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債市調整債基贖回壓力增大 基金經理調整策略控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5-09 08:27: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近期,東北特鋼、上海雲峰、中煤華昱、中鐵物資等債券違約事件接踵而至,無論民企還是央企均被殃及,債市的實質性違約也讓債券投資面臨考驗。接受採訪的多位基金人士表示,債市違約的常態化為債市投資敲響了警鐘,基金已加強對債市風險的分析,強化對持倉債券的評級和篩查,在投資策略上,也將以風險防範為主,並採取波段操作、適當挖掘被低估債券等方式來捕捉投資機會。

   債市違約頻發

   債基近1月平均虧損1%

  債市違約頻發正在殃及債券投資的收益水準。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開放式債基最近1個月的平均收益率為-1.0%;過去3個月,開放式債基的平均收益率為0.3%,仍維持正收益。

  債市違約引發的債基投資虧損也引發了債券基金的贖回。華夏基金董事總經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韓會永表示:“近期債券市場出現波動,行業內包括我們的部分債券基金均出現了一定贖回。這些贖回的投資者,有的是基於對市場的判斷規避短期波動,有的是進行資産配置的調整。我們管理的債券基金配置的都是短融、金融債和中短期高等級信用債等流動性較好的資産,較好地應對了投資者的贖回。”

  但韓會永也表示,隨著市場企穩,最近基金也出現了一些申購,顯示投資者對於債券市場仍然存在配置需求。

  北信瑞豐基金經理李富強分析,當前債市違約案例的具體原因是多樣的:一是受行業週期影響,部分行業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低迷;二是公司治理方面的突變造成企業信用風險上升,如大股東變更、股東股權之爭或公司核心人物變動等;三是公司發生重大資産重組對公司資産和盈利能力造成負面影響,核心資産的剝離等都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

  李富強稱,截至2016年2月末,債券市場總託管餘額為49.7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託管餘額為14.8 萬億元。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債券違約率和違約規模與當前市場債券存量不相匹配,未來我國債券市場違約常態化將是必然趨勢。

  對此中加基金分析,首先,目前經濟處於“三期疊加”時期,下行壓力較大,重化工行業特別是週期類行情景氣程度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第二,經濟結構性問題較大,鋼鐵、煤炭、有色等行業産能過剩問題嚴重,面臨較大的去産能壓力,相關行業甚至出現全行業虧損;第三,部分企業“造血”功能下降,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導致部分企業盈利水準下降,現金流惡化;第四,週期類行業融資環境更加不利,週期類行業原有債務負擔重,滾動融資要求高,加上銀行對該類行業信貸收緊,造成部分企業融資出現困難;第五,個別企業存在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導致股權或者控制人變更等事件引起的違約等。

  韓會永也表示,債券違約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速的下行。“在外部需求和內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部分行業企業産能過剩、銷售困難、産品價格下跌,伴隨成本上升、虧損嚴重、週轉困難,獲得外部融資支援的能力下降,在流動性不足以償還債務的時候就發生了違約。此外,部分企業公司治理出現了問題,正常生産經營都受到影響,出現違約也不奇怪。”韓會永説。

   債券投資以防風險為主

  債券市場違約的常態化為債券投資敲響了警鐘。多家公募已經加強對債市信用風險的分析,強化對持倉債券的評級和篩查,在投資策略上,也將以風險防範為主,並採取波段操作、適當挖掘被低估債券等方式來捕捉投資機會。

  李富強表示,在未來投資中,一方面加強信用風險的分析,盡力避免信用風險引發的信用利差擴大或債券直接違約對基金估值和收益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適當注意被低估債券的挖掘,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增強收益。

  韓會永透露,對於由於行業企業經營環境惡化或公司治理問題導致違約風險上升的企業,根據債券的具體情況,採取了調降信用評級、剔除債券池和清倉等操作,以規避信用風險。

  中加基金錶示,在投資風險防範方面,一是加大信用研究團隊建設;二是完善公司內部信用評級體系;三是加大信用風險研究力度;四是加強對企業的調研,防範風險于未然。

  談及二季度市場的投資策略,中加基金認為,二季度債券市場的波動性會加大,策略上採取波段操作的思路,提高産品組合收益率。在投資時機上,重點關注市場流動性衝擊、違約事件衝擊造成市場情緒面大幅波動,帶來的債券市場或相關債券超調的投資機會。

  韓會永也認為,中期來看,經濟增速仍將有所下行,債券市場仍存在機會。二季度將主要投資于高等級信用債券和利率債,重點放在把握債市的交易性投資機會上;近期債市的調整使得部分債券的配置價值得到提升,對於一些高等級的中短期品種可適當加大配置力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