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陳文輝:險資收益率創五年新高 改革紅利逐步釋放

  • 發佈時間:2015-05-23 12:05:0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中國網財經5月23日訊 201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新常態、新金融”23日在清華大學開幕。會上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陳文輝先生就保險資金運用發表演講。陳文輝表示,市場化改革兩年半多的成效非常明顯,去年投資收益率是大概五年來最高,且利潤增長去年比前年增長106%。

  演講全文如下: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能在這裡跟大家一塊交流一些觀點。剛才兆星説他既是理事,又是五道口金融學院的老師,我只是老師,而且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我印象中當了那麼多年的老師,大概就講了一次課,主要是不敢去,因為能力有限、水準有限。這次來之前其實我是作了比較認真的準備,也想借此機會把平常一些想法認真捋一捋,但可惜這個準備都是在十多天之前,昨天晚上回來以後,正好睡不著,又翻了翻,再把思路理了一下。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保險資金運用的事情。

  保險資金運用,過去大家都有點默默無聞,好像大家都感覺到是不是從去年開始,一夜之間就非常熱鬧,大家都在關注這個事情,有些人也覺得不太理解,甚至有很多質疑,但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在一個市場上各種東西都有,有些大家不理解。從2012年10月份以後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力度之大、行業變化之快,各方面是前所未有的,確實需要我們認真總結什麼地方做得好一些,什麼地方做得還有問題。

  一、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與成效

  1、切實把投資選擇權和風險判斷權真正交給了市場主體;主動簡政放權,實施註冊資本制改革,我們專門成立了保險資産管理協會做此工作,使得我們市場效率包括註冊效率大大提高。改革之前,資産管理産品大概不到3000億,改革以後現在有1.1萬多億的資産管理水準,我們考慮註冊完了以後有一個登記,下一步還有流通的問題,我們正在推動流通平臺的建設。

  2、真正想方設法放開前端、關注後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市場化改革兩年半多的成效非常明顯,如去年投資收益率是大概五年來最高,而且利潤增長去年比前年增長106%,今年1-4月份可能更快一點,其中有股市上漲的原因,但也不全是,因為到去年底整個行業保險可運用資金投到股市上的,買股票(包括基金)的不到10%,到前兩天為止這個比例也是在15%以下。

  第一,通過市場化的改革,可能有幾點需要認真反思,我們過去的監管把監管簡單理解成一種管制,因為金融有風險,投資風險很大,而保險又承受不了這種風險,它的負債等等,怎麼辦?就拼命管制。事實上發現管制帶來的結果是動力不足、能力較弱、收益率偏低,而保險資金是一種負債,是一種準備金,最後要拿來賠付或者給付的,如果不能有效覆蓋它的成本,最後結果可能要産生風險,而且這種風險可能不是一兩家公司的風險,就是系統性的風險,這也是我們從過去到現在一個真正的體會。

  第二,市場化改革的趨向非常正確,對於激發市場活力,對於各個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出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市場上各式各樣的都有,有的可能是做債做的非常厲害,有的在股票公開市場上非常厲害,有的是在私募市場上非常厲害,這樣就使得大家能力迸發出來。

  第三,光是放開還不行,放開了前端一定要想辦法管住後端,也就是説要切實轉變監管方式,強化制度監管。

  第四,怎樣堅持一個專業化的道路?不在於人多,而在於真正是一批專業人才。有一次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時領導也問,是不是要專門設立一個機構?我説這一類機構市場上已經有了,其實管一千億跟管一萬億或者更多,人數並不需要增加太多,關鍵是專業能力。

  第五,整個投資不能簡簡單單看收益率,每一種資金負債的結構、特性、流動性的要求等等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簡單的以投資收益率論英雄,拿的資金不一樣,能承受的風險也是不一樣的。最典型的,不要説保險資金和其他資金有很大的區別,同樣是主權投資基金,比如新加坡有政府的投資基金GIC,有專門做股權投資的淡馬錫,也有金融監管局央行外匯的,這幾類總括起來都是政府主權基金,但要求不一樣,特點也不一樣,最後收益率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淡馬錫長期來看平均收益率可以到16%,當然有的年份虧得很厲害,GIC也就是8%,外匯由於流動性有很強的要求,大概也就是4%-5%。

  二、新常態下的形勢和機遇

  包括形勢、機遇和創新三個話題。

  大家都在講“新常態”,“新常態”,國內和國外講法不一樣,比如從國際上開始講新常態的時候,事實上是一個貶義詞,慢慢到中性,而我們國家講的從某種意義上是褒義詞,説明我們國家從政府到各個階層是以非常積極的心態在討論新常態的問題,作為保險業的保險同事也要用這個心態對待這個問題。新常態,我們要以更廣的視野、更高的角度、更長的時間段來考慮這個問題,其實在新的時期或新常態下,中國投資面臨幾個很有意思的環境,就可以用一個臨界點概念來説。比如我們有工業為主的新興國家向以服務為主的中等發達國家轉變,中産階級的崛起對於大消費、大資管、大金融這樣一些服務迅速的發展可能對我們整個投資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所以怎麼抓住一個地區、抓住一個領域、抓住一個新興領域的投資是很重要的。其次,從大的格局來看,我們國家也處於這個臨界點,種種事情也表明瞭這一點。最後是我個人的一種猜測,或者我看了一些創新企業自己的感覺,我們國家過去更多的是人口紅利,是廉價的勞動力,我們下一步的人口紅利可能更多要考慮是這些受了良好教育的一批創業者,我覺得可能也到了這麼一個臨界點。前不久我去深圳時看了華納基金、華為、騰訊,三家企業比較一下,確實感覺到創新的力量在裏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對一個行業、對一個産業,更不要説對一個企業了,對於投資尤為重要。對於各種投資,當然更包括保險投資,怎麼樣積極的看待新常態,積極的應對新常態,抓住這個機遇非常重要。當然保險業也有一些自己不同的特點,比如面臨的形勢除了市場經濟進一步改革的深化,包括中産階級的崛起,可能都對這個行業有積極的作用。

  根據這個形勢,我們覺得整個行業投資面臨很大的發展機遇,而這些機遇的得到可能要通過創新來得到。很多投資可能按照常規來説不適合保險投資的,今後我們要通過一些創新把它轉換成適合保險投資的,比如過去我們講的VC/PE傳統意義上是不適合的,通過一些轉換,比如投到母基金的方式,使得波動得以熨平,最後也可以得到這些投資。

  三、在這個過程之中怎麼樣更加增強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非常重要

  當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經常講到冬天要來了,經常告誡他的企業和員工冬天來了,對於任何一個行業、對於任何一個企業都應該有這樣一個理念。當然我們這個行業也確實存在不少這方面的問題,包括投資能力不足但是膽子還非常大,什麼都想投,什麼都敢幹,這是很危險的。比如兆星説的杠桿的問題,保險行業也有這樣的問題,是一種變異,明明保險是主業,投資為保險服務,可能反過來了,把保險産品當做一個獵取資金的工具,這個很危險。當然還有其他一些風險在這裡就不説了,包括地方融資平臺、金融債等等。

  四、從我們對於這個行業這幾年的反思來看,下一步要抓好幾方面工作

  1、堅定不移深化市場化改革,因為確確實實嘗到了這方面的甜頭,而且這個改革要一步一步深化,包括産品到註冊到登記,最後有一個怎麼樣流通的問題,使得它活起來。

  2、市場化的創新,從各家公司來説都有一個怎麼樣通過不斷創新一些産品、一些方式使得各種投資的標的能夠適合保險資金。

  3、要強化監管和防範風險。按照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的總體思路,建立健全現代化多層次的資本原則監管體系。現在國際上保險資金的監管既有美國等其他一些國家比例監管的方式,也有歐洲不管,完全交給資本監管來解決這個問題。

  4、堅定不移的推進依法監管思路,也是貫徹四中全會的要求。

  今天借此機會簡單把一些想法、思路跟大家做一個交流,謝謝大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