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美媒:中國政府給“任性旅遊”戴上緊箍咒

  • 發佈時間:2015-04-10 13:54: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美國《僑報》4月8日文章,原題:“任性旅遊”一度讓中國形象很受傷文明旅遊體現著一國公民的素質,關乎國家形象,絕不是個人的私事。中國一些遊客的“任性”言行,一度讓形象很“受傷”。如何杜絕遊客不文明行為,中國政府正在積極行動。近日官方出臺法規,對於擾亂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壞公共環境衛生等6種行為,旅遊部門將寫入資訊記錄檔案。對那些任性的中國遊客而言,該法規無異於一個“緊箍咒”。

  根據法規,遊客資訊納入記錄的前提是受到行政處罰、法院判決承擔責任,或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如果有必要,還會向公安、海關等徵信機構通報。

  中國國民收入在改革開放30年後,呈現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態勢,但國民素養卻並未完全“與時俱進”。於是,“華爾街騎牛”、“埃及神廟刻字”、“盧浮宮洗腳”、“亞洲航空潑面”等不雅事件頻現報端,讓其他國人備感臉上無光。

  為改善形象,官方及旅遊業曾進行了苦口婆心的引導教育。然而,中國遊客體量過大、文明程度參差不齊,單靠口頭説教這種“軟約束”,難免效果不彰。如今,建立資訊記錄檔案這種“硬約束”,既與“軟約束”相得益彰,也是順應時勢之舉。相信,該法規將成為中國形象的有力護航者。

  但需指出的是,法規強調“必要時”才會將資訊記錄發給徵信機構。這難免會讓一些中國遊客仍抱僥倖心理。其實,對於“慣犯”也應給予其他方面的懲戒。比如,對經常“榜上有名”的遊客,就可考慮允許旅遊相關企業(例如酒店、旅行社等)對其徵收額外保證金,或提升服務價格等。如此,才能保證遊客時刻“長記性”。

  此外,法規中所指對像是“隨團遊客”,對“散客”不具約束力。在中國“自助遊”日趨風靡的今天,如何保障“散客”文明出遊,如何實現對他們“資訊採集”和“資訊記錄”,也應是法規完善的方向。

  文明旅遊體現著一國公民的素質,關乎國家形象。建設“文明旅遊大國”,需要杜絕遊客的“任性”,久之才能讓文明遊成為一種行為習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