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外匯期貨亟待面世

  • 發佈時間:2015-08-17 00:56: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對比國際成熟市場的外匯衍生品市場品種和交易規模,我國外匯衍生品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市場參與者殷切期望我國場內外匯期貨交易品種儘早推出。

  “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的擴大,匯率對衝工具需要進一步豐富,在降低對衝成本、提高交易便利和爭奪定價權方面,中國推出外匯期貨很有必要性。尤其目前中國企業對衝人民幣波動風險的需求更顯迫切。”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

  不同於場外外匯衍生品,外匯期貨具有合約標準化、中央對手方清算和流動性較高等特點。同時,外匯期貨市場交易成本低,可以幫助參與者獲得接近銀行間市場的價格。難以獲得銀行風險管理服務的我國中小企業,可以進入外匯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業務,降低外匯風險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外匯匯率期貨的推出可以增加市場的交易流動性,從而降低企業進行對衝、套保等採取的中間成本。另外,進行場內交易的公開性好、透明度高,容易實現資訊對稱,也更容易把握市場趨勢。”張靜靜説。

  彭博補充稱,推出外匯期貨對於提高人民幣市場定價權,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準都有非常大的好處。

  “中小企業更傾向於使用外匯期貨避險。”劉文財告訴記者,中小型公司在場外市場的交易成本稍稍高於場內市場(場外價差大約是20點到30點之間),但他們一般沒有銀行的授信,或者銀行的授信額度緊張,沒法開展基於授信的衍生品交易。並且,中小型公司決策簡單快捷,他們會考慮參與人民幣外匯期貨市場。

  中國人民銀行在今年最新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5)》中表示,要積極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探索發展外匯期貨市場,推出非主要貨幣外匯期貨産品,豐富外匯風險管理工具,降低企業和機構外匯風險管理成本。

  據悉,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自2011年開始籌備外匯期貨,經過4年多的研發,結合國際外匯期貨市場經驗和我國外匯市場實踐,目前設計了兩大類産品,包括人民幣外匯期貨和非人民幣的交叉匯率期貨。人民幣外匯期貨于2013年7月在交易所內部倣真系統上線,共有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兌人民幣等6款外匯期貨産品;交叉匯率期貨于2014年10月在全市場開展倣真交易,上市交易的品種為歐元兌美元和澳元兌美元期貨。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外匯匯率期貨的推出應處於徵求意見階段,主要的問題在於確定最終上市的品種、交易時間、結算貨幣等。“目前來看,外匯期貨上市主要有三大障礙,一是人民幣市場化程度還有待提高,如果人民幣現貨市場不發達,那麼外匯期貨也會出現交易不活躍、成交異常等問題:二是在相關法律法規上還需要配置制度建設;三是外匯涉及到多層面的監管,監管層的合作和協調機制有待建立完善。”程小勇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