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中國實現經濟增長還有很多“好牌”可打
- 發佈時間:2015-12-24 18:25:19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好的,潛力大,韌性強,迴旋餘地大,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特別是結構性産能過剩比較嚴重。筆者認為,只要政策配合到位就大有可為,實現經濟增長的“好牌”還有很多。
近段時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了熱詞。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指出要“通過創造新供給、提高供給品質,擴大消費需求”。通過有效供給促進消費的案例已經有很多,譬如美國的蘋果手機,再譬如中國的高鐵。中國的高鐵以其安全、舒適、快捷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最喜歡的出行工具之一,也成為了中國的一張新名片。雖然中國修建高鐵是從凱恩斯學派的需求不足理論出發的,但高鐵卻是實實在在的新供給,這種新供給也帶動了需求。
市場普遍對“淘汰落後産能,增加新供給”感到壓力甚至有一些恐懼,擔憂存量調整會帶來衝擊,實際不必過度擔憂。“淘汰落後産能,增加新供給”與我們以前所説的産業升級大體一致。
中國的産業升級已經開展的如火如荼,近幾年中國在各個産業領域都存在著大量的衝刺世界先進技術的企業。比如電信、手機領域,華為正在崛起,其在電信設備方面已經做到了世界頂級,在手機技術方面也在不斷進步。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也有不少企業異軍突起,在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一次世界級賽事上,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設計的豪華旅遊大巴創造了一次充電續航里程1018公里的佳績,分別創造和打破了“商用電動巴士最遠續航里程”與“商用電動汽車最遠續航里程”兩項世界吉尼斯紀錄。此外,中國的“網際網路+”也大有可為,滴滴等網際網路租車企業大大降低了民眾的出行成本,緩解了公共交通壓力。
對於去落後産能也未必是一刀切。除了煤炭、鋼鐵等行業産能過剩亟待處理外,國內家電産業、電子企業自動轉移到了中西部,看得更廣闊些,中國的紡織行業轉移到了越南,製鞋企業轉移到了非洲,這些産業轉移市場會自動完成,沒必要強制出清。
筆者認為,中國新興産業欣欣向榮、蓬勃發展,處處都有潛力與希望,政府能否為這些企業提供好宏觀經濟政策環境是中國企業能否順利升級轉型的關鍵。世界很少有國家是因為産業問題導致經濟衰落,反而更多是因為實行了錯誤的宏觀經濟政策導致經濟危機或是長時間蕭條,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貨幣政策和稅收政策處理不得當。本次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穩,就是要為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是十分恰當的。
近年來,“融資難、融資貴”嚴重制約了中國企業的發展。本次會議提出降低融資成本,非常必要,因為中國企業暫時的困難更多是高融資成本造成的。
本次會議還提出,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筆者認為,擴大有效供給,不僅是要擴大企業供給,也應擴大政府供給,並且在很多情況下,政府供給應該先行。政府供給不足會對企業供給産生壓制,比如汽車需求就是一個被嚴重壓制的行業。此外,我們還需要加強治理環境污染的力度,提高居民社保水準。總之,不僅是企業,政府也要提高供給能力,而政府公共産品的供給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
因此,中國實現經濟穩定持續增長,手裏的“牌”還很多,且潛力巨大。(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