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非上市險企年報:“短板”也是外資險企的市場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5-19 09: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4月,28家外資壽險與22家外資産險相繼披露了2014年度業績報告。

  按照保險業務收入為統計口徑,其中居前十名的外資壽險分別是工銀安盛、友邦人壽、大都會人壽、招商信諾、信誠人壽、中英人壽、中宏人壽、交銀康聯、中荷人壽、中德安聯。外資産險公司中前十名分別是安盛天平、中航安盟、美亞財險、三井住友、史帶財險、安聯財險、三星財險、利寶財險、富邦財險、國泰財險。

  上述20家外資險企在過去一年中表現平穩,保險業務收入多數呈現穩中有升,且外資險企原保險保費收入佔總體市場份額有所提升。但同時記者發現,部分外資險企保險業務收入呈現負增長,外資險企市場份額佔比仍有限。

  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體穩中有升

  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産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7544.40億元,同比增長16.41%;外資産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67.84億元,同比增長102%,佔市場份額為2.22%,較2013年同期上升0.94個百分點;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2690.28億元,同比增長18.15%,外資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733.82億元,同比增長22.95%,佔市場份額為5.78%,較2013年同期上升0.23個百分點。外資險企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體穩中有升,且市場份額也有所上升,外資産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高於同期外資壽險。

  具體來説,根據2014年外資險企年報,産壽險排名前十的險企,其保險業務收入的增速各有不同。

  外資壽險前十名中,各家保險業務收入分別是,工銀安盛154億元,同比增長49.70%;友邦人壽105.8億元,同比增長12.42%。上述兩家保險業務收入排名一、二位的公司,也是外資壽險公司中僅有的保險業務收入“破百億大關”的兩家,可以稱之為“外資險企中的第一梯隊”。

  從排名第3位開始,是以“20億元”起步的外資險企第二梯隊,分別是大都會人壽67.5億元,同比增長19.10%;招商信諾53億元,同比增長25.10%;信誠人壽50.8億元,同比增長23.0%;中英人壽37.99億元,同比增長7.6%;中宏人壽 33.4億元,同比增長11.94%;交銀康聯26.4億元,同比增長96.43%;中荷人壽25.2億元,同比增長18.62%;中德安聯人壽21.4億元,同比增長19.19%。

  可以發現,排名第1位的工銀安盛及排名第8位的交銀康聯的保險業務收入呈現高速增長。根據公司年報披露,工銀安盛2014年分紅壽險業務收入為143.8億元,同比增長48.40%,佔其保險業務總收入的93.40%,且健康險業務同比也有所增長。同樣作為銀行係保險公司的交銀康聯,其保險業務收入高速增長則得益於“銀行郵政代理”(2014年為25.8億元,同比增長99.98%)與“員工直銷”(2014年為1437萬元,同比增長50.07%),這兩大主渠道保險業務收入增長較多。

  根據2014年年報披露,外資産險保險業務收入前十名中,同比增長為正值的公司有:安盛天平66.4億元,同比增長32.64%;中航安盟15.3億元,同比增長1.3%;美亞財險13.6億元,同比增長4.64%;三井住友12.8億元,同比增長12.11%;安聯財險9.86億元,同比增長31.14%;三星財險8.7億元,同比增長29.08%;富邦財險6.9億元,同比增長80.00%;國泰財險5.5億元,同比增長4.5%。

  另外,史帶財險和利寶財險兩家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呈現負增長:史帶財險11.7億元,同比下降21.85%;利寶財險8.2億元,同比下降3.4%。可以看出史帶財險保險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較多,究其原因,翻閱2013年業績報告(當時還是“大眾保險”)可見,“機動車輛保險”(2014年為77.37萬元,2013年為113.454萬元,同比下降31.80%)與“企業財産險”(2014年為10272萬元,2013年為15991萬元,同比下降35.76%)這兩大險種出現大幅下降。

   償付能力充足率有升有降

  分析外資險企2014年度資訊披露報告可見,償付能力上升的壽險公司有工銀安盛、友邦人壽、大都會人壽、招商信諾、信誠人壽、中英人壽、中德安聯、中宏人壽;中荷人壽基本持平;交銀康聯償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是前十位中唯一家。

  具體來説,以償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為代表的工銀安盛為例,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469%,相比2013年末上升了56個百分點。該公司認為主要原因是:股東向公司注入30億元資本金應對潛在經營風險;公司經營盈利能力顯著增強,費用管控措施逐步奏效,公司凈利潤較2013年增長248%,可供出售金融資産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較2013年底增長7.8億元。

  中荷人壽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與2013年末基本持平,2014年為182.1%,2013年為182.5%,均高於監管充足Ⅱ類公司要求。

  交銀康聯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469.48%,相比2013年末下降269.64個百分點,年報顯示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剛剛步入盈利期,實際資本增速相對較緩,2014年末實際資本為12.1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3億元,增幅16.60%;加之新業務發展對最低資本的要求相應提高,2014年末最低資本為2.5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8億元,增長幅度83.57%。

  在財險公司中,上升的有中航安盟、史帶財險、利寶財險、國泰財險4家。值得關注的是,在外資産險公司中,前十名共有6家公司因業務發展等需要導致償付能力充足率處於下降。

  安盛天平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4.25%,相比2013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最低資本上升1.96億元。美亞財險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92%,較前一年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儘管公司的償付能力計算基礎下的總資産由2013年的25.9億元增加1.7億元至2014年的27.6億元,但認可資産比例由2013年的91.4%下降至2014年的91.25%,導致認可資産僅增加1.55億元至25.2億元,低於總資産增加額,這主要是由於應收再保賬款非認可資産增加0.17億元。公司的認可負債由2013年的18.61億元上升至2014年的20.51億元,增長1.9億元,超過認可資産增加值,導致實際資本下降0.35億元;最低資本:2014年自留保費收入達10.52億元,比上年增長了7.9%,由此造成最低資本上升了0.12億元。

  下降的還有三井住友財險,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4%,相比2013年末的271%減少3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由於公司業務擴張。安聯財險充足率為176%,較上一年同期下降14個百分點,年報稱下降原因是2014年凈虧損達到1.44億元,業務發展較快,自留保費增長較快,進而最低資本較上一年大幅上升,未來公司將會從股東增加資本、持續改善應收賬款賬齡等措施來改善。三星財險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76%,相比2013年有所下降,其最低資本增長41%至1667萬元;實際資本增長15%至8215萬元;最低資本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自留保費的增加,該公司自2013年下半年起全面開展車險業務,2014年實現保費收入22325萬元,而車險業務實行100%自留政策,使最低資本迅速增長,實際資本的增長速度小于最低資本的增長速度,致使償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富邦財險業務大幅成長,自留保費也隨之增加,最低資本由去年4968萬元增加到9063萬元,業務仍在擴展階段,準備金提存大幅增加,認可負債由去年46164萬元增加到74498萬元;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另2014年度增資2億元,致使實際資本由15644萬元增加到18677萬元,所以償付能力充足率波動較大。

  外資“短板”依舊

  根據2014年外資險企業績報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對記者表示,外資險企一直沒有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在合資壽險公司中,中外股東之間關係的好壞決定了公司業務發展,常見的發展不好原因在於中外股東相互爭奪管理權,比如最近幾家股權變化較大的合資公司就是如此。在他看來,如果能夠不爭奪管理權,公司發展會較好。據他了解,中英人壽的中糧集團和英傑華兩大股東之間就是一個關係良好的代表,而中英人壽的發展也的確快速而穩健。

  而外資壽險和産險公司都存在的問題則是公司本土化比較差。比如有些企業,上層幾乎全是外資派來的外籍高管,下層則幾乎全是中國員工,公司的經營並沒有與中國文化傳統結合起來;還有一些公司,母公司對在華分支公司管理非常嚴格,造成管理層級冗多,進而在很多事務上的交流會耽誤很長時間,效率差。

  此外,王國軍表示,外資險企開設的分支機構普遍較少,這也是影響其發展的原因之一。另外,外資保險公司的空間佈局不夠健全。譬如很多中資公司的佈局就比較合理,不論中東西部,只要有市場空間,就會積極佈局,佔據先機;而外資一旦有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開設分支機構的設想,可能就會遭到外方股東反對,有時説服母公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眾多公司都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開展業務,反而忽視了經濟不發達地區市場,事實上,恰恰那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市場尚未飽和,比較容易進入,利潤也比較豐厚。

  談及外資車險業務,王國軍認為,要做好這個市場需要依賴於公司自身的先天條件、策略與技術等優勢,先天條件包括具有與母國車企互贏共進的合作關係,譬如現代財險、史帶財險等關聯母國汽車公司的險企就很有優勢,這樣的公司在車險領域將有較大發展。

  車險之外,外資保險公司的發展首先是要利用自身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王國軍指出,如果母國在華有諸多大企業,就可以很容易地將“企財險”打造成外資産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談及網際網路創新,王國軍認為,很多外資公司還不如中資公司做得好,因為相對而言,外資公司畢竟還是一個分支,而網際網路創新則需要較高的投入。因此,在投入和技術方面,外資公司難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外資險企相對中資險企在網際網路保險創新方面反而比較保守。

  王國軍同時也強調,所有這些“短板”也正是外資險企未來的市場機遇,如果能制定合理的策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外資險企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股東優勢,提升其在中國市場的佔比還有很大的可能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