到500噸,今年山核桃産量不錯,再加上不少新增的山核桃林開始投産,産生的廢棄蒲殼可能接近1000噸。

  按照今年的合同,金蘭農業將收購700噸左右的蒲殼,剩下的蒲殼,審嶺腳村則積極倡導“果蒲返山”。魯普恒説,村裏推薦農戶購置脫殼機,直接在採摘現場加工山核桃水籽,既能節省運輸勞動力,留在山林裏的蒲殼也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培育蘭花的基質

  山核桃蒲殼的收購和利用,也幫了臨岐鎮金蘭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桂木一個大忙。

  2011年,做了近20年山核桃加工的他突然動了心思,想把淳安漫山遍野的蘭花也做成一個産業,蘭花苗保活成功後,後期的培育卻讓他犯了難:36畝的蘭花繁育基地,需要近2000立方米的基質,按當時蘭花常用營養基質的價格來算,光是培育基質,就需要1000多萬元。

  有沒有什麼材料可以降低培育蘭花的基質成本?省農科院環境資源與土壤肥料研究所的專家薛智勇告訴他,山核桃蒲殼就有作為生態基質的潛質。

  薛智勇帶領省農科院的課題組跟王桂木一起研究起了山核桃蒲殼變基質的辦法。“新鮮的山核桃蒲殼中含有生物鹼等成分,對部分動植物具有毒性。雖然這些成分在自然環境中也在慢慢降解、毒性變小,但持續時間會較長,而且腐爛後産生的黑色污水會嚴重影響環境。”薛智勇説,因此,作為蘭花基質的山核桃蒲殼,必須事先發酵到穩定和無害的狀態,否則可能傷及蘭花根系。

  課題組採用生物發酵技術,通過適當添加營養物質、接種發酵菌劑,在一定的濕度和碳氮比環境下用機器進行多次翻堆,將蒲殼的發酵時長從自然過程所需的4至5個月縮短至1到2個月,之後再將蠶沙、豬羊糞有機肥、菇渣等適量摻雜到發酵穩定的蒲殼中,配製為功效不同的基質。到2013年上半年,他們從數十種實驗的基質配比中挑選出蘭花發育效果較好的3款正式推向市場,現在,王桂木自己的蘭花基地已經擴展到100余畝,研究成功的山核桃蒲殼基質已銷往舟山、義烏、上海等地的蘭花種植大戶。

  應用前景很廣闊

  山核桃蒲殼的市場還很大。通過不同比例的配比,山核桃蒲殼基質的運用已從蘭花發展到鐵皮石斛等作物。現在,鐵皮石斛的基質以樹皮為主,每畝成本在3萬元,通過試驗,將其中三分之一替代為山核桃蒲殼仍將保證鐵皮石斛的正常生長,而每畝基質就能省下上千元。

  “現在的農林業廢棄物,過幾年都將成為最熱手的資源。”薛智勇説,山核桃蒲殼的利用才剛剛起步,收購價格低廉,一旦形成規模,將和我省麗水等地的菇渣加工一樣,發展出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産業:通過技術轉化,現在廢菇渣已經可以轉化為生産育苗基質,替代泥炭等不可再生資源,5年間,菇渣的收購價從每噸僅收15元的裝車費,已經飆升至200元到250元每噸。

  據了解,淳安縣林業部門今年已經開始研究山核桃蒲殼的綜合處理利用,將根據淳安縣現有山核桃資源狀況,出臺蒲殼利用、場地使用、農機購買等方面的補貼政策,希望通過3年時間,使全縣山核桃蒲殼的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