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全國2.12億名老人 保險保障床位不足50萬張

  • 發佈時間:2015-07-23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冷翠華  責任編輯:畢曉娟

  人口老齡化、養老機構床位增加、更多民營資本涉足養老機構經營這三大因素決定了養老機構責任險的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從而更好地體現保險參與社會化管理的作用

  近日,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在微網志上的一番話,讓其同窗好友錢理群教授夫婦要去養老院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人為之傷感,有人為之感慨。

  到養老院養老,能享受到更好、更完善的照顧,已成為很多人的共識。但目前我國不少養老機構仍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管理制度有漏洞等問題,給機構的經營和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蒙上了陰影。養老機構責任險的出現使得這一矛盾找到有效的轉移渠道,不過,目前這一險種的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全國擁有保險保障的養老機構僅約10%,換算成床位大約只有50萬張。

  養老責任險全覆蓋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10%,通常認為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2.12億人,佔總人口的15.5%,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不過,與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相對的,是養老機構在數量和品質上的不足。

  《證券日報》(zqrbbaoxian)記者了解到,早在民政部、中國保監會、全國老齡辦2014年2月份聯合下發《關於推進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之前,全國多個省市就已經開展了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工作,目前,上海、江蘇等地方幾乎實現了全覆蓋。

  在保費補貼方面,各地也不一樣,有全額補貼、比例補貼和定額補貼三種方式。從業務模式來看,多數地方採取政策支援、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保險經紀公司參與、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實行全省(市)統保的模式。在北京,市民政局委託中匯國際保險經紀作為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的風險管理顧問及保險經紀人。中匯國際執行董事、副總裁劉國松對《證券日報》(zqrbbaoxian)記者表示,2014年11月份,北京377家養老機構投保了第三年度的養老機構責任險,機構參保率為89%。

  據他介紹,在養老機構責任險領域,中匯國際已擔任了北京、遼寧、山東、甘肅等10多個省市的保險經紀人。

  如今,在養老機構的需求拉動和政策支援下,各地對養老機構責任險都高度重視,不少地方仍在持續推進中。從全國範圍看,目前僅約10%的養老機構投保了責任險,以500萬張床位計算,則有50萬張床位獲得保障。業內人士根據130元/床/年的平均收費測算,目前養老機構責任險的年保費約6500萬元。

  經營“保本微利”

  “對於商業保險機構而言,經營盈利是其理應追求的目標,但在涉及民生領域,我們的設計原則是‘保本微利’。”劉國松表示。

  針對媒體公開報道的養老機構責任險賠付率較高的問題,劉國松認為,多數養老機構的硬體配置不高;養老機構護理員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軟體配置尚不達標;老年人本身腿腳不便;缺少歷史數據導致費率厘定有待摸索等都是原因。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除了適當調整保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參與到養老機構的風險管理中。

  對未來養老機構責任險的市場發展,業內人士普遍看好。根據民政部正在編制的養老服務規劃的前期工作,到“十三五”末,目標是每千名老年人就要有養老床位35-40張。

  同時,各地都在鼓勵和支援民營資本和社會組織運營養老機構,豐富層次,更好地滿足民眾的養老需求。對這些機構而言,養老機構責任險更加必不可少。“現在養老院在照顧老人時如履薄冰,一家養老院攤上一個賠償官司,一年就白幹了,甚至一些小養老院打一個官司就能被壓垮。”四川某民營養老院負責人如是説。

  劉國松表示,很多養老機構都是非營利性組織。考慮到老年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床位費不能太貴,同時他們又面臨較高的風險,因此,在購買保險轉移風險的同時,養老機構還必須把工作做在前面,提高風險意識,例如在老人入住前進行全身體檢,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制定相應的服務方案,也可防止傳染病、精神障礙性疾病的老人進入養老機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