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澳媒體:中國經濟“新常態”帶來新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5-22 14:08:2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近來澳大利亞各界人士普遍關注中國經濟形勢,部分人士擔心中國經濟減速對澳經濟造成影響。澳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主流媒體《澳大利亞人報》日前分別刊載中國駐澳大使馬朝旭以及該報資深政治編輯羅文·卡裏克的文章,指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將會給澳經濟以及中澳雙邊經貿合作帶來新機遇。

  馬朝旭大使在文章中談到,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中國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國內消費貢獻度上升,服務業發展步伐加快,更多資源配置轉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旨在改善民生,中國經濟狀況更好了。21世紀以來的中國經濟增長推動了澳礦業繁榮。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初級産品價格下跌,對澳經濟的確帶來挑戰。但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對服務業、農業、金融、新技術等領域需求將大幅上升,澳在這些領域擁有優勢。

  文章指出,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成功訪澳,這是兩國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訪問,對中澳關係産生重要深遠影響,積極效應持續擴大。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中澳合作面臨三個重要機遇:一是雙邊自貿協定即將正式簽署、批准、實施。這將為提升中澳經貿關係水準注入新的動力。以2013年預測數據顯示,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後,兩國貿易增量可超過160億美元,約佔2013年雙邊貿易額的10%。二是澳以意向創始成員國身份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期待同包括澳在內各方一道努力,將亞投行打造成一個實現互利共贏和專業、高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為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三是“一帶一路”。習近平主席提出並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進一步闡述了“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澳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國家。中澳兩國可以發揮經濟、技術、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優勢互補,推動構建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為兩國各自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該報資深政治編輯羅文·卡裏克的文章則撰寫了《中國經濟“新常態”刺激澳經濟發展》一文,對馬大使的文章予以評論和解讀。文章認為,中國大使向澳政府和社會各界發出積極信號,旨在打消澳方對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波及澳經濟發展的顧慮,進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將繼續為中澳雙邊經貿聯繫提供新的機遇。

  卡裏克還指出,儘管中國對澳能源需求有所下降,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是長期的,對鋼鐵的需求是剛性的,澳鐵礦石在中國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2014年,澳鐵礦石對華出口達創紀錄的5.48億噸,同比增長31.6%。此外,2013年中澳服務貿易額達8.96億澳元,去年有72萬名中國遊客來澳,中國繼續保持澳最大旅遊收入來源國地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