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長春殯葬市場黑仲介調查:發"死人財"騙"活人錢"

  • 發佈時間:2016-04-05 17:03: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昊飛  責任編輯:吳起龍

  清明節前後,祭掃新風吹遍大江南北,但一些地方黑仲介仍在擾亂殯葬服務市場。記者近日在長春市一些殯儀館和醫院發現,黑仲介偽裝成工作人員進行“一條龍服務”,發“死人財”騙“活人錢”。

  偽裝身份心理行銷 獲信任後“狠賺”一筆

  “您好,我是醫院殯葬管理科的,負責協助您處理後事。”父親去世不到10分鐘,一名中年男性來到床前,協助為死者穿衣,這讓處於喪親之痛的邢女士感到很溫暖。

  邢女士也供職于這家醫院,雖然沒有聽説醫院有這個科室,但感激于這名“同事”的相助,不僅塞給他500元感激費,還讓他現場指揮,直至遺體運至長春市殯儀館。

  一路上,該“同事”詳解白事操辦流程,“提醒”殯儀館內的商品種類不全且價格虛高,並帶邢女士到四通路一家名為“殯葬4S店”的用品店購買了5000多元的骨灰盒、2000多元的紙馬等焚燒品。

  後經人提醒,邢女士發現上了當,同樣的骨灰盒在普通的喪葬用品店僅售1100元。但“殯葬4S店”老闆拒絕退款。

  在殯儀館登記處門口,一輛遺體車剛停下,一名戴著白手套卻無工牌的中年女性便搶著幫助家屬將遺體放到手推車上,對家屬説:“跟我走。”

  這名中年女性自稱是這裡的工作人員,一路上強勢指揮,最後帶著家屬來到附近一家名為“善終堂”的用品店,拿出一份A4紙列印的治喪日程表,向家屬講解。最終,家屬買了3000多元的骨灰盒和900多元的紙牛等焚燒品。

  “老母親去世一家人都忙得心急火燎,我們辦喪事沒啥經驗,所以就都聽她的。”家屬王先生説。

  記者採訪中發現,邢女士、王先生的遭遇並非個案,黑仲介偽裝成工作人員已滲透到醫院、殯葬服務單位等各個環節。他們平時買通渠道獲得“屍源”,利用家屬喪親之痛和辦事無助打心理戰,渲染封建迷信思想,獲得家屬信任後,引其到實體店“狠賺”一筆。

  市場混亂、缺乏監管 黑仲介難以根治

  長春殯葬服務中心新聞發言人王成科介紹,殯葬業黑仲介在當地被稱為“屍倒”“喪托”,已有近20年的“從業”史。長春市殯儀館2015年火化13466具遺體,其中相當一部分家屬在治喪中上過黑仲介的當。

  記者採訪中發現,長春市殯儀館附近的幾十家喪葬用品店中,有不少配有黑仲介。

  近年來,長春殯葬服務中心嘗試建立殯葬服務網,將治喪流程明晰化、價格公開化以及打造全程免費服務的引導員隊伍,以緩解黑仲介的斂財問題,但很難根治。

  記者調查中發現,殯葬市場黑仲介現象長期存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百姓不了解治喪流程,容易被黑仲介鑽了心理上的空子。醫院沒有資訊問詢服務,逝者家屬在殯儀館中又處於慌亂狀態,無暇仔細核對價格等事項。

  ——喪葬品價格虛高,市場比較混亂。在長春市殯儀館內,絹花花圈的價格在30元至90元,骨灰盒價格均在2000元以下,但在各私營用品店內,同樣花圈的價格卻在50元至320元間浮動,骨灰盒開口價甚至超過萬元。

  ——黑仲介人群無人監管。殯儀館內的正式引導員經常被黑仲介搶業務,黑仲介通常以“朋友”的身份出現,聲稱幫忙處理喪事,殯葬服務部門又無權管理他們,造成了黑仲介“沒法管”的情況出現。

  專家建議完善監管政策、填補服務盲區

  相關人士表示,發“死人財”騙“活人錢”的黑仲介並非長春獨有,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極大擾亂了殯葬市場,建議通過完善政策填補服務盲區和管理空白。

  首先要在政策層面完善監管,嚴格殯儀仲介服務審批,對殯葬仲介行業的責權從制度上明確。由於對黑仲介的管理涉及民政、工商、稅務、物價、城管等多個部門,為了形成管理上的合力,應進行聯合執法,增加違法成本。

  其次,對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喪葬用品價格、品種進行規範,對欺詐消費的行為進行嚴懲,便於百姓維權。加強專業引導員業務培訓,延伸從業人員服務鏈條,實現其從遺體搬上抬運車到火化的全流程對接,讓黑仲介無機可乘。

  專家認為,從治本層面來看,還要進一步加大綠色殯葬的宣傳普及,逐漸改變傳統喪葬觀念中的大操大辦之風,正確認識骨灰盒等用品的實際價值,破除對紙牛馬、元寶等祭品的迷信,讓死者家屬在理性消費的同時也讓黑仲介無從牟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