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強麥期貨有望重煥生機

  • 發佈時間:2015-05-28 09:24:16  來源:新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政策市現鬆動,新標準獲認可

  一陣風吹過麥田,潔白的新麥花飛揚到了小夥子們的草帽沿上——近幾個月來,鄭商所強麥品種有關負責人員正忙著在全國各地舉辦強麥期貨新交割標準推介會,並時常抽出時間到麥田調查小麥長勢。在當前現貨市場強筋小麥價格遠遠高於普通小麥價格的背景下,他們想讓更多的投資者和制粉企業了解強麥期貨的新交割標準。在國內農産品最低收購價政策出現鬆動之際,他們相信,有了符合市場需求的新交割標準,強麥期貨重煥生機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農産品最低收購價政策出現鬆動

  對於國內的糧油經營企業來説,近10年以來,其經營環境和企業獲利能力整體在變差。市場人士告訴記者,除部分企業依靠收儲糧油獲得較多的利潤外,大部分企業生存困難,主要原因是國內糧油市場近10年來是“政策市”,很多企業經營不暢。

  據了解,自2006年以來,政府先後在小麥、玉米、棉花、稻穀等市場實施了最低收購價政策,雖然初期收到了明顯效果,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但由於逐年提價收購和在執行過程中出現過量收購等問題,導致國內糧油市場價格被嚴重扭曲,價格形成、傳導機制失靈,地區間、品質間、品種間的價差幾乎消失,加之大部分可流通貨源被政府控制,國內小麥、玉米等市場幾乎全部是“政策市”。強筋小麥市場雖然有自己獨特的運作規律,但也無法脫離大環境的影響,最終,交易一度十分活躍的強麥期貨也漸漸沉寂了下來,許多強筋小麥經營主體失去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平臺。

  不過,自去年開始,國內糧油市場鐵板一塊的“政策市”出現鬆動,棉花和大豆市場目標價格政策開始實施,相關品種的價格開始向市場回歸,今年政府又放鬆了對油菜籽市場的調控,連續調高的小麥最低收購價也停止了上升的步伐。市場人士認為,這些變化意味著強麥期貨有望迎來重生的機會。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強筋小麥收購、貿易和制粉企業在經營中的抗風險能力普遍偏低,企業經營的明顯特徵是貨物大進大出,資金需求量偏大,同時産品加工的技術附加值、品牌附加值和貿易利潤不高,而原料或産品的價格波動相對頻繁對企業利潤影響比較大。此外,國內強筋小麥價格的漲跌又通過進口小麥數量的增減、成本高低和國際市場小麥價格緊密相連,加之當前金融因素已經成為大宗商品生産和貿易企業不可回避的“基本面”,從事強筋小麥業務的企業迫切需要找到化解市場風險的工具和手段。

  強麥期貨新交割標準獲市場認可

  鄭商所農産品部的李亞鵬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為適應市場新變化,鄭商所近日對強麥期貨交割標準做了修改,基準品級的穩定時間要求在8分鐘及以上,容重也提高到了國標二級及以上,同時加大了穩定時間和容重不達標的替代交割品的貼水幅度。為促進強麥倉單的流通,打消提貨人的顧慮,並減少強麥倉單流通成本,新的交割制度還做出了水分減量由交割倉庫承擔的規定。此外,用於當月交割的倉單的註冊申請時間也縮短,由最後交易日(交割月第十個交易日)改為交割月第五個交易日,避免了拖延註冊時間而影響按期檢驗。新的期貨交割標準已自1601合約開始實行。據鄭商所交割部的許震介紹,鄭商所將在強麥質檢環節執行新的扦樣規範,並引入質檢機構,提升質檢的公開、公正、公平性。

  “希望通過這些修改杜絕以往強麥交割倉單摻雜的現象,並力爭在新麥上市前,通過各種宣傳推介方式讓更多的強筋小麥經營企業、制粉企業等了解和掌握強麥期貨新的交割標準,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找到規避風險的手段和方法。”李亞鵬説。

  期貨日報記者近日深入全國最大的制粉企業——五得利麵粉集團以及全國最大的掛麵生産企業——河北金沙河面業集團進行了調研,並與一些小麥産區的糧庫負責人、小麥貿易商及進出口貿易商等進行了座談。不少制粉企業負責人、貿易商告訴記者,強麥新交割標準符合市場需求,順應了我國強筋小麥産業的發展趨勢,後期隨著強麥期貨交易的日趨活躍,其將在我國強筋小麥種植、流通和消費等領域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

  期現貨結合助力強麥企業發展

  據記者了解,在強麥期貨交易活躍期間,很多強筋小麥龍頭種植企業、大中型麵粉生産企業和小麥貿易商、進口商紛紛參與交易,並收到了良好的避險效果,雖然後期強麥期貨市場交易萎縮,期貨交割標準也與市場實際出現些許背離,但很多企業還是對這個市場很關注。如今新的期貨交割標準已開始實行,並基本得到了市場認可,市場預期強麥期貨重煥生機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作為全國最大乃至世界第一的制粉企業——五得利麵粉集團十分注重利用強麥期貨市場為企業的生産經營進行服務。據該集團總經理楊懷世介紹,集團是一家專業化生産麵粉的民營企業,當前已在國內6省14地建有14家分公司,日處理小麥3.8萬噸,其中在河南新鄉建有一條只用強筋小麥生産專用粉的生産線。記者在該集團新鄉公司了解到,多年來公司常遇到強麥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的機會,通過中間貿易商在期貨盤面進行買入套保操作,公司採購到了大量質優價廉的強筋小麥原料,節省了大量資金,降低了生産成本。

  “河北金沙河面業集團是國內著名的掛麵生産企業,日處理小麥6000噸,有50條掛麵生産線,日生産掛麵1700噸左右,已連續6年保持全國掛麵生産和銷售第一。”該集團副總經理岳保文表示,好麥磨好面,集團採購的小麥原料很大一部分是強筋小麥,近幾年公司決策層很注重利用強麥期貨市場來幫助企業完成原料採購和産品保值,也十分願意接觸和利用期貨等新市場提供的平臺與金融工具為企業的生産經營服務。

  金沙河面業集團負責原料採購的業務經理魏彥紅説,近年來集團就近從強麥期貨交割庫安陽安林庫提了不少“交割麥”,不但品質有保證,而且還節省不少採購成本。

  北京天惠豐糧油貿易公司業務經理黃鵬認為,強筋小麥經營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小麥期現貨結合操作可以達到“兩鎖一降”的目的,即鎖定原材料成本、鎖定産品銷售利潤、降低原材料和産品的庫存成本和風險。

  黃鵬舉例説,對於在未來某一時間準備購進小麥原材料的企業來説,為了避免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就可以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保操作;制粉企業如果已簽約了小麥下游産品的售出,為了保證原材料的供應,或者制粉企業雖然認為當前的小麥價格已進入低價區,但由於缺乏資金或庫容有限而不能及時採購時,也可以通過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保操作。對於在未來某一時間準備出售小麥産品的經營者而言,為了避免産品價格下跌的風險,可以在強麥期貨市場進行賣出套期保值操作,提前鎖定利潤;由於擔心庫存小麥産品或原料價格下降,也可以採用賣出套期保值操作;為了節省庫存費用,則可以先在現貨市場上拋出庫存,同時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買入套期保值操作。

  河北石家莊的強筋小麥貿易商鄭銀凱告訴記者,進行強麥期現貨結合操作可以讓實體企業降風險、增利潤、穩發展,未來隨著強麥期貨市場交易的活躍以及強麥現貨市場越來越“市場化”,相關實體企業用好期貨工具將成為新時尚,國內強筋小麥産業也將得到良好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