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非遺涪陵榨菜如何製作? 到鄉村少年宮自己學著做

  • 發佈時間:2014-09-24 06:35:44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慶晨報訊 記者 蔣艷 切絲、晾曬、清洗、榨幹……這不是在製作榨菜的工廠,而是涪陵藺市鎮中心小學的鄉村少年宮興趣小組裏。如今,像這樣的非遺項目,已越來越多進入鄉村學校少年宮。

  昨日,2014年重慶市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骨幹人員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涪陵藺市鎮中心小學啟動。孩子們表演武術、舞蹈等,還現場進行非遺涪陵榨菜的製作。

  孩子們現場表演榨菜製作

  在舞臺上,孩子們用太極拳表演,拉開了儀式的序幕。白鶴亮翅、左右打虎、抱虎歸山……孩子們打出的一招一式,雖然顯得稚嫩,但表演得非常認真。

  武術表演剛結束,一群穿著彝族服飾的小女孩,揮動著雙手跑上舞臺。在《七月火把節》的音樂聲中,歡快地跳起彝族舞蹈。

  在操場的另一側,古老的手工涪陵榨菜製作現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裡有直徑兩米多的竹籮,有傳統壓榨法的木製榨機等,20余個涪陵榨菜製作興趣小組的同學,正在分流程製作榨菜。同學們將風脫水後的菜頭,進行切絲、晾曬、清洗、壓榨、晾幹、抹料、裝壇。每一個環節,都有本地榨菜公司的技術人員,對孩子進行專業技術指導。

  9歲的孫紅霞做的是切絲,切好後裝進旁邊的大竹匾裏。“在家裏是奶奶和媽媽做,我就會站在旁邊看,學校開設了興趣小組,我就加入了”,小霞説話時有些靦腆,“現在還切得不太均勻,多練練就好了。”

  在傳統壓榨的環節,木製壓榨機是利用桿杠原理,一側挂一坨80多斤的石頭,4個孩子在另一頭壓住木桿。11歲的任文浩頭上滲出汗珠,“石頭比我還重,看來,手工榨菜挺辛苦的。”

  不僅學藝術還要傳承技藝

  涪陵藺市鎮中心小學建於1932年,是重慶市2011年度首批41所鄉村少年宮建設學校之一。

  操場邊一幢黃藍相間的三層小樓,就是鄉村學校少年宮,顏色明快活潑。裏面有美術室、舞蹈室等,讓鄉村孩子們有了活動場所。據介紹,目前學校開設了體育類、藝術類、文學類、興趣類4大類,共23個興趣小組,榨菜、泥塑、校園足球、腰鼓等10個項目,作為特色項目每期開展。

  “以前想學畫,沒有地方學,現在圓了我的夢”,11歲的陳俊傑拿著畫板,正在認真地在繪畫室裏學素描。小俊傑的母親在湖南打工,平時住在親戚家,放學和假期也沒什麼活動。2012年小俊傑加入繪畫興趣班,他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是學校畫得最好的,如今成了繪畫班的班長。

  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1年啟動全市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開始,4年已建和在建的有236所,彌補了鄉村孩子課外活動的空白。除體育、藝術、科普等基礎項目,還針對非遺傳承等,因地制宜開設了興趣班。比如,涪陵區藺市鎮中心小學的手工榨菜製作、北碚區翡翠湖小學的王燒白製作、九龍坡區驛都實驗學校的川劇藝術教育等。

涪陵榨菜(002507)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