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仍有政策空間
- 發佈時間:2016-03-04 20:56:58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金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疑是當前的經濟熱門話題之一。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關鍵要安排好結構性改革的順序與重點,兼顧短期增長與中長期增長,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仍有政策空間。
2016年首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幾天前在上海落幕,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就是結構性改革。樓繼偉告訴記者,推進結構性改革,是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達成的重要共識。
此次G20會議上圍繞結構性改革達成了哪些重要共識對中國有哪些借鑒作用樓繼偉認為,結構性改革有短期也有長期舉措,需要注重長短搭配。一方面,見效快的措施先實施。“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上,我邀請所有的財長和央行行長到中國任何一個城市去看看,都有政府行政服務大廳。我是去過的,到處都有,確實是提高了效率,主要是對居民和小微企業幫助更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樓繼偉説。
另一方面,長期見效的舉措也不能忽略。樓繼偉表示,並非所有的改革都是既利當前又惠長遠,不少改革短期會很“痛苦”,但長期將發揮很大作用,例如去産能、去杠桿、去庫存等,這些措施必須推進,必須過關。
樓繼偉説,我國在結構性改革、財政政策等方面存在充分的空間,需要繼續發揮效用。當前,我國赤字率不到3%的警戒線,債務率也不是特別高,去年中央和地方直接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接近40%。總體來説債務還是有一定空間的。
在債務風險方面,樓繼偉也明確表示當前風險可控。“今年還將繼續置換到期債務。對於融資平臺未到期債務部分,屬於政府的債務通過置換逐步變成政府債務,不屬於政府的債務要剝離出去。同時,預演算法只允許省級政府發債,各省到期債務規模都有統計,以省為單位看我國政府債務是可控的,再由省裏對一些債務率較高的縣、鎮進行平衡。”樓繼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