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期貨市場成為行業企業經營的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5-11-13 04:00:39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油脂油料系列品種作為國內期貨市場上發展最早、最為成熟的産業鏈品種體系,隨著品種體系和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油脂油料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也不斷深化,在大豆壓榨、飼料加工、禽畜養殖等實體産業經營環境複雜多變中,成為企業現代市場經營的有力工具。特別是近幾年來,基差定價、庫存管理、壓榨利潤避險等在産業得到普遍運用,看盤經營、參與期貨經營已經成為企業的必修課,油脂油料期貨在助力相關産業發展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大豆危機”改變企業市場參與程度。提起期貨交易對油脂油料行業的作用,行業人士對兩次“大豆地震”産業企業遭遇仍記憶猶新。大豆作為我國最早開放的大宗糧食品種,大豆壓榨企業較早地經歷了來自國內外市場的考驗。2004年,彼時國內大豆企業對大豆期貨的參與還處於嘗試摸索期,當年4月,之前長期以來持續上漲的大豆市場風向突變,國際市場上CBOT大豆短期內暴跌27.9%,一直習慣了現貨高庫存、同時偏好在期貨市場上做多的國內壓榨企業受到重創。市場機構統計,當時國內油廠虧損約80億元,外資企業趁機並購境內的大豆壓榨企業,大豆民營壓榨業幾乎全軍覆沒。歷經國際市場價格波動考驗的産業人士意識到,在開放的市場環境、大豆原料越來越依靠國際市場的情況下,不參考不運用期貨市場、完全被動接受國際市場價格風險,企業難以持續發展。在此之後,越來越多的産業企業參與到油脂油料期貨市場中來,2004年到2008年,法人客戶大豆持倉佔比從30%增長到50%。
2008年,受金融危機衝擊下,美國CME大豆期貨價格由7月初的1654美分/蒲式耳下跌至10月中旬的825美分/蒲式耳,短期跌幅達50%。受美盤價格巨幅下挫影響,我國大豆期貨價格從7月初的5855元/噸下跌至10月中旬的3081元/噸,跌幅為47%,同期現貨市場大豆跌幅相近。市場機構測算,在大豆價格波動最為激烈的9月至10月中旬,如從美國進口一船大豆,以每船大豆按6萬噸計,船一靠岸即虧損7200萬元。根據商務部的統計,9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為410萬噸,行業理論損失近百億元。但因為此時的行業企業普遍在採購大豆的同時通過國內期貨市場賣出豆粕、豆油避險或套利,使行業躲過了這場災難。據市場機構統計,僅10月份,參與期貨避險的前20名大豆經營企業期貨頭寸盈利額達到10.41億元,彌補了相應的現貨損失。實際上,據業內人士估算,儘管當時大豆價格跌幅慘烈,但在期貨市場的保護下,當年大豆壓榨行業的損失至10月底不超過14億元。
從2004年和2008年兩次大豆危機的對比不難發現,我國大豆産業企業對期貨市場的認識在不斷走向深入,期貨市場已經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CIS)
利用期貨市場
成為行業企業經營的新常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