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存量博弈背景下不悲觀 私募重拾“阿爾法”策略

  • 發佈時間:2016-04-27 08: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儘管昨日上證指數探底回升,收漲0.61%,但滬市1343億元的成交量卻創了近期新低。面對以螺紋鋼為代表的商品期貨的火爆行情,以及貨幣、保本等低風險基金的熱銷,歷經數次下跌後,A股投資者正面臨“存量博弈”的尷尬處境。

  1488億元、1406億元、1343億元——最近3個交易日,滬市成交量延續低位徘徊格局,距離年內最低成交量(3月11日1285億元,撇除熔斷行情時的非正常地量)僅一步之遙。存量資金博弈背景下,不少追求絕對回報的陽光私募不得不降低投資回報預期,重拾“阿爾法”策略。

  存量博弈環境“不悲觀”

  “面對經濟數據超預期和週邊市場回暖,市場該漲不漲,上周又在沒有實質利空的情況下暴跌,説明市場非常敏感。”昨日,重陽投資基金經理陳蘇明告訴記者,市場博弈特徵明顯,捕風捉影的利空也能導致“羊群效應”般的拋售。

  在陳蘇明看來,自去年6月以來三輪下跌帶來的陰影依然存在,但鋻於目前不錯的宏觀經濟及貨幣環境,市場大概率不會重現非理性大跌,他相信二季度後貨幣政策依然會保持適度寬鬆狀態。

  朱雀投資基金經理也認同“存量博弈”特徵。他認為,目前市場只是存量資金在估值區間來回博弈震蕩而已,在現有經濟環境回暖、匯率穩定的情況下,投資者現在沒必要太過悲觀,上證指數的底部大概率也在不斷抬高。

  最近,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注意到市場有些“不正常”的特徵——大家張口閉口就是“國家隊”;大家普遍悲觀,卻以不低的倉位做短線;即使樂觀的投資者,也發現找不到真敢下手的股票。

  陳傑進而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存量資金博弈帶來的扭曲心理下,市場熱點輪動非常快,沒有賺錢效應,也沒有一條持續的行業主線,這樣就很難吸引期望通過佈局核心産業,來賺取長線收益的資金入場。

  與陳傑觀點類似,海通證券策略師荀玉根也做出“大格局仍是存量資金博弈”判斷。從基本面分析,他認為2016年是牛市過後的“休整期”,市場維持震蕩格局,而從資金面分析,市場進入“資金緊平衡期”,主要是存量資金博弈。

  荀玉根認為,資金入市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超級大戶率先入場;第二階段機構投資者入場;第三階段散戶入場。目前,超級大戶入市還沒有看到,預計下半年養老金將入市,但初期資金量不大,難改當前資金供需的大格局。

  “儘管股指方向性選擇並不明朗,但A股市場容量夠大,仍然存在結構性機會。並且,資金有望‘脫虛向實’,在估值和盈利間找到平衡。”26日,諾亞財富首席研究官金海年判斷,今年市場將呈現一個存量博弈中的震蕩行情。

  不過,金海年認為,存量資金博弈下仍有結構性機會,例如受益於供給側改革及經濟復蘇預期的中上游煤炭、鋼鐵等傳統週期行業。此外,週期類商品的漲價主題的表現也值得期待,包括黑色金屬、焦炭等商品期貨現貨和以豬肉、棉花等農産品相關行業公司。

  源樂晟投資總經理曾曉潔認為,市場短期已由單邊下跌轉為震蕩,中期市場則將重回“阿爾法”,長期來看,居民資産配置結構變化將帶來長期牛市。因為,經過市場幾輪大幅度調整後,部分行業和個股已逐步進入估值合理區。

  “市場既不可能迎來類似2008點的V形反轉,也不太會像2013年典型的主機板熊、創業板牛,更大概率會是一個結構化的行情。”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認為,指數在震蕩中上行,價值股和成長股都會迎來一定的投資機會。

  私募重拾“阿爾法”策略

  基於不同的投資邏輯和方法,“阿爾法”策略與“貝塔”策略是私募經理最喜歡的兩類不同的投資策略。前者重選股,輕擇時,“自下而上”發掘個股;後者則基於“自上而下”的宏觀判斷,輕選股,重擇時。

  在存量資金博弈的環境下,市場難有整體趨勢性機會,於是注重精選個股的“阿爾法”策略再次受到私募追捧。

  “A股本輪反彈行情並未結束,維持3300點反彈目標不變,但對中長期持謹慎態度,目前估值仍然偏高。”泓信投資董事長尹克判斷市場不會有反轉行情,震蕩盤整的概率更大一些,今年將堅持“輕貝塔,重阿爾法”的投資邏輯。

  尹克的觀點在私募中較具代表性。曾曉潔也認為,市場中期將重回“阿爾法”。因為,從估值層面看,部分板塊估值仍處於較高位,而包括金融、地産及必需消費品在內的部分板塊估值,則已回落至均值低位。

  在曾曉潔看來,此時投資者首先應該恰當“擇時”,除右側交易外,考慮增加左側交易——當前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已經出現變化,絕對收益資金已經逐漸佔據主導地位,而多數絕對收益資金都是右側交易,此時左側交易的價值凸顯。

  個股估值分化背景下,捕捉結構性行情正變得“有利可圖”。曾曉潔稱,估值水準的回歸為精選個股提供了空間,市場情緒經過半年以上的調整,正逐漸平穩,而具備成長前景的股票在經過基本面跟進後,也會成為不錯的投資機會。

  “目前,爭議市場是反轉還是反彈已經意義不大,如何把握住結構性機會,享受到收益才是王道。”楊玲判斷,未來市場不會走出2013年這種典型的“主機板熊、創業板牛”的結構化行情,成長股和價值股都有機會。

  如何應對存量資金博弈帶來的反覆震蕩,楊玲認為,資金會更青睞景氣度向好的行業,以及估值合理有業績支撐的標的。而在穩增長、促改革的背景下,在供給側改革加減並用的邏輯下,新舊經濟體都會出現一定的投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私募重拾“阿爾法”策略捕捉結構性機會,但在全球資本回報率整體下降的環境下,部分務實的私募已將今年的預期收益目標降低,而在選股思路上,他們也不再追逐“風口上的豬”,而是抱住地上“慢走的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