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改革開放,春風化雨,改變了中國,影響並惠及了世界,這40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濃墨重彩的40年。
面對這個舉世矚目、影響深遠的偉大實踐,中國網財經聯袂今日頭條共同邀請經濟學家、企業家回憶、記錄這個偉大時代。
這一期我們專訪了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請她講講改革開放與企業發展的故事。
中國網財經12月4日訊(記者 張少雷)自1990年加入,董明珠在格力已經工作了28年。這期間伴隨中國的改革開放,格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董明珠也從一名小小的業務員,一直做到了格力電器董事長。
1994年,格力內部曾出現過一次嚴重危機,部分骨幹業務員“集體辭職”,但董明珠則經受住誘惑堅持留在了格力,之後被全票推選為公司經營部部長。董明珠在採訪中回憶那時的情景,最糟糕的是當時沒有規範。企業跟市場究竟怎麼走,廠商之間沒有規矩,廠與廠之間沒規矩,廠內員工沒有規矩,所以當時下定決心建立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因人而異。“企業一定要建立一套很好的制度,一定要營造公平公正環境。”
談到企業管理,董明珠認為,要員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就需要解決員工的需要,讓員工沒有後顧之憂。格力在2012年推出一人一居室計劃,2018年升級到一人一套兩室一廳的規劃,“即使每年給員工增加2萬塊錢,30年增加60萬,還是不夠買一個房。員工最需要安居樂業,他創造財富,他就希望自己生活過的更好一點。”
董明珠表示,格力不是什麼賺錢做什麼,而是國家需要什麼做什麼,製造業是國家的根基,而創新又是製造業的根基,所以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我們不能依賴別人。董明珠強調,格力一定要堅持自己研發,而不是靠資本收購直接享受成果和利潤,否則,這樣的企業只能是“空中樓閣”。
以下為訪談實錄:
問:你從1990年開始加入格力,到現在快30年了。這期間格力發生了很多改變,能不能請你回憶一下那些最深刻的記憶,或者可以稱得上格力發展史上帶有轉折性的事件。
董明珠:值得回憶的事情很多,比如説在1994年,整個銷售隊伍離開格力,在那個時代銷售隊伍對任何企業來説都至關重要,因為他掌控了企業的命運。這種集體跳槽對格力電器來講打擊非常之大。
當時,我發現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沒有規範。企業跟市場究竟怎麼走,廠商之間沒有規矩,廠與廠之間沒規矩,廠內員工沒有規矩,所以當時下定決心建立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因人而異。過去存在過因人而異的情況,比如説公司銷售人員跟商家關係好,就多給貨,跟商家關係不好,就少給貨。因為沒有人監督,都是很隨意就把貨發了。
所以第一個制度就是明確有款才能發貨,因為“三角債”讓人感到恐懼。格力曾經有5000萬壞賬,一直到2001年才逐步消化完。包括今天很多企業倒閉的原因,其實不是因為稅負重,我認為更多的是沒有建立一套很好的制度,一定要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
問:管理上的一個訣竅,就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然後從企業文化角度來講,我記得你也説過一句話,就是要做一個溫度的管理,這個具體能不能請你談一談這個事?你是怎麼來做一個有溫度的管理?
董明珠:一個人能力是有限的,團隊才是最重要的。在某個時間段,一個人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要把一個企業打造成百年企業,一定要有優秀的團隊。因為格力現在在技術領域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不管是中央空調還是家用空調,無論是非標生産的冷凍冷藏設備,格力的技術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如果我們頭腦不清醒,可能現在會得意忘形、自以為是,但格力沒有以此而驕傲,因為消費者還有進一步提高生活品質的需求,所以我們的技術還要不斷升級。
一個人最偉大是在沒有標桿的時候,永遠挑戰自己。所以在我當董事長總經理以後,外界看起來好像權力更大,但實際上是最放權的時代來到了。我們每個副總都有平臺去展示自己,他們誰有一天能夠接任總經理位置,接任董事長位置,我一定會雙手交接過去。培養接班人,並不是看他要對前任怎麼樣,我認為培養接班人是看他應該對社會怎麼樣,考量他是不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問: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你再次表示,會最終給每個員工一套房,而且是兩室一廳。這也是“有溫度的管理”嗎?
董明珠: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特別要考慮員工在為企業作貢獻的時候,企業能給員工帶來什麼改變,這是雙方之間一個不需要約定的約定。但好多時候我們把這個事件搞反了:員工天天在想從公司能“撈”到什麼,企業又要求員工必須給企業創造什麼,這樣就反了。所以企業要想員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就得解決員工的最核心的需求。我覺得員工最需要的是一個安居樂業狀態,員工努力工作,創造財富,就是希望自己生活過的更好一點。企業應該讓員工沒有後顧之憂,現在房價那麼高,一個員工如果一年15萬的薪水,10年才150萬,20年才300萬,還是沒有能力買房。
為了不讓員工成為一個房奴,每天為還房貸而焦心,不能愉快的工作,格力在2012年就推出一人一居室計劃,今年又升級到一人一套兩室一廳的規劃,就是讓格力所有的員工能享受到更好的福利,解決員工的後顧之憂。
問:今年格力半年報有一個披露,格力除了空調技術,還有晶片,近年來格力也在晶片領域投入了力量。那麼到目前為止,格力造晶片的進展怎麼樣?
董明珠:格力的發展戰略,不是什麼賺錢做什麼,而是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做什麼。總書記講,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一個根基,創新又是製造業的根基。在十八大以後,格力進軍智慧裝備,不是逐利而行,是使命擔當,立志要成為世界級的品牌,這是格力做的戰略選擇。
格力沒有選擇花兩三百億買一個企業,因為能買到的可能只是品牌,不一定能買來技術,不會讓自己的企業長命百歲,只有一個企業不斷創新技術,才能長命百歲。花幾百億買一個品牌,雖然能很快見到一年增長幾百億的效益,但其實是一個空中樓閣。
問:11月2日,格力榮獲了第三屆中國品質獎,作為家電領域唯一一家獲獎的企業,能不能講一講格力在品質控制有什麼獨特做法?
董明珠: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清晰知道,做産品最終給消費者帶來的是什麼?比如格力在2006年提出“沒有售後服務才是最好的服務”,希望通過好的品質保證,不需要售後服務。如果純粹追求售後服務好,意味著産品品質是不可保證的,在有企業宣傳售後服務好的同時,表面上看是對消費者很尊重,但實際上可能是對消費者造成一種傷害。沒有一個消費者願意買産品,天天維修。所以當時格力就很清晰地提出了“沒有售後服務是最好的服務”品質追求。
2012年以後,隨著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格力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品質才是企業的生命。所以格力採用品質為導向的一種倒逼機制,讓格力電器零缺陷出廠。即使這樣,比如説安裝問題,運輸問題等等,都可能造成售後服務。如果産品品質不能保證零缺陷的話,那售後服務的範圍會更寬,數量更多,那就對消費者形成一種傷害。
問:展望一下,未來五年或者十年格力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
董明珠:格力電器未來五年,會是一個更和諧、更有活力的企業。作為一個領軍企業,我希望格力能夠做出更多表率,不僅把自己産品做成極致,同時也希望格力堅持自己初心,堅守艱苦創業的精神。
問:今年剛好是改革開放40週年。回顧一下格力能有今天這樣的輝煌,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你覺得主要得益於哪些方面,或者你成功的經驗給總結成哪幾條?
董明珠:一個人成功之時,不要忘了要永遠感激社會,感謝國家。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平臺,不可能有今天的機會,所以每一個人都應有感恩的心,因為一個人抱著一種感恩之心,才可能每天都是快樂的。所以我一直認為所有人應該感謝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什麼?過去的40年,從無到有,從沒錢到有錢,我覺得40年改革開放,是一個精神上的突破,而不是簡單的一個物質收穫。
(責任編輯: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