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華夏人壽“委身”華資實業背後:“明天係”撐腰

  • 發佈時間:2015-09-28 08:58: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壯  責任編輯:郭偉瑩

  從今年3月停牌到9月21日復牌,華資實業僅開展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這一重要事項。也恰是這個事項,讓外界看到了主營業務虧損、靠投資收益保持盈利的不一樣的華資實業。本週卻以漲停積極回應。

  華資實業非公開發行事項的重點是,公司計劃募集約316.8億元資金,用於增資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獲得約51%的股權。外界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在二級市場接連舉牌、總資産超過2000億元的華夏人壽,卻“委身”停牌前總市值只有60億元的制糖企業華資實業,人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一齣怎樣的戲碼?

  華夏人壽將易主華資實業

  9月19日,華資實業連發20個公告,詳盡披露公司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告稱,華資實業擬以9.14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4.7億股,募資316.8億元用於增資華夏人壽。增資完成後,華資實業將取得華夏人壽51%的股權,控股華夏人壽。

  據華資實業的公告,非公開發行對象分別是華資實業控股股東草原糖業,以及九州證券擬設立的“九州增發二期”集合資産管理計劃、中信信誠擬設立的“中信信誠·華實金融投資1號”專項資産管理計劃、新時代證券擬設立的“新時代華資實業定增1號”集合資産管理計劃、前海金鷹資管擬設立的“前海金鷹粵通36號”專項資産管理計劃、鬱金香投資這6家公司。在認購金額方面,草原糖業認購160億元,佔總融資額50.5%的半壁江山。

  另外,此次發行還涉及一項關聯交易,即華資實業部分董事、監事、高管參與認購新時代證券資産管理計劃,華夏保險部分高管參與認購九州證券資産管理計劃。

  華資實業公告稱,公司將加大投入,將保險業務做大做強,從而實現從以制糖業務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轉型為以金融保險、制糖為主業的雙主業上市公司。

  華資實業的內部人員向記者表示,“因為需要保監會和證監會等部門的審核,預案落地至少還需要半年時間”。

  但二級市場已經給出積極回應。在停牌6個多月後,9月21日復牌的華資實業無懼大盤低迷,連拉4個漲停板。

  投資收益成就華夏人壽

  在華資實業和華夏人壽這次“結緣”過程中,最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華夏人壽的180度轉變。

  今年7月初,在股市風聲鶴唳的時候,華夏人壽發佈護盤聲明,宣稱“大舉逢低建倉並將持續加倉入市”。而在此之前,華夏人壽就在二級市場“屢出風頭”。今年1月初,華夏人壽舉牌同洲電子(002052)就曾轟動一時。當時,華夏人壽通過“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保險産品”賬戶,耗資超過2.6億元增持同洲電子共計3416萬股,獲得其5.0018%的股份。隨後,華夏人壽幾次增持同洲電子,到目前共持有同洲電子6830.8萬股,成為該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因為華夏人壽不動聲色的增持動作,市場甚至猜測華夏人壽有意借殼同洲電子上市,華夏人壽對市場中的這種猜測也不置可否。同洲電子的中報顯示,截至6月31日,華夏人壽依然是同洲電子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第二大股東,其通過萬能險持有的同洲電子的股權比例已經達到12.25%。

  不只是同洲電子,華夏人壽萬能保險産品還至少增持了13家上市公司股份。至9月14日,華夏人壽還是中國銀行(601988)第三大流通股股東,以及中國鐵建(601186)第四大流通股股東和中國聯通(600050)第五大流通股股東。

  當華夏人壽即將變為華資實業的控股子公司之際,華夏人壽在二級市場的作為或許只有一個答案可以解釋,那就是投資獲利。華夏人壽增持了中國銀行、中國鐵建和中國聯通等公司的股票,也曾對中國鐵建、中國聯通股票做了減持操作,波段操作跡象明顯。

  據了解,被稱為保險業“黑馬”的華夏人壽,其擺脫虧損窘境的方法並不是靠保險業務的出色經營,而是靠資本市場的投資收益。

  華夏人壽成立於2006年,最初的註冊資本為4億元。自成立開始,華夏人壽長期虧損。

  為華夏人壽貢獻主要營收的産品是實際結算利率較高又有保底收益的萬能險産品。目前,華夏人壽的萬能險産品最低年結算利率為4%,最高為7.2%,年結算利率水準在保險業屬中高水準,相比傳統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4.5%-5%)和5年定期存款利率(3.1%-5.1%)高出不少。而高結算利率意味著華夏人壽需要相應計提比較高的準備金,以及較高的償付能力。

  因此,華夏人壽在業務擴張時,主要股東持續增加資本金。華夏人壽的註冊資本從2012年的40億元猛增到2014年的123億元,截至目前為153億元。在非上市壽險企業中華夏人壽的註冊資本金最多。

  在增加註冊資本的同時,華夏人壽也通過投資操作保證較好的收益。

  2014年,華夏人壽在累計虧損42.2億元(2014年初)後首次盈利,凈利潤達11.55億元。需要注意的是,華夏人壽投資收益高達72.06億元。其中,華夏人壽在2014年持有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産,包括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基金、股票、股權投資基金、信託計劃投資等比2013年凈增加242億元,在持有這些金融資産和處置這些金融資産中獲得收益39億元。2014年,華夏人壽實現投資收益率為9.2%,實現綜合投資收益率為11.6%,在保險業位列第四名。

  當然,華夏人壽以及其他在二級市場收穫頗豐的保險企業,在今天的股市上能否穩住收益率也已經是個問題。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徐高林向記者表示,股市不振,保險企業投資收益率肯定會承壓。不過,也有專家向記者表示,保險企業通過調整産品結構和金融資産配置,還是能實現較好的收益率的,通過投資去發展公司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到今年8月31日,華夏人壽總保費規模1082億元,排名市場第三。在外界猜測華夏人壽將會怎樣登陸資本市場的問題時,它卻以被增資控股的形式出現在華資實業的公告中。

  “明天係”身影

  在一些專家眼中,對保險市場“影響甚微”的華夏人壽,相比華資實業儼然是一家巨無霸企業。

  華資實業在停牌前市值不足60億元。今年上半年,華資實業實現營業收入2922.11萬元,同比巨降74.07%;實現凈利潤1.57億元,同比巨增477.76%。華資實業公告稱,利潤主要來自投資收益。其中,從恒泰證券獲得1.6億元投資收益,從華夏銀行獲得2302.2萬元現金紅利。實際上,從2012~2014年,華資實業創造的凈利潤主要來自投資收益。目前,華資實業旗下三家子公司全部為虧損狀態。華資實業的中報顯示,制糖業佔了公司收入的95.9%,但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卻為-3.26%,這説明公司的主營制糖業收入小于成本,處於虧損狀態。

  但正是這樣的華資實業最終將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增持並控股總資産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的華夏人壽。

  據記者查證,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疑與資本市場巨頭“明天係”有莫大關係。

  華資實業的主要股東——草原糖業、包頭市實創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包頭市北普實業有限公司——這三家公司共持有華資實業54.32%的股份,這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都是明天控股的創始人、“資本大鱷”肖建華的堂弟,明天控股法人代表肖衛華。

  在華資實業此次非公開發行對象中,草原糖業、新時代證券的實際控制人都是肖衛華。另外,鬱金香投資的主要股東上海宜利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新天地互動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肖衛華。

  因此,在此次計劃非公開發行的34.7億股股票中,肖衛華控制的三家公司持有約23.72億股,佔新發行股本的68.35%。

  而被增資的華夏人壽也被市場認為是“明天係”企業之一。據記者了解,現任華夏人壽董事長李飛曾擔任新時代證券監事長,監事牟艷麗、董事孫寶泉都曾有明天控股旗下公司工作經歷。

  據華夏人壽披露,公司主要股東分別為北京世紀力宏電腦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千禧世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零度聚陣商貿有限公司、北京百利博文技術有限公司、天津華宇天地商貿有限公司、北京中勝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它們分別持有華夏人壽20%、20%、14.88%、12.97%、11.55%、11.23%和6.5%的股份,佔總股份的97.13%。

  據記者查證,世紀力宏、千禧世豪、零度聚陣、百利博文和華宇天地等幾家公司,都是層層控股,最後的控制人往往是分散在武漢、深圳、包頭等地的籍籍無名的自然人。這些自然人與明天控股有怎樣的聯繫,目前還無從得知。

  在二級市場,華夏人壽將成為華資實業控股子公司的消息推動了華資實業股價大漲。

  相對而言,華夏人壽反應平靜。華夏人壽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只是換了個控股股東,對我們的業務沒有任何影響。就好比天津港集團是我們的股東,現在換成了別人而已。”-

華資實業(60019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