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2015夏季達沃斯明日開幕 李克強描繪增長新藍圖

  • 發佈時間:2015-09-08 11:08:3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2015年新領軍者年會將於9日至11日在大連舉行,屆時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超過1700位嘉賓參會,他們將共同探討在科技創新背景下,影響中國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新生問題和緊要議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出席開幕式併發表特別致辭。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描繪增長新藍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梁林沖告訴記者:“這一主題反映了當前國際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的共同關切。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本屆論壇,闡明中國經濟整體向好並將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依靠創新來驅動發展,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前景十分廣闊,也會給世界各國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深挖“增長”含義

  當前,全球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霾,世界經濟正處於從舊格局向新格局轉變的節點,多種力量碰撞交錯,各經濟體復蘇態勢分化加劇。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5%,美國經濟逐步走出頹勢,歐元區與日本面臨經濟增長孱弱及通縮風險,受大宗商品及能源價格下降影響,部分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放緩等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7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談到,當前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調整之中,復蘇進程依然曲折。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通過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加大定向調控力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今年5月以來,工業、投資、消費、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都穩中向好,就業保持良好勢頭。“我們將繼續轉方式、調結構,提高發展品質效益,使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

  據悉,今年夏季達沃斯將聚焦農業與食品安全、經濟增長與社會包容、就業技能與人力資本、環境與資源安全、全球金融體系的未來、網際網路的未來、全球性別平等、國際貿易與投資、長期投資和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等議題,試圖探索平臺經濟擴張對勞動力和消費者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網際網路風險抵禦、數字技術與跨境商品和服務貿易、亞投行及絲路基金對全球秩序的影響等大眾關注的話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論壇上,有關中國經濟“新常態”、人民幣國際化改革、“網際網路+”戰略、國際産能合作、新能源等話題備受各方關注。

  國際産能亟待“合作”

  李克強此前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曾特別指出,夏季達沃斯舉辦的“國際産能合作與經濟轉型升級”分論壇,有助於探討如何把中國産能和裝備製造的比較優勢同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相對接,更好適應廣大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及工業化需求,實現互利多贏,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復蘇與增長。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張軍認為,推動國際産能合作,有助於為世界經濟挖掘新的增長動力,體現了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新優勢,也將使東北地區的發展釋放出更大能量。

  不可否認,目前國內的煤炭、鋼鐵、鋁等部分行業仍處於産能過剩狀態。以煤炭行業為例,2015年上半年,中國神華兗州煤業等煤炭業巨頭業績大幅下滑,中煤能源陜西煤業則面臨巨虧困境。

  事實上,通過産能國際轉移消化過剩産能,是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發達國家消化過剩産能的共性規律。

  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其中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太、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被確定為我國推進國際産能合作的重點行業。

  張軍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産業大國,突出優勢是處於全球産業鏈中端,中國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既有利於優化自身産業結構,推進經濟結構改革,也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靠自己的骨頭長肉”。中國也願同發達國家開展三方合作,把各自比較優勢銜接起來,使全球産業鏈的中游、下游都得到發展進步,使全球産業鏈得到聯動發展。

  大連市副市長盧林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大連將與世界經濟論壇深入探討戰略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夏季達沃斯這一國際年會來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年會期間,我們將開展多種形式的經貿交流活動,將正式簽署一批比較大的項目,力求在對外開放、招商引資上取得突破。簽署時間為夏季達沃斯論壇舉辦前一天(9月8日),簽約項目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産業。”

  張軍坦言,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有利於加快各國經濟結構改革調整,推動各國經濟向實體經濟回歸,積累可持續發展能量。同時,國際産能合作也契合一些國家推進工業化的現實需求,有利於完善全球産業佈局,優化産業鏈、供應鏈,為世界經濟增添新的增長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