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最牛私募一年豪賺14倍 往屆冠軍重返業績前十

  • 發佈時間:2016-01-20 09: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隨著産品凈值的陸續更新,陽光私募行業年度排名戰也近收官。

  2015年的A股,牛市、熊市和震蕩市輪番上陣。熊市中能否及時止損保住牛市收益、震蕩市中能否成功把握反彈成為考驗私募管理人的兩大難題;徐翔被捕,旗下産品被數據統計機構相繼“踢出”排名,又給2015年私募業績排名戰增添了幾分撲朔迷離。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陽光私募行業2015年平均收益為38.01%,與股票市場相關度最高的股票型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也達到了38.18%,遠超過大盤同期9.41%的漲幅。

  數據顯示,股票型産品的年度業績冠軍被深圳市華銀精治資産(下稱“華銀精治”)的“華銀精選”以1403.07%的超高收益摘得,此前的奪冠熱門“象輿行思源1期”以423.73%的收益位居股票型私募亞軍。另外上海呈瑞投資和廣東新價值投資兩家昔日冠軍也有産品捲土重來,衝進業績排行榜前十。

  業績冠軍豪賺14倍

  數據顯示,“華銀精選”近半年未在其託管平臺公佈凈值,就在市場一度認為年度冠軍將花落浙江象輿行投資之時,“華銀精選”凈值浮出水面,最終以1403.07%的收益率力壓“象輿行思源1期”成為年度冠軍。

  “2015年,公司的投資組合中有1隻重倉股今年翻了10倍,下半年最高漲幅近800%;另有3隻個股漲幅超過5倍。華銀精治2013年開始佈局“金證股份”,持有期間該股最高漲幅超過15倍,今年最高漲幅近500%。”格上理財一位熟悉華銀精治的分析師透露稱,公司在操作上持股高度集中,持股週期一般在1-2年,期間會做波段操作。

  公開資料顯示,華銀精治成立於2007年,業務範圍涵蓋私募基金管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定向增發股權激勵、財經公關等。格上理財數據顯示,“華銀精選”股災前的收益率為85.31%,但股災後其業績持續爆發,漲幅達711.09%。

  奪得榜眼之位的“象輿行思源1期”表現同樣不俗,2015年收益率達到423.73%。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3年8月的象輿行投資註冊地為寧波,“思源1期”成立於2014年8月19日,總經理陳文目前並無基金從業資格,屬於民間派代表。

  産品凈值曲線顯示,“思源1期”在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中凈值漲近4倍,股市調整中産品提前減倉躲過了暴跌,又把握住了10月和12月的反彈實現凈值再度上漲。上市公司三季報數據顯示,“思源1期”在2015年三季度股市調整時抄底買入“浙江金科”及“華紡股份”,入駐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而上述兩隻股票在四季度反彈時,最大反彈幅度分別達到了70.85%和32.83%。

  格上理財數據還顯示,澤泉投資辛宇執掌的“澤泉景渤財富”、兆益投資旗下的“兆益1期”、穗富投資旗下的“穗富1號”等5隻産品收益率均超過了200%;尊嘉資産宋炳山掌舵的“穩健增長(外貿)”、天啟德鑫資産旗下的“天啟螣蛇”和思考投資的“思考一號”收益率也在150%以上,入圍年度業績前十。

  黑馬衝勁不俗,而老牌私募在2015年的表現亦可圈可點。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北京和聚投資、深圳展博投資、上海混沌投資、上海理成資産、巨杉資産、博道投資等知名大型私募機構均有産品在2015年獲得超1倍的收益。此外重陽投資、朱雀投資、星石投資等也有代表性産品獲得50%以上的年度收益。

  昔日冠軍捲土重來

  對於資産管理行業從業者來説,“衝得猛”固然能給私募管理人帶來不小的市場名氣,隨之而來的是産品熱銷和規模擴張;但2015年股市震蕩中超過1000隻産品被提前清算,不少私募關門歇業的事實也證明,“活得久”是對私募管理人更為嚴峻的考驗。

  在陽光私募行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冠軍魔咒”,即當年的私募冠軍甚少能夠蟬聯第二年冠軍。記者梳理統計過往幾年私募冠軍現狀便發現,不少冠軍在奪冠之後迎來了規模的急劇擴張,但卻因投研能力不足、核心基金經理出走、原有冠軍團隊分道揚鑣等原因,公司業績出現較大波動,市場名氣不再。

  以2010年私募冠軍世通資産為例,在當年以96.16%的收益奪冠之後,投研能力沒能跟上規模擴張的步伐,業績一路下滑,旗下基金凈值最低曾跌至0.5元。格上理財數據還顯示,公司旗下基金急漲急跌的特點明顯,代表産品“康莊1期”2015年最高收益達到85.76%,但股災期間最大回撤也高達81.47%。

  銀帆投資在2012年以54.44%的收益率奪冠之後,公司核心人物,“民間派高手”王濤卻因“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離開銀帆投資。格上理財數據顯示,目前公司有多位基金經理,但投資理念和操作手法各不相同,基金經理間近兩年業績差異較大,均在30%左右。

  而唯一打破過“冠軍魔咒”的創勢翔投資(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奪冠),卻也在2014年因為公司股東不認可核心基金經理黃平的投資方式,上演了一齣分家事件。

  昔日王者的命運起起伏伏,但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卻有呈瑞投資(2011年冠軍)和廣東新價值投資(2009年冠軍)兩家昔日冠軍捲土重來,重回業績排行榜前十。格上理財數據顯示,呈瑞投資旗下的“永隆精選基金”以206.72%的收益位列排行榜第六;新價值投資旗下的“卓泰2號”以240.85%的收益率摘得股票型産品業績第四。

  “現在的私募行業比起五六年前我們剛出道時競爭要激烈得多,但現在依舊存在同質化問題。如果都靠發同類型的産品,打榜來擴規模,這條路只會越來越難走。”新價值投委會主席羅偉廣此前曾向記者表示稱,私募基金當前需要從差異化的角度,選擇細分市場做出機構的個性。據記者了解,新價值投資近年來便開始拓展新的投資領域,其于2013年8月成立定增基金,逐步涉獵一級半市場;2015年又獨樹一幟地成立4隻“舉牌基金”,開始對一二級市場聯動的探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