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去年中小壽險公司市場份額達24%

  • 發佈時間:2015-09-28 05:29:5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郭家軒  責任編輯:胡愛善

  日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佈了《中小壽險公司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截至今年7月,我國已經有63家專業壽險公司,其中保費規模較小的壽險公司佔比近九成,合計保費佔比卻不到30%。不過整體發展迅速,相比2004年,中小壽險公司2014年的市場份額已從當時的3.4%上升到了24%。

  從主要股東構成來看,目前中小壽險公司可以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即外商獨資、中外合資、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從公司註冊地來看,全國性壽險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只有較少壽險公司分佈在二三線城市。在當前我國中小壽險公司中,目前80%以上的公司總部在一線城市。其中北京約佔60%、上海約佔20%、深圳約佔5%。

  從區域範圍看,大部分中資壽險公司是全國性的公司,分支機構發展速度較快。目前主要中資中小壽險公司分支機構二級機構數量都在15家以上,基本覆蓋了全國主要經濟發達地區及中西部主要省份。整體而言,我國中小壽險公司機構發展相對緩慢,除富德生命人壽、陽光人壽、合眾人壽、民生人壽等4家公司外,其餘各家公司均未完成全國性機構佈局,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報告》指出,中小壽險公司近年來在産品發展戰略、資産規模、投資收益、管理效率、非傳統渠道發展等方面均獲得了較大進步,整體發展態勢呈現七大特點:一是資産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在行業中佔比不斷提升;二是盈利能力持續改善,整體進入盈利週期;三是業務規模快速增長,行業地位持續攀升;四是綜合成本率持續下降,接近行業平均水準;五是凈資産收益率整體實現正增長,與行業差距縮小;六是股東增資動作頻繁,佔壽險行業比重較大;七是償付能力整體保持充足。

  不過,《報告》認為,近年來,在規模至上的戰略導向下,許多中小壽險公司也紛紛陷入了産品“三高一低”的狀態,即高準備金、高資本佔用、高退保率、低存續期限,充分暴露出目前中小壽險公司業務結構失衡的困局,即期交業務短期化、長期業務短期化、新單業務躉交化、産品去保障化。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大多數中小壽險公司也還處在經營虧損期,普遍沒有形成資本自我補充能力,融資渠道單一,基本就是靠股東注資。近3年,51家中小壽險公司的股東注資達到壽險行業的比重近七成。

  對此,《報告》特別建議,未來中小保險公司可以加大對另類投資的配置,提高投資能力建設;可通過組織創新和産品創新積極參與健康養老與國家重大工程、民生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並積極申請或利用已經有的境外投資資格,拓展境外投資,逐步推行資産的全球化配置,降低投資風險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