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消費金融引各路資本“搶灘” 傳統與網際網路再PK

  • 發佈時間:2016-04-21 10:08:5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自2015年起,消費金融異軍突起,萬億級市場引發傳統金融機構和新興網際網路機構的“搶灘”。專家業內分析人士預計,人才、用戶、場景等方面的競爭將成為行業普遍現象,在暗戰升級的背景下,如何抓準細分領域,在長尾市場上尋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成為“決勝”關鍵。

  傳統與網際網路再PK

  一邊是持有牌照的傳統消費金融公司在不斷擴容,另一邊是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與幾大電商巨頭的佈局。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在消費金融領域的PK已然白熱化。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以螞蟻金服、京東金融、蘇寧金融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及以拍拍貸、人人貸、宜人貸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都在消費金融領域大舉注資、創新産品。諸如捷信這樣的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宣佈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把增強客戶體驗和發展獨立線上業務作為發展重點,並稱“線上”和“線下”業務模式的互補能幫助中低消費人群打破地域的限制,獲取消費金融服務。

  拍拍貸CEO張俊認為,消費金融將是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主要方向之一。“從消費人群來看,80、90後的消費需求十分旺盛,正在成為促進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而80、90後經濟能力有限,財富多沉澱在消費意願相對不高的60、70後手裏,因而抑制了消費需求,消費金融解決了這一問題。”網際網路消費金融解決了資金的代際流通。在拍拍貸的平臺上,很容易觀察到資金從60、70後流向了80、90後,從而打開了年輕一代的消費市場。

  愛錢幫CEO王吉濤分析認為,消費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消費場景多樣化,雖然在整體的大局領域,網際網路公司比傳統的消費金融公司更有優勢,但是在細分領域,大公司不可能覆蓋所有的細分市場領域,但對於傳統的消費金融公司完全可以在長尾市場上尋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預計消費金融産品將迎來新一波創新大潮,圍繞現行消費金融生態特點,提升服務,加強風控效果,降低信貸成本,優化用戶體驗,創新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更能滿足市場預期的消費信貸生態産品群。

  於是,一些敏感的公司借道細分領域“彎道超車”。比如,美利金融所走的是線上理財與線下消費場景結合的O2O消費金融模式。二手車領域成為了美利金融主攻的場景,而三四線城市成為拓展的對象。“目前平臺已經在全國與2000家經銷商建立合作關係。目前,業務覆蓋全國27個省份,橫跨一線城市如北京花鄉二手車交易市場,至四線城市,未來國內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金融市場將迅速發展。”美利金融CEO劉雁南説。談及為何選擇二手車和3C領域,劉雁南表示,“與國外相比較,美國是平均每4輛二手車交易誕生1輛新車買賣,中國正好反過來。隨著未來國內市場的不斷成熟,二手車將是一個爆炸性市場;而在3C領域,國內4億沒有信用卡的年輕人其實不是沒有信用,而是他們的信用在今天沒有更多的數據加以分析。”

  專業人才緊俏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儘管市場潛力巨大,但是爭人才、爭牌照、爭場景、爭資産可能成為消費金融領域下一階段面臨的主要現狀。全球知名職場社交平臺領英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網際網路金融人才吸引力指數持續走高,人才吸引力位居榜首,多個行業都是人才凈流入狀況。未來數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人才缺口將高達300多萬。 

  分析人士認為,消費金融領域的人才缺口具有複雜的行業關聯,目前國內相關的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健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院長歐陽日輝表示,發展消費金融最重要的是運用大數據技術,包括運用大數據開發産品、進行有效合理風控等。“但現在很多人還停留在口頭上,根本沒辦法把大數據技術應用起來,因為缺乏大數據人才,目前全球都缺,這是一個很要命的命題。”

  在馬上消費金融首席數據官劉志軍看來,消費金融的核心在於徵信。“我們要做的是防止欺詐風險、信用風險,也要了解客戶自己的管理能力、生活狀況、消費方式、場景偏好等一系列的行為和偏好,但是很多行為無法直接觀察到,所以很多情況下需要用關聯性觀測到的數據,來預測他的行為表現。”這就需要專門的人用大數據的模型和方法來做産品設計、市場行銷、風控、用戶體驗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