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短期貶值只是人民幣匯改的一部分
- 發佈時間:2015-08-15 08:16: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湯婧
人民幣短期貶值只是人民幣匯改的一部分
央行調整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顯然是這周的一件大事。其實,這次人民幣貶值只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一部分,折射出的是這些年人民幣升值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的調整。
從2005年人民幣匯改開始,人民幣兌美元的名義有效匯率升值超過30%,實際有效匯率升值更高。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使出了量化寬鬆和零利率的撒手锏,雖然穩定了美國經濟,但卻使美元受到重挫,匯率大幅貶值。此後,人民幣的堅挺與美元的疲軟形成了鮮明對照。但從去年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起,美元升值的預期一路升高,特別是美聯儲要加息的預期更造成了資本回流美國和美元匯率的走強。
在美元升值同時,人民幣匯率卻沒有貶值,一直與美元保持著相差不多的距離。與此相反,包括歐元在內的世界其他主要貨幣都相對於美元貶值,當然也就相對人民幣在貶值,造成人民幣的有效匯率相對其他貨幣升值很多。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自去年年底以來,人民幣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升值逾3%,人民幣相對於歐元、日元更是升值20%以上。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貨幣政策維持較為寬鬆的情況下,人民幣有效匯率的升值一方面和中國基本面背離;另一方面也影響中國出口。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出口慘澹,一定程度上和人民幣的強勢有關。因此,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是順應市場的決定。
不過,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經濟確實會産生一些影響。比如,中國人出國留學的更多了,但因為人民幣貶值,這些人用人民幣兌換美元等外幣卻更貴了。還有許多中國消費者喜歡買進口的化粧品等外國奢侈品,這些商品未來的價格會上漲。中國人出國旅游過去幾年增長迅猛,但未來中國的旅遊者會感到去國外旅行的成本上漲了。
人民幣貶值,進口商品的成本就上漲了。比如,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源與能源進口國之一,中國的石油消費中有60%靠進口。石油價格上漲,就會傳導到中國經濟的各個部分,造成通貨膨脹抬頭。好在之前中國經濟多受通貨緊縮的困擾,石油價格上漲一點兒不會造成大面積的通貨膨脹。但出口企業是直接受益方,下半年,中國的出口形勢或有好轉。
從宏觀層面觀察中國經濟,會感受到人民幣貶值的更大影響。這次人民幣的貶值歸根結底是相對美元的匯率浮動更大了,也就是説未來央行的貨幣政策將更加獨立,央行將會減少干預市場的頻率。
人民幣貶值對世界經濟也産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和原材料進口國之一,人民幣貶值引起了投資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心,引起他們對中國需求下降的猜疑,所以導致大宗商品期貨價格進一步下滑。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就出現了一股聲音,指責中國是在向全球輸出通貨緊縮。他們的邏輯如下:人民幣貶值表明中國需求減弱,造成大宗商品期貨價格下跌;人民幣貶值使中國出口企業獲益,其餘新興經濟體為了競爭,只好跟著也讓貨幣貶值,全球製成品價格會一起下跌;全球市場本來就疲軟,在大批廉價商品的衝擊下,其餘國家的投資預期會進一步下跌,造成經濟衰退。
當然,這種分析都基於一種假設,即中國央行會讓人民幣不斷貶值。但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官員已經表示,人民幣匯率已經趨於均衡水準,中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會讓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跌。
(作者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