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民生加銀子公司遭罰 銀行係基金掀翻多米諾骨牌?

  • 發佈時間:2016-04-26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基金子公司的發展亂象一直被業內所詬病,即便在證監會2014年出臺監管政策後似乎也依然沒有好轉,近日,該領域的“老大”民生加銀資産管理公司就被證監會處罰,儘管對於違規項目沒有明確説明,但這一事件卻説明瞭基金子公司業務中隱藏的風險。

  數據顯示,在排名靠前的基金子公司中,銀行係已成為絕對主力,專家也坦言,這與其股東背景是分不開的,但對於含著“金鑰匙”的銀行係基金子公司來説,靠通道業務躺著賺錢的美好時代或許即將結束。

  民生加銀資管成行業“出頭鳥”

  據北京商報報道,近日,證監會對去年12月面向證券期貨機構開展的現場檢查工作結果進行了公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處在銀行係基金子公司規模老大位置的民生加銀資産管理公司,也在處罰名單之列且被點名披露。證監會表示,擬對民生加銀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暫停特定客戶資産管理計劃備案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民生加銀資管業務範圍已經延伸至股權、債權及收益權投資,具備類信託、類PE、投資、基金、期貨等多金融服務功能。資料顯示,民生加銀資管于2013年1月24日成立,截 至2014年末,民生加銀資管專戶規模便已突破4600億元達到4663億元,位列基金子公司規模榜單第一名,佔到行業總規模的12.5%。而到了 2015年末,民生加銀資管的規模更是驚人地突破8000億元,達到8068億元,是截至目前規模最大的銀行係基金子公司。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民生銀行在房地産、能源、交通、文化等諸多領域的深厚産業背景,民生加銀資管充分利用在資金、項目、産品支援等方面與民生銀行的協同效應。

  目前公募基金子公司市場上,除民生加銀資管外,多數擁有銀行係股東背景的基金子公司規模均已輕鬆超千億元,因此“銀行係基金子公司”也被市場譽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基金子公司。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也顯示,截至2015年底,規模排名前20的基金子公司中,銀行係基金子公司就佔到了7個席位,位列前三名的均為銀行係基金子公司,除民生加銀外,緊隨其後的深圳平安大華匯通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規模也突破7300億元達到7378億元,第三名招商財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規模也已接近 5500億元。此外,上海浦銀安盛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交銀施羅德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建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銀行係基金子公司,截至去年末規模也均已超過1900億元。

  股東支援成規模增長決定因素

  另據經濟觀察報報道,雖然銀行背景的子公司在爭取客戶資源方面有優勢,但其中亦有差異。一位基金分析師稱,銀行係基金子公司的發展差異和股東背景及股東支援力度有一定關係,一般城商行因網點異地擴張受限,在客戶資源上無法和全國性商業銀行相比,所以城商行旗下的基金子公司發展的速度不及大型商業銀行旗下的基金子公司。

  基金子公司不同於公募的註冊審批制,基金子公司採取較為寬鬆的報備制。按有關規定,基金子公司可投資于非上市交易的股權、債權和其他財産權的業務,投資範圍比信託、公募基金更廣,被稱為“萬能牌照”。2012年11月第一家基金子公司獲批,規模快速擴張,2013年底達9700萬元,2015年底業務規模已達8.57萬億,三年時間翻了近9倍。“相比公募,基金子公司的戰略方向選擇非常廣泛,各家公司的發展戰略也各不相同。”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總結道公募基金子公司大概有四類發展方向。

  一是依託銀行體系,業務呈現銀行業務體系延伸的趨勢;二是依託信託公司,為信託公司做整體業務的延伸;三是為公募基金做産品線延伸,主要以投資型專戶為主。此外一類是保持較高的業務獨立性,沿著自身專長和資源稟賦做業務。該模式也分兩種:一種是通道業務為主,另一種以主動管理業務為主。

  “對基金子公司來説,最主要的還是通道業務。”上述好買基金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擔憂風險或逐漸暴露

  國泰元鑫資産管理公司總經理梁之平此前就表示,通道業務為主的業務結構加大了風險管控壓力。“目前的大部分通道業務本質上是銀行信貸業務,三五年後或會消亡,其他國家很少有專門金融機構來做通道業務,這是源自中國獨特的金融管制,今後隨著利率市場化和銀行業改革,這塊業務慢慢會回到銀行中。”

  “特別是子公司的興起,借助了非標資産迅速發展的東風,但快速發展中也留下了一些問題。首先,通道業務較多,賺的還是牌照的錢,缺乏核心能力;第二,融資類業務的信用風險逐步顯現;再次,專戶産品中存在分級杠桿産品。這些問題的出現,也制約著非公募業務的發展空間。”上述好買基金研究人員表示。

  用益信託分析師廖鶴凱就對北京商報表示,目前銀行係基金子公司開展的很多通道業務中,可能存在投資標的不明確甚至資金有被隨意挪用的情況,儘管監管層已經禁止開展資金池、一對多通道,但業內也不乏通過一些交易結構轉換的方式間接開展“一對多”。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分析師樊迪指出,對於通道業務而言,大部分資管業務來源於不滿足銀行信貸條件的業務,資産品質相對低於銀行。同時,一些銀行也可能為化解流動性風險,通過資管公司來接盤不良資産,這對不清楚投資標的的投資者而言也是一大風險。

  當然對於整個金融行業而言,實質性風險並未得以解決,而僅表現為風險在金融機構間的轉移和蔓延,恐怕何時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