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委員盧志強:中國企業走出去要順勢而為

  • 發佈時間:2016-03-11 15:02:00  來源:中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政協定於2016年3月11日下午2:30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二層多功能廳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邀請企業家委員傅成玉孫蔭環盧志強王文彪徐冠巨就提振經濟發展信心,企業在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中發揮積極作用回答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盧志強委員,我們注意到,最近幾年中國對外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這其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當然也有“敗走麥城”者。在您看來,中國企業走出去還有哪些風險存在?

  盧志強:

  謝謝你的提問。國家支援中國的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全球的資源配置,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也是中國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必然選擇和趨勢。中國的企業走出去,最早的大概有二三十年時間。近幾年來,特別是最近三年,隨著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支援走出去的優惠政策,可以説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是風起雲湧。應當説無論是對國家經濟的提升,還是對企業的發展,無疑都是正確的。

  走出去這幾年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有一些很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失敗的案例,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都有,確實應該值得總結。在我個人看來,通過泛海這幾年走出去有幾點體會。你提到風險,我有如下體會。

  第二,你到一個異國異地去投資,首先你要深度的知情和融合,很多企業不了解這個國家、社會、法律的基本形態,不了解它的市場形態,對它的風土人情、消費理念和傳統習慣都不太了解,盲目進入,這也是失敗的一個原因。所以要深知,還要融入,就是你要融入到這個社會和市場當中去。也就是説你在美國投資,你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美國企業。你到歐洲投資,你首先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歐洲企業。當然你在東南亞、亞洲地區,首先你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亞洲或者東南亞的企業。我們是中國的企業,你在異國異地做得越好越成功,國際市場和國際消費者才會對中國、對中國企業的認知度越高。

  第三,走出去的企業往往忽視了自己品牌、服務模式、産品的打造。不能簡單的説你在國外投了一兩個項目,買了一兩個企業,就可以稱其為走出去和國際化了。對中國企業來講,更重要的是你要創造出好的品牌、好的産品和好的服務模式。你的産品、品牌在國際上很有知名度和影響力,我想你就國際化了。

  反過來,另外一點,在國際化走出去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向很多發達國家的優秀企業學習,在諸多領域裏,我們做的不如人家好。比如大家都知道改革開放以來建了無數酒店,但是基本上大多數酒店都是由外國公司來管理的,人才用的都是中國人,錢人家賺了,但是客觀來講他管的比我們好。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一點給中國企業很大壓力,所以作為中國企業來講,確實要很好的努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