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深圳成私募成長沃土

  • 發佈時間:2016-03-21 07:31: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過去十年,中國私募基金風雲激蕩,截至去年底,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已有24054隻,認繳規模高達5.07萬億元,實繳規模4.05萬億元,逐漸成為資本市場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

  在昨天舉行的第十屆中國(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論壇上,全國基金私募大佬齊聚一堂,共商私募基金行業的新變化、新發展和新機會。記者在現場獲悉,截至去年底,深圳目前所有已備案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總數達到4219隻,管理規模達到7610億元,是私募基金的前沿陣地之一。

  深圳私募發展迅速

  金融業是深圳的支柱産業之一,這裡也是國內私募基金最活躍的城市之一。近年來,深圳市政府一直大力支援私募基金的發展,並針對私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並輔以諸多先行性改革舉措,為私募基金的發展提供優良環境。

  “深圳近幾年依託前海蛇口自貿區國家級戰略平臺,已經成為私募基金業的前沿陣地和私募基金業最活躍的城市之一。”深圳市金融辦副主任肖志家在會上表示,截至去年底,深圳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管理公司已達到5161家,所管理的基金總數達到4219隻,管理的規模達到7610億,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所有的項目基金人才和資訊網路都已經遍佈全國,並開始向海外延伸。”

  據肖志家介紹,深圳去年高新技術産業産值達到2.1萬億以上,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的增加值達到5847.9億,增長13%。從全口徑來看,深圳各類PE/VC機構目前已經達到4.6萬家,註冊資本超過2.7萬億,體現出深圳各類綜合創新生態體系正在不斷完善。

  一個新的業態是,深圳市政府對産業支援政策也在做重大調整,去年底,300億政府引導資金已經落地,同時與十幾家來自國內外的基金展開了合作。據肖志家介紹,去年深圳前海産業母基金市場化、民間化的資本已經有超過200億的基金落地。“此外,前海外向股權投資KF2P參與者也非常踴躍,已經有近百家國內外知名的管理人獲得了試點資格,已經有15隻基金髮行,有近200億的資金從境外進來。”

  大資管時代機構特色很重要

  深圳私募基金的快速發展只是行業的一個縮影。在進入大資管時代後,私募基金的未來格局還將發生顯著變化。在昨天的論壇中,不少業內專家就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程厚博認為,大資管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需要看到的是行業最核心的東西——投資能力。“現在好多已經出了問題的公司,實際上就是因為沒有投資能力或投資能力不足,無法為投資人帶來較高的回報,所以做大資管的公司一定要有其核心投資能力。”他提醒投資者,目前有的公司沒有投資能力卻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誘惑投資者,一般都是為了募資。“需要小心這些沒有投資能力的公司,慎重出手。”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劉波則直言“私募行業是最聰明的基金、最聰明的人到這個私募行業來拼”。他認為,目前私募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對有經驗的投資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行業人才很難尋找。此外,投資項目難找也導致機構之間競爭激烈。“如何打出特色,如何推廣品牌,這是大資管時代對私募行業的一個挑戰。”

  記者了解到,深創投近兩年在大資管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努力。據劉波介紹,深創投在基金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設了一個公募基金,這是一個嘗試。另外,也做了很多二級市場的基金、並購的基金等。“大的機構在産業上下游延伸,小的機構要打出一些特色,在專業化方面進行探索。”

  監管趨緊反而是機遇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私募行業的監管趨勢漸緊,如資訊披露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慶表示,政策、制度和環境發生變化“一點都不奇怪”。

  “整個行業的發展包括管理人的成長,最重要的就是守法合規。”王慶認為,如果基金業協會或者證監會有了更明確的指引,那麼機構在人員配置、工作流程和內部制度上,就都有了執行目標,可進一步提升行業門檻,這對增強行業的整體素質大有好處。

  廣東新價值投資有限公司投委會主席羅偉廣對上述觀點表示認同。他表示,私募行業現在服務於整個中國金融改革和實體經濟發展,隨著要求不斷提高,將會在這個過程淘汰一批機構;真正想陽光、想做大的機構,自然會被拉進競賽的圈子裏。“如果沒有先松後緊的過程,一直都是‘老面孔’,這個市場就不會活躍。”

  羅偉廣認為,從策略上先松後緊是對的,如果一直這麼緊,私募牌照太難拿,也不利於私募行業的發展。“畢竟‘高手在民間’,需要給更多人入圍競賽的機會。在先松後緊的過程中,也肯定會有更多又好又新的公司涌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