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網貸監管初定“十二條紅線” P2P野蠻生長終結

  • 發佈時間:2015-12-29 05:31:14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編者按:2015年,財經領域的熱詞無疑是到處敲門的野蠻人。在網貸領域,也有著一群野蠻人——他們可不同於在資本市場舉牌的實力派,而是無序生長的代言人。在2015年年末,監管細則終於落地,野蠻人受到監管規範,未來只有兩個選擇:或者回歸秩序,或者被秩序消滅。

  監管敲定資訊仲介地位

  負面清單明晰遊戲規則

  一邊是P2P網貸行業正式步入“萬億時代”,一邊卻是平臺跑路、倒閉的消息不斷曝出。在如此“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形勢下,千呼萬喚的P2P監管細則何時出臺成了從業者和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

  事實上,為了引導P2P網貸行業健康發展,對於P2P網貸的監管政策一直在持續推進。早在網際網路金融“基本法”《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之前,國家層面的監管即對P2P網貸劃出了不能跨越的“四條紅線”。此後不斷落地的國家層面監管文件均是“四條紅線”的進一步延伸,同時也細化了一些新的底線,如要求平台資金實現銀行存管、劃定了P2P的利率紅線。

  昨日,業界期待已久的P2P監管細則——《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佈。縱觀細則內容,除了早已明確的“四條紅線”之外,還對平臺在登記備案、資訊披露、資金存管、第三方審計等方面作出了約定。值得一提的是,《辦法》對P2P業務經營範圍採用以負面清單為主的管理模式,明確提出了十二項禁止性行為,包括平臺自融、設置資金池、承諾保本保息、拆標、期限錯配、虛假宣傳、從事股票配資與眾籌等。同時,還明確禁止平臺發售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託産品等。

  對此,網貸之家行業研究員陳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談道,“從整體來看,此次徵求意見稿還是比較寬鬆的,對於線下業務有了明確的限制,意見中重點提到了對資訊披露的要求,鼓勵以小額為主,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任重道遠,P2P未來往財富管理方向轉型或將遇到障礙。”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平臺的資訊仲介職能,這與監管層一直以來呼籲的P2P平臺的定位相符,也讓網貸平臺回歸到了設計之初的根本功能”,共鳴科技CEO陸雨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採用負面清單的模式,一方面明確了P2P不能從事的業務行為,同時又給創新留下了空間,這樣的監管行為也受到平臺的歡迎。而且明確不能承諾保息,這也能讓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更加理性。”

  從銀行資金存管上看,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認為,《辦法》與此前的指導意見一脈相承。“未來資金存管還將以依靠銀行為主,這有利於保障投資人資金安全,避免平臺自融等行為,但是也有一批P2P平臺可能因為資質等方面的原因,達不到銀行資金存管的標準。對第三方機構而言,未來想要參與P2P資金存管,唯有跟銀行加強合作。”

  有利網CEO吳逸然也表示,“監管機構一直鼓勵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與銀行合作,資金進行銀行存管,這一點的監管政策具有延續性。應當實行自身資金與出借人資金的隔離管理,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存管機構。”

  建安金融CEO曹新傑認為,“《辦法》的出臺將引導社會識別不規範或者沒有實力的企業,繼而行業將進入整合洗牌期,格局將愈發清晰,平臺在未來運營中將有據可依。”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整個行業來説,最核心的競爭力一定是在資産端。目前大多數平臺在經營模式上更偏向於民間借貸,缺乏創新力,風控能力偏弱,容易被市場淘汰。所以,項目的選擇、風控的保障成為了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隨著監管條例的公開徵求意見和隨後的發佈實施,2016年網路借貸行業將走上規範發展之路,規範化發展、合規的優質平臺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同時大量制度套利者、無風控能力的平臺將退出市場”,拍拍貸CEO張俊表示,“雖然條例裏沒有設置之前曾多次被提的5000萬元實繳本金的要求,但是要求必須和商業銀行直接開展用戶資金存管的門檻實際上更高。因為銀行對存管業務方的選擇還是很謹慎的,這也意味著小平臺未來生存空間不大。”

  熱點之

  熱點之

  宜人貸領跑

  明年或迎P2P平臺海外上市熱

  12月18日,宜信旗下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美股市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概念第一股。按照公開招股説明書,宜人貸首次公開募股定價為每股10美元,計劃發行7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若承銷商不行使其超額配售權,則本次募資總額將達到7500萬美元。

  縱觀全球經濟形勢,宜人貸此次選擇的上市時機並不算好,美聯儲宣佈加息、中概股遭遇海內外估值差異等巨大問題、部分海外上市企業退市回歸國內等。

  對於上市首日破發,宜信公司CEO、宜人貸董事局主席唐寧曾表示,破發主要是由於美國股市當日整體表現不佳,股價短期波動也不是衡量企業價值的標準。

  目前,P2P行業的諸多公司均渴望登陸資本市場。陸金所曾透露將赴香港地區上市,而紅嶺創投也一直在推動借殼上市,更有部分P2P公司繞道新三板以圖在資本市場上露臉,但最終P2P第一股還是落在了宜人貸的頭上,只不過它選擇了赴美IPO。

  “宜人貸一定要走出去與最牛的公司同場競技。”唐寧表示,美國市場對於宜人貸這種交易平臺模式,對於金融科技類的企業,相對更有經驗,更加成熟。與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市場和消費金融市場相比,美國規模更大,在移動戰略、大數據風控等方面也更加引領行業風潮。

  宜人貸的IPO,讓行業內其他P2P平臺更加蠢蠢欲動。但從目前來看,P2P上市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對於更多的平臺來説,盈利仍是目前上市的主要障礙。

  在國內,借殼上市成為更多平臺的選擇。近期也有不少平臺通過反向收購,將自己裝入上市公司或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但上市的必要性,值得平臺考量。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5年風投積極佈局P2P行業,預計2016年將是資本套現的大年,屆時將迎來P2P上市熱潮。此外,一些上市公司也會通過收購、股權投資、設立或間接關聯P2P企業的方式向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轉型。宜人貸在海外上市給國內處在上市難的平臺帶來了啟示,目前積木盒子、信而富等平臺正在積極籌劃海外上市。”

  盈燦諮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些平臺正在積極做上市準備,2016年預計會有平臺登陸資本市場,陸金所希望較大。”她同時表示,“目前國內主機板或創業板上市存在困難,宜人貸在紐交所的成功上市,給予了很好的借鑒意義,例如在平臺估值、資訊披露等方面。”

  熱點之

  獲客成本居高

  催生跨界合作新玩法

  缺乏核心競爭力、服務對象重疊、平臺數量過多等多種因素,導致目前網貸平臺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很多網貸平臺提供的服務具有嚴重的同質化問題,造成了平臺的獲客成本也越來越高。

  如何避免同質化的競爭和價格戰?相關數據顯示,未來的網際網路趨勢是朝著“細分化”、“扁平化”的方向發展。細分化的關鍵在於社會生活市場的細分,每一個環節的網際網路金融消費化;扁平化的關鍵則在於社會生活市場的便利度,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實現用戶需求性服務。在這樣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將創新發力點放在與其他行業的跨界合作上。

  網貸平臺跨界合作的領域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婚戀、醫療、娛樂、裝修、交通等等。例如,“螞蟻金服”攜手STAR VC打造AS計劃;“金融工場”與佰斯康口腔醫療機構合作推出健康管理類理財項目;“阿朋貸”與國內裝修門戶、線上裝修資訊平臺土巴兔達成合作;“財加”與時尚聲動文化傳媒合作推出涉足時尚品牌、話劇、影視等領域的“時尚金”項目等。

  可以説,在2015年裏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掀起了一股跨界合作浪潮。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過去的兩年是各大網路平臺跨界玩金融而形成全新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但在2015年則是較為成熟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與其他行業跨界合作,以強強聯合的方式抱團發展。

  對此,金信網副總裁王鳳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一方面,跨界合作可以為自己的用戶帶來切實的實惠,增強用戶的黏性;另外一方面,因為跨界是合作雙方品牌層面的聯合行銷,借助多品牌的互動,也讓網際網路金融新生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P2P行業發展成熟後將會進入垂直細分階段,通用型P2P平臺將面臨淘汰加速、行業大洗牌的危機,而垂直細分型P2P無疑將成為行業競爭突圍的關鍵所在。”阿朋貸CEO于東升則對本報記者表示。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P2P未來的發展中,跨界肯定會越來越多。“因為跨界將有效擴大P2P平臺的行銷範圍,讓P2P平臺的更多潛在客戶能夠獲取相關資訊。此外,P2P平臺還有多元化發展趨勢,向綜合性理財平臺轉型,當前隨著國家對P2P平臺監管力度的加強,許多P2P平臺的盈利空間受到擠壓,為了能夠持續發展只能在産品上進行多元化發展。”

  “從目前情況來看,P2P平臺適合與一些能夠集聚中高收入人群的行業,以及市場活躍度較高的行業進行合作。”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對本報記者表示。不過,在他看來,對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本身而言,在跨界行銷過程中需要注重塑造品牌形象;對投資者來説,還是需要在詳細了解P2P平臺背景的情況下再進行投資。

  熱點之

  網貸評級仍處監管真空

  “第一案”呼喚法規指引

  在今年網貸行業發生的大事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網貸評級第一案”。P2P平臺短融網起訴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融360,稱被告對原告商業信譽進行詆毀,屬於不正當競爭。事情源於融360在今年第二季度網貸評級報告中,將短融網評為“C-”級,並給出了“投資需要特別謹慎”的意見。

  12月15日,該案在北京市海澱區法院證實開庭審理,雙方辯護律師當庭就融360是否有資格進行評級等關鍵問題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辯論。

  短融網代表律師肖颯認為,“依照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設立企業徵信機構,應當符合法律規定,並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而且,融360與一些評定對象之間存在合作關係,所以評級結果並不公允。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教授、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副會長鄧建鵬認為,P2P網貸評級和其他評級一樣,為P2P網貸的投資者提供經過分析加工的評級結論,給投資者一種直觀明確的判斷尺規,增加了被評企業的透明度,從第三方的角度,為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提供便利和保障。

  因為無先例可依,該案雖然經歷近4個小時的庭審卻並未當庭結案。律師認為,此次應該演算法庭調查階段,加上此前進行的兩次庭前會議,還未進行最關鍵的辯論和陳述。

  縱觀整個行業,雖然監管細則還未出臺,但做網際網路金融評級的機構並不少。目前國內P2P評級機構大致有三類:以大公國際為代表的傳統評級機構,主要發佈向投資者預警的黑名單;另一類是網貸天眼、網貸之家這樣的P2P門戶網站,做排行榜性質的評比,通常選取表現靠前的P2P平臺推薦給投資者;第三類是以融 360為代表的金融搜索平臺,對各P2P平臺從A到C-進行打分評級。

  雖然評級機構層出不窮,但是目前網貸評級行業還屬於監管空白。在此情況下出爐的各類評級榜單,也難以令業內信服。有平臺負責人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因為行業本身的發展不成熟,業內也缺乏對於相關數據統一的統計口徑,各家評級機構很難獲得準確的數據;另一方面,對於行業數據的分析也沒有一個公允而有效的理論基礎,很難建立起一個合理的分析模型。”不過,他認為,未來隨著行業發展的規範和成熟,權威統計機構進入,一定會有更具有指導意義的評級機構出現。

  從法律角度來説,如何才能促進網貸評級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雲南八謙律師事務所廖瑩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談道,首先從法律層面看,目前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法規對資信評級行業進行統一的規範。“建議制定一部專門規範資信評級行業的統一的基礎性法律法規。”其次,需要建立行業自律性組織,並制定針對不同評級業務(如:網貸機構評級)的相關細則,使各類評級業務均有一套統一、客觀、公正的評價依據。再次,針對具體制度,可以逐步完善以下細節:評級機構的市場準入及退出機制;建立統一監管標準;加強市場競爭規制,建立有序競爭、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規避利益衝突,建立利益衝突防火牆制度;促進行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的銜接互動;強化法律責任等。

  熱點之

  全年問題網貸公司約900家

  北上廣“黑平臺”佔比下降

  2015年的網貸行業跌宕起伏,行業洗牌白熱化,實力薄弱的平臺自然經受不住考驗。

  網貸之家和盈燦諮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P2P網貸平臺數量多達2612家,同比增幅近70%,行業單月成交量已突破千億元大關,歷史累計成交量已達12314.73億元。截至11月底,P2P網貸行業貸款餘額已增至4005.43億元。預計2016年,行業年成交量將高達2萬億元。

  網貸之家高級研究員張葉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至11月底,全國問題平臺數量已經達到了790家,預計2015年全年問題平臺數量將接近900家。”這個數字相較2014年全年問題平臺統計數據出現了明顯增長。

  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2014年全年問題平臺數量約為270家。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問題平臺運營時間相比去年有所增長,2015年問題平臺的平均運營時間約為9個月左右,2014年問題平臺的平均運營時間約為7個月左右。不僅如此,北京、上海、廣東當地的問題平臺數量佔全國的比重下降在下降,從2014年的36%下降到2015年的30%。

  2015年單個月份比較來看,據統計,11月份全國新增問題平臺就已經達82家,跑路平臺達64家,環比10月份激增了433%。

  總體來看,P2P網貸平臺在上線初期逾期率/壞賬率自然會比較低,但隨著經營時間增長,風險會逐步積累並暴露出來,逾期率等風險指標都會出現一定提高,許多平臺也會迎來兌付高峰

  業內人士預計,明年問題平臺數量仍將處於高位,經偵部門對於非法集資的主動調查還將繼續,線下理財公司有可能成為下一步的稽查重點。

  剔除問題平臺,2015年新增的運營平臺數超過1000家(去年新增775家),新增的運營平台中不乏大量有背景的國資係、上市係平臺,隨著各路資本蜂擁進入P2P網貸行業,中小平臺的生存壓力也將變大。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對《證券日報》記者稱,“相關政策法規陸續出臺,通過對網際網路金融市場進行規範,市場在位者將會更加謹慎,潛在進入者將慎重入場,預計問題平臺與新增平臺均將減少。 ”

  熱點之

  2015年P2P行業風投融資額約70億元

  A輪注資將趨於謹慎

  馬上要翻篇的2015年,給P2P行業及風投太多的思考。在馬上要到來的2016年,P2P網貸的優勝劣汰仍會繼續。

  2015年以來,各路資本加快佈局P2P網貸行業,風投入股、上市公司控股等消息層出不窮。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2015年截至目前有49家P2P網貸平臺獲得風投(不含不公佈投資機構及官方未正式公開融資情況的平臺),融資金額合計或超過70億元,而2014年全年P2P網貸平颱風投融資金額僅約為30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粗略統計,拍拍貸、積木盒子已獲得三輪風投。其中積木盒子C輪融資獲得8400萬美元、投哪網B輪融資獲得1.5億元人民幣、惠人貸A輪融資獲得千萬美元、好又貸A輪融資獲得6000萬元人民幣、桔子理財B輪融資獲得1億美元等。

  2015年越來越多的資金涌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對於市場上有一定競爭力的老企業而言,融資沒有太大難度。相比2014年,2015年平均每筆融資金額有很大幅度提高,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已成常態。但對於新進入者而言,拿到一筆可觀的投資並不容易,網際網路金融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十分激烈,要想脫穎而出並獲得投資者的青睞需要下一番功夫。

  雖然今年獲得融資額度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但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進入2015年下半年以後,P2P融資頻率明顯放緩,中小P2P網貸平臺融資更是難上加難。

  網貸之家高級研究員張葉霞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P2P網貸下半年融資頻率出現較為明顯下降,融資難度升高。現在‘僧多粥少’,P2P平臺同質化情況較為嚴重,也面臨宏觀經濟環境及資本市場不景氣的挑戰。”

  縱觀2015年風投青睞的眾多平臺,中小平臺融資會比較困難,沒有規模優勢,沒有品牌優勢,沒有競爭壁壘,沒有團隊優勢,想獲得風投的青睞也相對較難。

  業內人士預計,2016年與之前狂熱投資潮不同,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投資漸漸回歸理性。一方面政策監管即將落地,行業面臨大洗牌。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投資已經開始出現收益遞減,資本也需要重新尋找新的更具吸引力的投資項目。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獲得融資更加困難,但是質地較好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依然受到資本市場的追逐。

  張葉霞預測,“與2015年大多數平臺獲得A輪融資所不同,2016年風投對於A輪投資將趨於謹慎,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平臺進入B輪或C輪融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