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結構性改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你不可不知的關鍵點

  • 發佈時間:2015-12-23 21:27:59  來源:求是  作者:師榕  責任編輯:張少雷

  “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重點是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2015.12.21

  “學習筆記”按: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了國內外經濟發展態勢,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明確了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等工作重點。這次會議將結構性改革作為明年和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基本遵循,既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深刻把握,也是對未來發展路徑的整體謀劃,有利於推動中國經濟提質增效、行穩致遠。請隨“學習筆記”小組來看看此次經濟工作會議的幹貨吧!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大勢所趨

  會議認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是我們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斷。必須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必須克服困難、闖過關口,堅持辯證法,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好的,潛力大,韌性強,迴旋餘地大,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特別是結構性産能過剩比較嚴重。這是繞不過去的歷史關口,加快改革創新,抓緊做好工作,就能順利過關。必須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在理論上作出創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學習筆記”批註:做好經濟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關鍵所在,是要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如果説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並深刻闡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重大判斷的話,那麼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聚焦經濟新常態“怎麼看”和“怎麼辦”的問題,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確定了行動路線圖。經濟發展常常有週期性波動,過去多年來中國主要依靠財稅和貨幣政策的調整來拉動“三駕馬車”來實現經濟的穩增長。但是,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更多的是多年累積下來的結構性問題。要解決這類結構性問題,要對症下藥,採取結構性改革對策。這次會議的最大亮點就是突出強調了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無疑是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走向最全面的回應。理解內涵的三個層次

  “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實現整體躍升。”——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指出,2015.11.10會議指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努力實現多方面工作重點轉變。推動經濟發展,要更加注重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學習筆記”批註: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個層次分別加以理解。供給側——更加強調擴大有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就是從供給、生産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産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屍企業,淘汰落後産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供給側”,從短期看是為了應對當下的嚴峻挑戰,而從長期看,則是追求一個“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經濟結構,注重通過“打好脫貧攻堅戰”“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能力”“培育發展新産業”“加大投資於人的力度”“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等途徑,實現中國經濟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當然,強調“供給側”,並不是説就不要“需求側”了,而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更加強調“有效供給”,更加強調供給的品質,更加強調經濟發展的效益,更加強調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結構性——更加強調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根本性原因在於結構性問題。因此,以結構調整帶動經濟增長,以經濟增長促進結構調整,是做好明年和今後一段時期經濟工作的重要思路。要堅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靠創新加快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要用新思路新舉措深挖內需潛力,持續擴大消費需求,發揮好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要大力優化産業結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著力抓好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要促進區域發展,更加注重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要保護生態環境,更加注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改革——更加強調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適應新常態。擴大有效供給,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最終要靠全面深化改革來加以推進、加以實現,需要體制機制的保障,需要通過加快釋放改革紅利,促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沒有改革的縱深推進,就不可能有中國經濟的行穩致遠。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要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加快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重點領域的改革,深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各種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城鄉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以科技創新推動創業,以大眾創業帶動就業,加快“雙創”戰略和政策的落地。五大政策保障,五大任務落實

  五大政策——

  第一,宏觀政策要穩,就是要為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第二,産業政策要準,就是要準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

  第三,微觀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

  第四,改革政策要實,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

  第五,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

  五大任務——

  第一,積極穩妥化解産能過剩。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係。

  第二,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

  第三,化解房地産庫存。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産市場。

  第四,擴大有效供給。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加大資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實幹,提高扶貧品質。

  第五,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對信用違約要依法處置。

  “學習筆記”批註:習近平總書記在11月份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就曾指出過推進結構性改革的“五大政策”,而此次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出的2016年“五大任務”也是那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要針對突出問題、抓住關鍵點”等的“七要”的具體細化措施。做經濟工作,貴在把握規律、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推進結構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應。明年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則要抓住關鍵點,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積極穩妥處置“僵屍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債務重組乃至破産清算,實現市場出清,化解過剩産能,才能形成良好市場預期。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化解房地産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穩定房地産市場。擴大有效供給,打好扶貧攻堅戰,支援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培育發展新産業,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這些措施,都體現在“五大任務”中。結語:

  增長速度換擋,是經濟步入新常態的基本特徵;發展方式轉變,是經濟步入新常態的內在要求;經濟結構調整,是經濟步入新常態的必然選擇。“物之所在,道則在焉。”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認識要到位,適應要主動,引領要有為。“處大事貴乎明而能斷。”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是對明年經濟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對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部署,更是對關於中國經濟“好”與“壞”爭論的回應。中國經濟既要穩增長又要調結構的局面已經形成,推進結構性改革雖不可能一蹴而就,亦恐能夠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統一思想、深化認識,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迎難而上的勇氣主動作為、砥礪奮進,就一定能推動中國經濟闖關奪隘、更上層樓。

  (參考資料:新網網、人民網、人民日報、求是網、經濟日報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