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償二代首季試運作狀況良好

  • 發佈時間:2015-07-23 06:33:5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周慧  責任編輯:劉波

  全行業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64%

  昨日,保監會網站披露,保監會日前完成了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以下簡稱:償二代)試運作首份季度報告的分析工作。今年1季度的報告是償二代運作的第一份報告。

  償二代

  是中國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舊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只做定量監管相比,償二代在將定量資本要求細化為保險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的前提下,增加了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的定性監管要求,並要求加強信披引入市場約束機制。

  昨日,保監會網站公佈的數據顯示,償二代下,一季度末行業償付能力整體充足。全行業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64%;其中,財産險公司平均充足率為282%,人身險公司為256%,再保險公司為383%。

  分析結果顯示,償二代下,一季度保險行業償付能力總體充足,風險指標反映了行業實際風險,保險公司的經營理念、市場策略和風險管理在償二代引導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過渡期償一代為監管標準

  據介紹,今年2月,保監會發佈了償二代17項監管規則,標誌著以風險為導向、符合中國國情、具有國際可比性的新一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基本建成,償二代進入過渡期試運作。過渡期內,保險公司同時按照現行標準(以下簡稱:償一代)和償二代標準編報兩套償付能力報告,保監會仍以償一代作為監管標準。

  與償一代相比,償二代的風險識別能力顯著增強,各家公司由於風險狀況不同,償付能力充足率有升有降。業務結構好、投資穩健的公司風險較低,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償一代下提高,而風險高的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償一代下降低。

  總體看,大約三分之一的公司充足率較償一代下提高,其中財險公司主要集中在車險業務佔比較高的公司,壽險公司主要集中在長期期繳業務佔比較高的公司。三分之二的公司較償一代下降低。

  償二代下,一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的公司共有13家,其中財險公司有3家,主要是境外分出業務較多的外資公司,壽險公司有7家,主要是高現金價值業務較多、投資較為激進的公司,再保險公司有3家。不達標公司數量比償一代下增加,説明償二代能夠更加全面、科學的計量風險,一些本身風險較高、但在償一代下達標的公司,在償二代下暴露了真實的風險狀況。

  與償二代測試時得到的2014年6月末的數據相比,2015年1季度末行業償二代償付能力狀況明顯改善,財險公司上升40個百分點,壽險公司上升37個百分點,再保險公司上升77個百分點,不達標公司數量大幅減少6家。

  這反映出償二代規則已經引導公司著手調整經營戰略、加強風險管理、改善償付能力狀況,償二代實施的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下一步,保監會將繼續推進償二代試運作工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