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無風險套利的潛在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1-11 09:32:2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海通期貨期權投資者教育專欄

  我們在之前的專欄文章中多次介紹過無風險套利,例如買入一個低行權價的看漲期權,同時賣出一個高行權價的看漲期權,如果後者的權利金更高,那麼就會構造一個漲跌皆賺的牛市價差無風險套利組合。類似的無風險套利也可以在日曆價差、蝶式價差等組合中出現。事實上這種獨特的交易手法並非毫無風險,我們接下來將對其幾個重要的風險點進行介紹。

  一是收不抵支風險。即便是無風險套利,依然要佔用資金,價差一天不回歸合理,資金就要多佔用一天,虧掉的利息就越多。因此我們有時可以看到,套利點數可觀的遠月期權沒有人搶,近月的套利機會卻很渺茫。如果投資者是通過挂價等待的方式套利,在離當前價較遠的地方挂上限價單,成交後利用其他合約補充成為套利組合從而鎖定利潤,那麼挂單佔用的資金成本可能更高。

  二是“瘸腿”風險。人需兩足健全才能站穩,套利組合也需各部分完整才能控制風險。然而僧多粥少,無風險套利永遠是投資者爭奪的目標,有的人能搶到,有的人卻搶不到。徹底搶不到倒還好,沒有賺到錢罷了,只怕只成交了組合當中的部分合約,“瘸腿”的套利便不再是套利。因此為了增加自己的優勢,許多有能力的投資者競相用最好的設備從交易所拉專線,甚至對於伺服器安置地點的距離都有要求。

  三是滑點風險。看到和拿到是兩回事,為了防止“瘸腿”,許多套利系統並不會直接以對手價下單,而是以對自己更加不利的價格下單甚至下市價單。然而從委託發出到成交並非瞬間完成,那麼這段時間內期權價格就有可能發生變動,成交的價格就不再是之前看到的那個樣子,套利點數自然會受到影響。

  四是追保風險。如果投資者在接近滿倉的情況下進行套利,一旦持倉部位中的義務倉部分發生虧損,就有可能發生追保。如果虧損嚴重有可能造成強行平倉,那麼無風險套利就會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無風險僅指套利組合的無風險,許多交易所並不因組合風險的降低而減免保證金。因此即便持倉全由無風險套利構成,也有可能發生追保。

  五是交割風險。對於實物交割(例如上證50ETF期權)的期權,還有可能在交割環節出現風險。假如投資者構造牛市價差套利,同時擁有義務倉與權利倉,就需要在交收日持有與義務倉數量對應的足額標的物用於交割。一旦標的物連續漲停而無法買進,那麼投資者可能會發生違約。即便是該投資者能夠買進標的物,若交割日收盤前標的物價格大跌,那麼其當天在標的物上就發生了虧損。再者,即便是交割之前都沒有意外發生,交割後原權利倉行權所得的標的物在出手前也會存在持倉風險。

  風險與收益,就如同硬幣的兩面,風險消失,收益隨即湮滅。交易的世界裏盛傳這樣一句話“高風險高收益”。這看似睿智的交易哲學往往沒有為高風險者帶來收益,卻時常造成倉位的夭折。因此,認識風險的來源以及風險的結構十分重要。相同的收益,低風險的交易會先吸引到資本,逐漸達到高風險高收益,但這需要一個過程。期權的無風險套利機會也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

  傳統的交易中,多頭的風險就是下跌的可能,空頭的風險就是上漲的可能,期權相對複雜的收益結構使得風險更加可控。即便沒有無風險套利,投資者依然可以通過巧妙的期權組合,在最有把握的價格區間下注,也可以極力避免在不明朗的情況下出現過多虧損。 (海通期貨期權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