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長盛基金:明年債市機會在上半年

  • 發佈時間:2015-12-24 09:07: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瑞  責任編輯:田燕

  “買債券與投資股票在投資基本面的邏輯上是有區別的。投資股票看公司未來的成長性,買債券則是看它未來會不會出現惡化。”長盛基金債券型基金經理張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簡單來説,一個是找亮點,一個則是找缺點。

  買股找亮點 投債找缺點

  談到債券市場,近期被提及的熱點便是信用債違約頻頻,大多發生在産能過剩的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由於過剩行業風險的暴露,不景氣的公司債券成了“燙手山芋”。

  “過剩行業的債券很少能夠獲得我們內部評級的認可,即使通過的也多是龍頭企業的短融,首先它們的體量很大,決定了它不能賭博式擴張;雖然本身業績受行業影響,有較大虧損,但虧損短期仍處於可控範圍內。此外,龍頭企業資金實力雄厚,且有技術做支援,還債能力很強。目前過剩行業的企業受週期性影響,違約風險以及負面新聞將會逐漸增多,我們將採取更為審慎的原則進行信用風險評審。”張帆説。

  “投債券與做股票在投資基本面的邏輯上是有區別的。”張帆告訴記者。他認為,投資股票看公司未來的成長性,投資債券則要觀察它未來會不會出現惡化。一個是找亮點,一個是找缺點。風險偏好的不同決定了邏輯的不同。

  “上市公司業績轉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追加投資。然而追加投資恰恰是做債券的人不喜歡的,因為上市公司花錢了,還不一定還得上;此外,公司的現金流也會受影響。”張帆説。

  他表示,因為這一點做債券的基金經理會儘量避免高度依賴投資的領域。例如股票市場上熱捧的TMT行業,本身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它的融資渠道大多就是權益市場,而不適合固定收益類。固定收益投資者更偏愛正常生産經營,並有穩定業績增長的公司。

  把握“有保有控”

  投資機會

  “整體來看,從今年年底到明年全年,貨幣大概率會維持在相對寬鬆的局面,有利於債券市場繼續走牛。”張帆表示,從年末來看,中國經濟仍然處於還在尋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過剩産能要出清,即供給側改革;另外一方面,要關注“有保有控”中的“保”增長措施,中國經濟體量大,需要考慮到社會的穩定,不能一滑到底,就不能讓其完全市場化出清。

  展望明年,張帆認為,把握“有保有控”會有不少的選擇空間。在信用債投資上,首先應儘量避免投資過剩産能行業的企業。另外,投資標的的選擇上,還要著眼未來3到5年,對行業未來發展做預判,要選擇行業前景比較好、有風險溢價又比較便宜的債券,同時要規避一些未來行業風險比較大的公司。微觀上來看,還是立足於選擇企業財務狀況良好,股東結構簡單的公司債券。

  在張帆看來,債市的機會在明年上半年。首先是季節性因素,投資機構都會從上半年開始配置;此外,明年若權益市場全年不啟動,債市機會比較多,啟動得越早,債券的牛市資金會越早被分流,逐漸從債牛轉向股牛;倘若股市是慢牛,這一轉變過程會慢一點,維持利率低位震蕩的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