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張旭一管四 業績落後分化近20個百分點
- 發佈時間:2014-08-11 08:16:4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編者按:基金經理“一管多”不足為奇,但越來越多的“菜鳥”基金經理也來湊這個熱鬧,就讓人犯嘀咕了。顯然,“人才荒”成為基金業無法回避的難題,並且會在很長時間裏鉗制行業的健康發展。在看到基金經理“一管多”整體業績走差的背景下,我們有理由呼籲每家基金公司去反思,在人才培養上做了什麼?如何採取有效措施挽留人才?是否需要提高基金經理轉職門檻?
逾四成基金經理“一管多”
南方基金張旭“一管四”業績分化近20個百分點
張旭執掌的南方盛元紅利年內收益率為9.82%,而他與杜冬松共同管理的南方新興消費進取同期收益率僅為-9.96%
基金經理“一管多”,在基金業已是習以為常的事,《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注意到,近期這一現象愈發嚴重,目前有逾四成基金經理同時管理兩隻及以上基金。
內人士認為,新基金迅猛發行、基金經理頻頻離職,是基金經理“一管多”的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是基金公司近些年疏于自身的人才培養,過分傾向於從外部“挖墻腳”填補人才缺口,導致基金經理明顯匱乏。值得注意的是,“一管多”基金經理所管基金的業績表現並不突出,同時業績分化較大。
逾四成基金經理“一管多”
一人最多扛下10隻基金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發現。目前在職的基金經理共955人,其中僅管理一隻基金的有311人,管理兩隻以上(分級基金分開統計)的基金有644人,佔比達67.43%,管理3隻以上基金的基金經理至少有421人,佔比為44.08%。即使考慮分級基金合併計算情況,也有逾四成基金經理屬於“一管多”行列。
統計顯示,955人中,華安基金的張晟剛同時管理的基金數量最多,達17隻,若按分級基金合併計算,也有10隻,且全部是固定收益類基金。緊隨其後的申萬菱信張少華、易方達石大懌、華安基金賀濤和天弘基金陳鋼均同時管理16隻基金,若按分級基金合併計算,也分別管理9隻(全部是指數型基金)、8隻(全部是貨幣基金)、9隻(全部是固定收益類基金)和7隻(全部是債券型基金)。
若僅考慮主動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統計顯示,共有463位基金經理參與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的管理,其中僅管理1隻基金的基金經理有274人,佔比為59.18%,即同期有逾四成(40.82%)的基金經理同時管理兩隻以上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即單從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經理考慮,也有逾四成基金經理“一管多”。
具體看來,同時管理3隻以上偏股基金的基金經理有53人,佔比達11.45%。其中,同時管理偏股型基金最多的是金元惠理的晏斌,共管理6隻基金,其中獨自執掌2隻,另外4隻均與他人共同管理。
産品擴容遠超基金經理增量
人才缺口繼續變大
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師告訴記者,大量基金經理“一管多”背後反映的是基金業的人才緊缺問題。這背後的原因表面看是公募基金經理大批離職和近一兩年新基金髮行火爆而造成的“供求失衡”,但深層次的原因卻是,基金行業對基金經理培養的不重視,缺乏人才貯備。“很多基金公司都不注重自己培養人才,因為這背後不僅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等待時間。越來越多公司選擇從別家基金公司挖墻腳來應對自身的人才荒,當行業內普遍如此時,老基金經理數量有限、基金數量又在不斷增加,沒有後備人才加入,人才荒自然日益加劇。”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市場上共有1732隻基金(分級基金合併計算),但同期基金經理僅有955位,即若1人僅管理1隻基金,將有777隻基金無人管理。為了讓所有的基金都有人管理,每位基金經理至少管理1.81隻基金,由此,“一管多”也就難以避免。
從基金公司角度看也是如此。有旗下基金經理數量和基金數量可比的85家基金公司中,基金經理數量小于旗下基金數量的基金公司有68家,佔比達八成,這些基金公司旗下的部分基金經理必然存在“一管多”現象。而且觀察發現,旗下基金數量越多,基金經理數量與旗下基金數量的差值越大,即基金經理“一管多”的情況越厲害。同期也有浙商基金、益民基金、英大基金、興業基金和德邦基金5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數量大於旗下基金數量,也有圓信永豐基金、永贏基金、中信建投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數量和旗下基金數量持平,但是這些基金公司不是小規模的基金公司就是成立不久的新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數量均不多。
此外,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10日,共有125位基金經理離職,同期有141人被新聘任為基金經理,兩個數值的差為16人,即年內基金經理隊伍僅增長16人。而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數量已達184隻,基金經理的人才缺口之大可見一斑。考慮到141位新聘任的基金經理中,有不少都是跳槽的基金經理,即並沒有實際為基金經理隊伍的人數帶來增長,則這一人才缺口可能更大。
基金經理“一管多”業績分化
南方基金張旭業績分化最明顯
基金經理“一管多”是形勢所迫下的無奈之舉,業內對此最擔心的就是多只基金會分散基金經理的精力,讓其分身乏術,最終影響基金業績表現。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統計中,除金元惠理基金的晏斌外,南方基金張旭、景順長城基金楊鵬和余廣、國泰基金王航、建信基金馬志強和交銀施羅德基金管華雨6每人平均同時管理4隻偏股型基金。即上述7人是管理偏股型基金中“一管多”最明顯的7人。記者以這7人為考察對象,整理其管理的共計30隻的偏股型基金的年內業績發現,“一管多”基金經理所管基金,業績表現落後同業平均水準,且業績分化明顯。
統計顯示,30隻被“一管多”基金經理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年內的平均業績為-1.21%,遠遠落後於同期全部可比偏股型基金平均2.98%的平均年內收益率,更有16隻年內業績收負。
基金馬志強所管4隻基金的首尾業績差異也超過13個百分點,具體看來,其獨自執掌的建信進取、建信雙利策略主題和建信穩健年內收益率分別為-9.88%、-4.28%和3.90%,而馬志強與陶燦共同管理的建信優化配置的年內收益率為3.91%,即最好業績與最差業績相差13.79個百分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