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23日訊(記者 王斌)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做了權威判斷:經濟形勢總的特點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品質和效益提高。這一判斷無疑為我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確保到2020年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增添了更強的信心。
2016年是中國經濟“十三五”開局之年,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逆風”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增長仍然取得積極成效,多項主要經濟指標止降回升,民生指標亮點頻現,機構普遍預計明年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GDP增速達到既定目標明顯企穩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率實現6.7%,而據中國社科院、交通銀行等多家機構預測,2016年經濟增速為6.7%左右,初步實現年初預期的6.5-7.0的增長目標,繼續保持在中高速適當的增長區間。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根據測算,未來5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至少也要達到6.5%。而今年6.7%左右的增速,將為收入翻番目標奠定良好的開局。
而從趨勢上看,自一季度以來,GDP季度增速一直維持在6.7%,形成了多年來絕無僅有的季度增速“小平臺”,階段性企穩態勢明顯。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表示,從小週期看中國經濟,從2016年之後的中國經濟下行的態勢,是正在接近尾聲,已經看到了築底企穩的走向。
主要經濟指標止降回升
比GDP逐季企穩更為可喜的是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逐步扭轉連續走低態勢。
PMI作為宏觀經濟重要的先行指標,是衡量經濟走勢的重要晴雨錶,和GDP走勢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全國PMI自今年8月份重回擴張區間以來,連續維持在擴張區間,其中,11月份,製造業PMI為51.7%,升至兩年來的高點;非製造業PMI為54.7%,為2014年7月以來的高點。
除了PMI指標以外,PPI指標同樣創出近幾年高點,今年9月份全國PPI同比上漲了0.1%,結束了自2012年3月以來同比連續54個月下降的態勢,由負轉正。其中11月份同比上漲3.3%,漲幅創下5年新高。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PPI和PMI連續回升,對於整個經濟體運作是好事,表明製造業生産活動處於活躍過程中,整個製造業産品需求持續處在上升狀態。對於企業增加未來投資積極性,擴大再生産帶來比較好的推動。
而在進出口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呈現逐季向好走勢。11月進出口增長8.9%,其中,出口增長5.9%,創年內新高,進口增長13%,創3年以來最大單月增幅。
此外,今年前10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6%,增速創下2014年8月以來的新高。
主要民生指標穩中有升
和經濟大環境回暖相比,更能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的是民生指標的穩中有升。今年前三季度居民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保障房建設領域等的財政支出增幅均超過14%。
在收入方面,前三季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3%,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跑贏CPI增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收入已降為2.82:1。
在就業方面,今年1至11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24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4.9%。大城市和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以下的較低水準。
在消費方面,今年前11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逾30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網上零售額同比大幅增長26.2%。
明年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成共識
隨著今年中國經濟企穩的信號越來越明確。2017年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已經成為各方的普遍共識。
中國社科院19日發佈2017年《經濟藍皮書》指出,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在新常態下運作在合理區間,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中國經濟不會發生硬著陸。預計2017年全年GDP增長6.5%左右。
而兩個月前,世界銀行也曾發佈報告,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為到6.5%,世行相關人士指出,世行從不認為中國經濟會遭遇‘硬著陸’,當前仍秉持這一觀點。
此外,亞洲開發銀行發佈報告指出,中國國內消費強勁,工資增長穩定,城市就業機會增加以及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增加,這些都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底氣"。維持中國經濟明年增長6.4%的預期不變。
(責任編輯:張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