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 心理衝擊大於實際影響

  • 發佈時間:2015-12-17 07:41:0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張全 陸綺雯  責任編輯:王斌

  加息的“靴子”終於落地。當地時間16日,美聯儲議息會議宣佈了近十年首次加息決定。分析人士認為,從2013年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宣佈逐步退出量化寬鬆(QE)算起,全球市場已經歷2年的調整和準備,因此此輪加息對全球的衝擊可能相對溫和。

  美走出經濟非常態

  自美聯儲2013年提出準備終結QE以來,有關加息的預期就不斷傳出,但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如今,加息“靴子”落地,表明美國綜合國內外兩方面因素考慮,確認回歸經濟常態的時機已經到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錶示,從國內來看,美國三大重要經濟指數——2%的通脹率、5%的失業率、2.6%的GDP增速均反映出經濟向好趨勢,而自1929年大蕭條以來前所未有的連續7年零利率,也讓美國意識到長期處於非常態的經濟需要“回歸”。從國外因素來看,美聯儲最近幾次議息會議尤其偏重於對外部環境的考慮——因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尤其是新興市場面臨的下行風險,將不利於美國靠出口拉動經濟。疲弱的外部情勢使美聯儲在升息問題上更加謹慎。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認為,從美國自身看,美國經濟雖然在繼續復蘇,但增長動力並不強勁,提高利率後對於美國股市和經濟的不利影響同樣不能忽視。但是由於美聯儲已經謹慎地吸收了格林斯潘時期快速提高利率的教訓,其提高利率的節奏預計將比較緩慢。據市場人士分析,美國升息可能採取“小步慢走”模式,明年可能有3—4次、每次25個基點的升息,到明年年底或將升至1—1.25%,並經歷3年左右達到約3.5%。這也決定了全球市場對美國加息的適應度將通過中長期予以呈現。

  對中國的影響可控

  對於新興市場而言,美聯儲加息將帶來一定考驗,因為這意味著新興國家的資本將加速回流美國。但專家認為這一衝擊不會比2014年耶倫宣佈結束QE時更嚴重,因為市場已歷經了先期消化。在短期內,震蕩不可避免,但不會很劇烈,例如,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出現一些波動,並對一些資源型國家和地區,如俄羅斯、拉美等造成衝擊。不過,由於自去年以來石油、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已大跌,目前在低位徘徊,進一步下探空間很小,因此這些國家受到的影響也趨於有限。

  相比俄羅斯和拉美,亞洲抵禦美元加息消極影響的能力更為強勁,清邁協議逐步升級,各種宏觀協調、區域合作、外匯儲備安排都有所加強。其中,中國經濟的穩定表現更是在區域中起到了“穩定之錨”的作用。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對於中國的影響處於可控範圍,而且中國不乏一些機會:如對於全球資本流回美國,中國投資恰恰能乘勢,為其他國所需。再如,大宗商品如果價格走低,將利於中國花更少的錢進口更多資源。從人民幣匯率上來看,縱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及今年多次匯改安排和貨幣政策,所有這些已經為降低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關聯做好準備,因此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

  心理衝擊大於實際影響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普通民眾有何影響?一些券商以股市為例做出解讀。歷史統計顯示,A 股在美聯儲幾輪首次加息後更易下跌。在美國1994年以來的三輪首次加息中,上證指數在首次加息後的1個月內都是下跌的,首次加息後的一季度表現也不佳。招商證券表示,這可能和中國國內因素關係更為密切,因為在1994年、2004年時,即使美聯儲加息前上證指數也處於下跌之中。而1999年中國股市曾經在前期暴漲,在7月開始調整,美聯儲加息被認為可能是催化因素之一。不少券商認為,美國加息的心理衝擊可能大於實際影響。海通證券分析,相對於新興市場,中國資本流動更受管制,同時在外匯儲備和外債規模佔比上也具備明顯優勢,因此美國加息對中國及A股市場帶來的直接衝擊相對更弱。不過股市大幅波動之後,A股市場信心重建之路依舊漫長,美國加息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仍不容忽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