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輿論熱議中國兩會 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理性務實
- 發佈時間:2016-03-07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隨著中國兩會進程不斷深入,中國經濟成為海外輿論關注的焦點。海外輿論認為,中國經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理性務實,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大篇幅圖文並茂報道中國兩會,文章重點解讀了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認為中國今年將通過減稅及增加預算赤字來提振經濟。報道説,中國政府對中國經濟未來充滿信心,認為任何問題和困難都阻撓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中國政府將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6.5%到7%區間,説明中國經濟有很強的可塑性,仍有發展空間。
法國媒體報道稱,中國務實穩健的經濟增長規劃獲得了法國業界人士的一致好評。法國巴黎銀行亞太金融分析師帕斯卡勒認為,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理性且務實”。針對當前中國的實際國情,這一增速可以有效縮小區域與貧富差距,同時也為中國經濟産業結構調整“減了壓”,內需市場預計將因此受益。
德國媒體高度關注中國兩會和政府工作報告。德國《每日新聞》網站報道稱,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新常態”。李克強總理宣佈,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為6.5%至7%。這是近20年來中國政府首次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一個區間。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目標變得“溫和”,政府將加大積極財政政策的力度,適度擴大政府財政赤字,以及更加重視環保。此外,中國政府還將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民營企業將可以參與供電、通信、交通、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以及公共事業方面的競爭。在這些項目以及金融、稅收政策方面,民營企業將受到與國企同等的待遇。
南韓經濟類媒體《Money Today》報道稱,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目標值設定為6.5%至7%,這實際上是向外界宣佈中國經濟已正式進入新常態。去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6.9%,但國內生産總值已經達到67.7萬億元人民幣,這是中國國內生産總值連續第二年突破60萬億元人民幣。在這種情況下,仍要求中國經濟像過去一樣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是不現實的。
《今日俄羅斯》網站的報道認為,中國經濟面臨挑戰,但中國政府有信心避免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將繼續維持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保證國有經濟在合理框架內健康發展。中國政府將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靈活合理”的貨幣政策,同時繼續深化金融行業改革、提高投資效率、建立管控金融風險新機制、削減過剩産能、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巴基斯坦多家主流英文媒體集中圍繞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出臺進行了報道。《商業紀實報》刊文指出,中國政府將2016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6.5%至7%的增長區間。這一方面表明中國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大環境下勇於直面問題併合理調整預期;另一方面表明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的作用仍將突出。
印尼主流媒體高度關注中國主動調低經濟增速目標和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系列舉措。《雅加達郵報》刊文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降是政府主動調整的結果,中國經濟平穩降溫表明,中國正努力轉變過度依靠投資、貿易、重工業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更注重零售、旅遊等領域國內消費的驅動作用,“特別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重要信號,即承諾石化、電信、公共服務領域向民營企業開放,這展現了中國政府推進國企改革、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決心,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生産力、增加人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有助於中國建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中等收入國家”。(經濟日報記者 翁東輝 陳博 王志遠 楊明 賴毅 梁桐 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