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催逼轉型升級 企業家稱不會“硬著陸”
- 發佈時間:2016-03-12 07:52:14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中國網財經3月12日訊(記者 吳起龍) 在昨日(11日)下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上,億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孫蔭環、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億利資源董事長王文彪、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中國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等企業家委員,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做了探討,同時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也不會陷入通縮,新常態下非公有制經濟將迎來機遇期,而企業發展則必須依靠轉型升級。
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發展趨勢向好
盧志強認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這不符合中國經濟當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當然也不會陷入通縮”。從中國最近三年的GDP增長來看,2013年是7.7%,2014年是7.3%,去年是6.9%。盧志強談到,中國經濟下行是緩慢下降的過程,不是大起大落的過程,也就不是“硬著陸”。從物價上看,當CPI漲幅持續6個月不超過1%,會被認為是通縮。2015年我國CPI基本上穩定在1%—2%,2016年1月CPI為1.8%,2月CPI為2.3%。同時,我國M2增幅一直在12%以上,GDP在7%左右,“這些指標綜合來看,顯然得不出我國進入實質性通縮的結論。但是客觀來講,通縮的壓力在增大。”盧志強表示。盧志強還強調,站在企業家的角度,他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傅成玉也認為,今年的困難和挑戰更大,形勢比較嚴峻。“但是發展趨勢正在向好。”
傅成玉進一步解釋説,由於“三期疊加”,使我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這是正常的。雖實體經濟放緩,下行壓力增大,但調結構、轉方式已出現了令人鼓舞的積極變化。另外,去年我國解決了1300多萬人就業,就業形勢非常好;居民收入增速達7.4%,超過了經濟發展速度。“所以,這不僅是挑戰,更是機遇、是希望、是信心。”傅成玉如是説。
另有統計數據顯示,西方發達國家服務業佔GDP的70%,同時,生産性服務業又佔服務業的70%。而據估算我國生産性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大概在15%左右,徐冠巨認為,這與我國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不相適應。徐冠巨指出,假如到2020年,我國生産性服務業比重提升到25%,也就是有12萬億的增長空間,可以帶來2500萬人的就業。“這是一片藍海,是巨大的蛋糕,更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非公經濟逢發展機遇 民營企業將大有作為
雖然經濟面臨一定壓力,但與會企業家委員認為其中的機遇大於挑戰。王文彪指出,在新常態下,轉方式、調結構給非公有制經濟,包括中國經濟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具體來講,一是區域發展的機遇。國家積極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等,都會帶來百萬億量級的重大投資和市場;二是供給側改革的機遇。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中等收入人群位居世界首位,國記憶體在巨大的市場潛力;三是綠色發展的機遇。綠色發展應該是國之所望、民之所盼,是我國未來經濟的必然趨勢,有非常廣闊的戰略空間。
孫蔭環也認為,本屆政府堅定不移地推進簡政放權、負面清單、供給側結構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民營企業遇難得的發展機遇期。30多年來,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創造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民營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且今天的民營企業完全有能力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孫蔭環談到。
徐冠巨亦指出,民營企業是我國改革開放的踐行者,有強烈的成就感和獲得感。新形勢下,民營經濟應堅定信念,夯實新一輪發展基礎。要更加關注實業,堅持創新,做好企業品質,把品牌樹立起來,夯實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其次,要拉長生産性服務業短板。最後,還應積極參與到農業産業鏈的建設當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準和産業化水準。
在談到企業面臨走出去發展機會時,盧志強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要順勢而為、順勢而行、順勢而成,深度融合、打好品牌,堅定不移。“盲目進入,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發力供給側改革 企業必須轉型升級
而供給側改革,又會給企業帶來什麼影響?企業又將如何應對呢?傅成玉表示,國有企業與整體經濟、實體經濟增長乏力密不可分,因國有企業主要是實體製造業。實體製造業需要轉型發展,需要調整結構,但背後的核心是要深化改革。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需要發力,這個力源就是改革,如果不改革,力發不出來。
傅成玉進一步指出,結構性的改革才能推動結構性的調整,國有企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和傳統製造業,現在需要在改革上發力,包括技術創新、人才等因素,最關鍵的還是體制機制。“現在很多領域不是發展速度慢了,而是速度太快了,但是人才發展沒跟。所以在低水準上重復做的多,現在需要人上去,人上去的背後是體制機制要上去。所以根本的問題要深化改革。”傅成玉稱。此外,傅成玉明確表示,中國石油工業需要把體制機制調整提上日程。
孫蔭環也指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産能過剩問題,作為企業必須選擇轉型升級以求發展。轉型升級是唯一的出路,只有轉型升級才能迎來商機、迎來市場,轉型升級必須堅定發展信心。孫蔭環還補充説,目前,雖然我國出現鋼鐵、礦産等行業的低端産能過剩,但還要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是一個消費大國,在需求日益旺盛的現代服務業、健康養老産業、文化産業、旅遊産業,還有智慧産業,都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