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玉米大豆加工企業停機減産

  • 發佈時間:2015-10-20 22:29:4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長江期貨韋蕾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玉米期貨走勢一改前兩年區間震蕩的格局,從5月中旬開始演繹了一輪瀑布式下跌行情,盤面主力合約持倉量也達到上市以來高位,成為2015年農産品趨勢交易明星。

  大豆減産玉米産量略降

  黑龍江是傳統的大豆優勢主産區,且近期恰好是大豆大量收割時期,然而令人吃驚的是,目前幾乎難覓大豆蹤跡。僅在七台河、雞西、牡丹江等市發現成片的大豆種植,但相比玉米種植面積,該種植比例明顯偏小。玉米地多數尚未開始收割,且玉米秸稈大多仍呈綠色,玉米水分依然偏大。直觀感覺是玉米麵積佔耕種面積的70%左右,剩餘種水稻、大豆或經濟作物。在成本估算上,每公頃玉米的種植成本為10080元,大豆的種植成本為8350元。今年玉米價格按1300元/噸(去年1400元/噸),産量按10噸/公頃計算,利潤為2920元/公頃左右;大豆價格按3900元/噸(去年3700元/噸),産量按2.3噸/公頃計算,算上今年國家大豆價格每公頃補貼907.5元,預估玉米每公頃收益比大豆高1400元。因此,即使今年玉米價格降低,來年農民大豆種植意願仍很低(注:玉米為30%水分的潮糧,大豆為毛糧)。根據調研,農民普遍反映大豆播種面積減少15%~20%,轉而增加玉米播種,預計玉米種植面積增加10%~15%。

  單産方面,由於今年東北片區遭遇了一定的乾旱,加上積溫不夠和少許蟲害,農民普遍反映玉米、大豆單産下滑。其中玉米根據土地好壞單産在8~10噸/公頃,而去年整體在10~12噸/公頃,單産預估下降20%左右。大豆預估單産較去年(2.5噸/公頃)下滑5%~10%。

  綜合來看,受前期乾旱低積溫影響,玉米單産預計有所下降,但因種植收益高替代大豆播種面積明顯,整體産量降幅有限,預計在5%~10%;大豆種植面積依舊維持在較少的水準,加之今年大豆單産下降,大豆減産或達三成。

  玉米大豆加工行業舉步維艱

  受宏觀經濟不佳以及進口大豆、玉米價格倒挂影響,國産豆和玉米加工行業舉步維艱。據佳木斯當地一家日壓榨千噸左右的油廠介紹,今年他們幾乎沒有開工壓榨大豆,進口豆比國産豆大約便宜1000元/噸,按當前的油粕現貨價格算,企業大豆加工要虧損1000元/噸。而按照新糧2.05元/斤收購價,2.13元/斤的售價,企業大豆貿易每噸可盈利160元,因此企業選擇做商品豆貿易。據了解,這樣的情況較為普遍,目前黑龍江大豆産量約350萬噸,受大豆價格內外倒挂衝擊,流向主要集中于食品、蛋白粕加工領域,用於製造大豆飼料粕流的較少。整個黑龍江省就九三和恒大還有壓榨國産大豆的預期,其他油廠幾乎都處於停機狀態。

  玉米作為能量飼料的主要來源,70%用於飼料原料生産,30%用於酒精、澱粉、氨基酸、食用粉等深加工領域生産,但近幾年在國儲政策保護下,玉米內外價差高達400元,使黑龍江玉米深加工企業經營困難。據調研,目前澱粉加工生産1噸虧損350元,中糧、益海、鵬程生化等多數企業從8月份開始停機減産。還有走訪的食品粉加工企業,儘管年加工能力達30萬噸,但目前僅加工不到兩成。從玉米、大豆加工整體情況來看,加工企業維持弱勢,難給玉米和大豆工業需求帶來明顯提振。

  玉米貿易商收購謹慎

  受下游養殖需求低迷以及進口酒槽蛋白飼料、高粱、小麥等替代衝擊,産區玉米貿易需求欠佳。據寶泉嶺一家日收購量2000~3000噸的企業反映,受宏觀經濟差、國內外玉米價差以及原料替代影響,山東、廣東、福建等主銷區基本沒要貨,企業玉米發往外地數量較去年下降三成,目前主要銷往當地飼料和養殖企業。

  對於新糧收購,産區貿易商均比較謹慎。其一,去年有一些囤糧賭後市的貿易商虧損較為嚴重,所以今年在國家政策收購尚未開展之前,不會擅自開秤收購。其二,目前臨儲政策收緊,當地臨儲收購庫容又比較有限。從臨儲收購量來看,2013/14年度我國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量為6919萬噸,2014/15年度收儲8328.76萬噸,而2014年只拋儲2878.3萬噸,2015年拍賣500萬噸左右,很多陳玉米均未移庫,因此剩餘庫存有限。另一方面,代儲企業今年新建庫容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在於去年中儲糧與代儲企業對霉變的標準存在分歧,扣量較大,使得代儲企業去年不賺錢,加之已有代儲的水稻和玉米,庫容也有限。

  此外,調查發現農戶幾乎沒有玉米儲存設施,去年種植的玉米基本不走商業貿易渠道,幾乎全部交往臨儲庫,而臨儲庫沒有移庫,在目前收購價下調後農民售糧收益低微,今年玉米的流向將成為農民接下來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所以在臨儲收購政策收緊和當地玉米外發睏難的情況下,如果政府不出臺支援政策,今年新糧價格不樂觀。

  黑龍江大豆玉米尋求政策轉機

  大豆直補政策對農民種植積極性提振甚微,實施細節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貿易商反映儘管國家按60.5元/畝補貼農民,但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市場價格的監測,大豆平均銷售價監測時間段為去年10月到今年3月,而這段時間正好為國內外大豆高價期,因此採用的銷售平均價偏高,不能完全反映市場價格;其次是播種面積的準確性存在一些操作性難度,國家按照畝産350斤來核算産量,實際黑龍江畝産可達400斤,最終導致農民實際售價加上補貼根本達不到2.4元/斤的大豆目標價,削弱了種植大豆的積極性。

  此外,國家應加強對轉基因大豆流轉的管控。新的《食品安全法》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執行,儘管法規對轉基因標示、網路食品生産必須持照等作了明確規定,但最終還需執行力度。如果國家加強轉基因流向監控,這將遏制進口大豆摻兌食品,提振國産大豆需求,國産大豆或將迎來久違的春天。

  對於玉米政策,今年黑龍江玉米收購價格從每斤1.11元降到1元,霉變在2%以上,省級政府負責消化處理。如果按照這個政策實施,黑龍江預計有一半的玉米霉變率不符合臨儲標準,那將導致大量新玉米流通到市場上。按照農民心理底價,玉米潮糧價格跌至0.6元/斤(32~33個水,乾糧價格1600元左右),農民將普遍惜售,從而促推國家出臺政策。

  從本次考察結果分析,雖然今年玉米、大豆收成均低於去年,但玉米因播種面積增加、産量降幅有限,以及國儲龐大庫存,供大於求依然凸顯。且國家收儲政策收緊和玉米外銷困難使玉米市場收購主體普遍不看好後市,如果國家對玉米收儲標準不改變,今年黑龍江將有一半的不達標玉米被迫流向市場,玉米現貨價將難言樂觀,期貨市場將維持弱勢。

  大豆方面,如果國家加強轉基因流向監控,這將遏制進口大豆摻兌食品,提振國産大豆需求,在産量年年下降的背景下,未來大豆供需將趨緊,國産大豆價格有望止跌回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